林瓊
妊娠是婚后女性在未采取避孕措施時的正常生理現象。確定妊娠后歷經數月的煎熬,隨著腹中寶寶的逐漸長大,孕婦身心會發生較大的生理和心理變化。但也會出現一些病理性現象,應當引起重視。如外陰瘙癢、白帶異常、下腹痛、陰道流血、下肢水腫等癥狀,都是孕期身體發出的報警信號,需要及時對這些孕期異常癥狀進行識別、處理,以便保證孕婦和胎兒的身體健康。
孕期外陰瘙癢、灼痛、白帶異常的識別和處理
念珠菌陰道炎或霉菌性陰道炎,又稱為外陰陰道假絲酵母菌病,為白色念珠菌所致的常見婦科疾病。妊娠期胎盤會分泌出較多雌激素,同時陰道上皮細胞內的糖原含量不斷增長。糖原通過陰道桿菌分解,生成大量的乳酸。這時陰道酸度升高,陰道pH值一般<4.5,局部免疫力下降,會促使念珠菌繁殖,從而引發炎癥反應。
處理方法:若發生霉菌性陰道炎的典型癥狀,建議及時到醫院接受相關檢查。如果發現陰道分泌物中存在白色念珠菌抱子、假菌絲,即可確診為霉菌性陰道炎。孕期的前8個月可給予陰道給藥,建議使用咪康唑、克霉唑等局部治療;局部用藥效果不佳者,可在醫生指導下口服全身給藥治療。孕期8個月后應禁止陰道給藥。治療過程中需叮囑孕婦勤換內褲,更換過的內褲和使用過的毛巾,均需要通過沸水燙煮處理,陽光下暴曬。
霉菌性陰道炎的治療應當徹底。若母體陰道中存在念珠菌繁殖,生產時胎兒經陰道娩出,發生傳染的概率會明顯增長。念珠菌還會對乳房構成直接影響,這時母乳喂養的新生兒感染口瘡的風險會加大。
孕期2周前陰道流血和陣發性下腹痛的識別和處理
研究發現,妊娠婦女自然流產發生率占所有宮內妊娠12%左右。流產主要發生在妊娠的前12周,部分孕婦流產會發生在孕期12周后、28周前。導致流產的影響因素比較多,如胚胎遺傳基因缺陷等因素、性交對子宮收縮構成的刺激因素、身心過度疲勞的因素,以及劇烈運動因素、接觸有害化學物質的因素、長時間處于噪聲環境及高溫環境因素等,都會增加流產發生的概率。
處理方法孕期出現陰道出血、下腹疼痛等癥狀,須住院接受相關檢查。對于陰道流血量較少、下腹疼痛癥狀輕微的孕婦,建議宮頸口未開的孕婦要接受相關檢查,子宮大小和停經月份是否保持一致。囑咐孕婦保持臥床休息,禁止性生活,同時服用維生素E、給予黃體酮肌注進行保胎治療。需要注意的是,存在遺傳基因異常胚胎建議淘汰處理,不需要進行保胎處理。
妊娠20周后下肢水腫、血壓升高及蛋白尿的識別、處理
妊娠高血壓綜合征(簡稱妊高征)是指孕前血壓正常,妊娠期間血壓升高的一種疾病。其發生率較高,為孕婦特有的疾病。目前對該病的發病機制尚不完全清楚,基本病變為全身小動脈痙攣。孕婦妊高征病情未得到嚴格控制,會使得孕婦重要臟器受到嚴重損害,這時易增加母嬰的風險。
處理方法妊娠早期實行產前檢查,若存在下肢水腫、血壓升高和蛋白尿等表現,需要在醫生指導下對癥治療,加強病情監護。確診后輕癥者注意休息,取孕婦左側臥位,營養支持,同時對孕婦的病情變化實行監測即可;如果為重度子癇前期的孕婦,則建議其立即住院接受治療,予以解痙、降壓、擴容及利尿等治療。妊娠>36周的孕婦,可以考慮提前終止妊娠。建議孕婦保持良好的心理狀態,足夠的休息和睡眠,有效控制脂肪、鹽量的攝入量,可以多進食一些含有蛋白質、維生素及鈣等食物,以便滿足孕婦的機體營養需要。
孕期寒戰、高熱、頭痛、尿頻、尿急、尿痛的識別、處理
由于孕期的生理特點,容易出現急性腎盂腎炎發生的情況。究其原因,和胎盤所產生的大量孕激素,使輸尿管平滑肌松弛、蠕動減弱有關,這時發生膀胱過度充盈、排尿不盡和膀胱內殘余尿量增加的可能性較大,為細菌在尿路繁殖提供了良好條件。與此同時,和增大的妊娠子宮對輸尿管構成壓迫有關系。增大的妊娠子宮、胎頭致使膀胱向上推移變位,會逐漸形成機械性梗阻,故而會發生排尿不暢、尿潴留的情況。此外,孕期尿液中含有葡萄糖、氨基酸、水溶性維生素等物質,為細菌生長繁殖提供了豐富的營養。且女性尿道比較短,尿道口和肛門的距離較近,因此出現腸道細菌感染的概率加大。
處理方法孕婦出現寒戰、高熱、尿頻,以及尿急、尿痛和排尿不盡等癥狀,須在第一時間到醫院就診,進行尿常規檢查、中段尿細菌培養,結合中段尿培養、藥敏試驗結果,選擇適合的敏感抗生素進行抗感染治療、靜脈輸液,并且鼓勵孕婦多補充水分,要求孕婦每日尿量>2000毫升。妊娠晚期者建議孕婦側臥位休息,旨在降低子宮對與輸尿管盆腔段構成的壓迫,使得尿液充分排出。
孕期無痛陰道流血的識別、處理
一般來講,胎盤附著于子宮體前壁、后壁或側壁,若是胎盤附著在子宮下段,下緣可達到自宮頸內口,處于胎兒先露之下,即為前置胎盤。胎盤前置剝離會導致孕婦失血,對胎兒氧氣、營養供應產生不良的影響,會加大胎兒宮內窒息和死亡的概率,直接威脅到母嬰的身心健康。
處理方法孕期出現無痛陰道流血,應實行B超檢查,確診為前置胎盤后立即止血、糾正貧血。若妊娠<37周,胎兒體重<2200克,陰道出血量較少,建議通過期待療法處理。叮囑孕婦絕對臥床休息,及時糾正孕婦貧血癥狀,胎兒成熟后終止妊娠即可。如果胎兒已經成熟,出血量較大,危及孕婦生命健康,建議立即終止妊娠。產后、流產后子宮內膜炎、多次生育,以及引產、胎盤面積過大等因素,與前置胎盤的發生有一定關系,故而須認真做好相關避孕措施,有利于防止發生人工流產、宮腔感染等狀況,進而有效地預防前置胎盤的出現。
總之,孕期上述異常癥狀的發生,直接關系到母嬰身體健康,甚至危及生命健康。所以,發生孕期異常癥狀后應作以識別處理,積極采取相應的對策改善異常癥狀,以便使孕婦和胎兒身體健康、生命安全得到有效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