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沐真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以下簡稱“慢阻肺”)是一種慢性呼吸道疾病,隨著病情進展,患者肺功能逐漸受損,呼吸困難,身體因為缺氧而不能維持正常的活動,非常痛苦。寒冬和初春是慢阻肺的高發期,下面教你如何做好康復護理,預防慢阻肺發作,減輕患者痛苦。
慢阻肺主要是因為長期吸入含有害顆粒物的氣體,尤其是香煙、空氣中的粉塵,引起氣道慢性無菌的炎癥。時間長了會導致呼吸氣流不可逆的受限和堵塞,患者出現氣短、慢性咳嗽和咳痰。在發病過程中,患者的肺功能逐漸下降,癥狀輕者走路跟上不普通人,中度者爬一層樓梯就胸悶,嚴重者連吃飯、穿衣等日常生活都無法獨立完成。
慢阻肺患者最怕吸煙、空氣粉塵和感冒。吸煙對患者的影響最大,無論是一手煙還是二手煙,都會刺激氣道。吸煙是引起慢阻肺的主要原因,但是勸患者戒煙很難,就連一些反復發作的老患者也不愿戒煙。慢阻肺對肺功能的危害是不可逆的,吸煙患者的病情進展速度肯定比不吸煙的患者快,請大家一定要重視!
空氣中有較多粉塵時,也會誘發呼吸道炎癥。遇到空氣質量不好的那幾天,患者最好不要出門,一定要出門時也要戴上口罩。
臨床上,慢阻肺最常見的誘發因素是感冒。因為慢阻肺是一種消耗性疾病,患者到后期都會變得消瘦,體質變差,免疫力降低,在冬春季和換季時的寒冷刺激下,很容易著涼感冒。而患者一旦感冒,很容易進展為下呼吸道感染,誘發慢阻肺急性發作。因此,患者最好提前接種流感疫苗和肺炎疫苗,平時多做有氧運動,增強體質增強,有助于預防感冒,減緩肺功能惡化的速度。
相較于維持治療,預防和早發現更加重要。慢阻肺患者有慢性咳嗽、咳痰,伴有運動后的胸悶氣短癥狀。但是很多人癥狀不典型,甚至一些患者肺功能只剩一半了自己也沒感覺。因此提醒40歲以上的吸煙人群,最好每年篩查肺功能,以便于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
80多歲的徐老先生,自從2012年被確診為慢阻肺后,因為肺功能較差,復發后很容易加重,短短7年間徐老先生住院十幾次。早春的這波冷空氣,徐老先生又沒躲過去。見到病區護士時,陪著徐老先生的老伴訕訕地笑:“又來了,都住得不好意思了。”
呼吸內科護士長對徐老先生印象深刻,“以前他還不太相信我們說的話,接觸了這么多年,現在是完全信任我們了。可惜他確診時肺功能已經嚴重受損,雖然這些年一直在治療,但是依然在慢慢加重。尤其是從2017年起,老徐的病情頻繁發作,在家即便戴著呼吸機,仍沒法正常活動。
類似徐老先生的情況,在慢阻肺患者中很普遍,這種情況也最讓醫護人員痛心。很多慢阻肺患者病情穩定出院了,醫護人員千叮嚀萬囑咐做好預防,結果一段時間后患者又因為各種原因復發了。患者以為每次治療后能恢復就沒事了,就像感冒一樣,癥狀沒了身體就痊愈了。但慢阻肺是一種特殊的疾病,每發作一次,都會偷偷在肺里留下印記,讓患者的肺功能比上次出院時更差。病情反復發作者可導致呼吸衰竭,甚至合并嚴重的肺部感染而死亡。不規范治療的患者很多,大多是沒有堅持吃藥。慢阻肺治療藥物中含有激素成分,一些患者對激素有誤解,不愿長期使用,以至于病情控制不好,經常反復發作。
