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海智 吳鳳嬌
[摘 要]近年來,我國對外貿易發展呈現以一般貿易為主、跨境電子商務規模猛增的新趨勢、新業態,這為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的人才培養指明了新方向。文章以閩南師范大學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為例,從OBE教育理念出發,全面探討了人才培養目標的重新定位、課程體系的科學支撐、教學模式的有效改進、創新創業教育的融入等,以期為建設高質量發展的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提供借鑒。
[關鍵詞]OBE理念;國際經濟與貿易;人才培養體系
[中圖分類號] G640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2095-3437(2021)08-0145-04
OBE(Outcome Based Education)理念于1980年由美國學者斯派蒂、斯洛克、布蘭迪等人提出,其核心主旨在于強調教學設計和教學實施的目標應是學生通過教育過程最后所取得的學習成果[1]。自2005年美國工程教育認證協會正式將OBE理念應用于《華盛頓協議》畢業生核心能力以來,OBE 理念已經被公認為是追求卓越教育的有效方法。隨著我國高等教育改革的推進,OBE理念不僅引領國內高校學科和專業高質量建設的發展方向,而且成為高校人才培養改革的重要參考依據與踐行標準。
一、OBE理念的核心內涵
OBE理念,即成果導向教育理念,是以學生的學習成果為導向的教育理念。與傳統的教育理念相比,OBE強調以學生為中心、以成果為導向、遵循反向設計原則,關注學生知識的主動構建和能力素質的系統整合,注重采用自主、合作、探究式的教學方法。OBE理念的核心內涵表現在以下方面。
(一)以學習成果為導向,實現人才培養目標、畢業要求及課程體系等一體化科學設計
學習成果是指學生通過努力學習最后獲得與所學習知識同等的能力,也就是說,其不局限于僅讓學生掌握課堂上教師所講授的理論知識,而且側重于培養學生具備社會所需要的、能夠處理協調現實復雜問題的能力,尤其是創造性思維能力、邏輯分析能力和組織能力等。OBE理念在實踐中,要求以社會或行業需求為方向來制訂專業人才培養目標,而后依據專業培養目標確定專業畢業要求,按照專業畢業要求設計專業課程體系、課程培養目標,再根據每門課程的培養目標開展具體的教學設計[2]。如此一來,方能使學生的知識體系與現實需求相匹配,徹底改變傳統教學理念下學生能力與社會需求相脫離的老大難問題。
(二)以學生為中心組織課堂教學、資源配置和教學評估
傳統的教育理念是典型的“教為主、學為輔”的被動式體系,教學設計和過程實施主要以教師為中心組織開展,教師在課堂