下面這些護理方法可以幫助患者更好地延緩病情進展,減輕痛苦。
吸氧慢阻肺患者的病情會逐漸惡化,但規范的治療和護理有助于延緩疾病進程。對于呼吸困難伴低氧癥的慢阻肺患者,吃藥已經不能幫助他們恢復正常生活,此時醫生會建議吸氧治療。長期持續低流量吸氧不但能改善缺氧癥狀,還有助于降低肺循環阻力,減輕肺動脈高壓和右心負荷。氧療有效的指標,是患者呼吸困難減輕,呼吸頻率減慢,發紺減輕,心率減慢,活動耐力增力口。但要提醒患者,吸氧是有指征的,沒必要吸氧的患者別盲目跟風;醫生建議需要吸氧的患者別排斥吸氧。家庭吸氧最普遍的問題是吸氧時間不夠、氧氣濃度不準確。按照規定,患者每天要保證15小時的低流量氧氣吸入。如果沒有達到要求,不但不能緩解病情,反而會引起肺動脈壓力波動,影響健康。
呼吸功能鍛煉呼吸是人的本能。慢阻肺患者由于呼吸困難,身體缺氧,需要增加呼吸頻率。他們的呼吸大多依賴于輔助呼吸肌參與,即胸式呼吸,而非腹式呼吸。然而胸式呼吸的有效性低于腹式呼吸,患者容易疲勞。患者可進行縮唇呼氣、腹式呼吸、膈肌起搏(體外膈神經電刺激)、吸氣阻力器等呼吸鍛煉,以加強胸、膈呼吸肌肌力和耐力,改善呼吸功能。
縮唇呼吸縮唇呼吸的技巧是通過縮唇形成的微弱阻力來延長呼氣時間,增加氣道壓力,延緩氣道塌陷。患者閉嘴經鼻吸氣,然后通過縮唇(吹口哨樣)緩慢呼氣,同時收縮腹部。吸氣與呼氣時間比為1:2或1:3。縮唇大小程度與呼氣流量,以能使距口唇15~20厘米處,與口唇等高點水平的蠟燭火焰隨氣流傾斜又不至于熄滅為宜。
膈式或腹式呼吸患者可取立位、平臥位或半臥位,兩手分別放于前胸部和上腹部。用鼻緩慢吸氣時,膈肌最大程度下降,腹肌松弛,腹部凸出,手感到腹部向上抬起。呼氣時用口呼出,腹肌收縮,膈肌松弛,膈肌隨腹腔內壓增加而上抬,推動肺部氣體排出,手感覺到腹部下降。另外,患者可在腹部放置小枕頭、書等,鍛煉腹式呼吸。如果吸氣時物體上升,證明是腹式呼吸。
縮唇呼吸和腹式呼吸每天訓練3~4次,每次重復8~10次。由于腹式呼吸需要增加能量消耗,建議患者在出院前進行訓練,以免因不適應出現心慌氣促。
有效咳痰慢阻肺患者本就呼吸不暢,如果有痰,更會加劇癥狀。所以幫助患者有效咳痰,保持呼吸道通暢非常重要。痰多黏稠、難咳的患者要多喝水,以達到濕化氣道、稀釋痰液的目的;也可遵醫囑每天進行超聲霧化吸入。每天早晨起床時,通過咳嗽排出夜間聚集在肺內的痰液;每晚睡前通過咳嗽排痰,以免半夜被痰液堵塞憋醒。普通的咳嗽方式往往不能有效咳出痰液,建議患者咳嗽時身體坐正,雙腳著地,屈膝,頭略前傾,雙肩放松,胸腔擴展,有助于咳痰;家屬可以配合拍患者后背,以增加咳痰的有效性。咳痰后進行放松性的深呼吸。
心理支持慢阻肺患者因長期患病,社會活動減少,經濟收入降低,等,極易形成焦慮和壓抑的心理狀態,失去自信。家人要多關心體貼患者,觀察患者在心理、性格、生活方式等方面是否因患病而發生變化。與患者共同制訂和實施康復計劃,定期進行呼吸肌功能鍛煉、合理用藥等,以減輕癥狀,增強患者戰勝疾病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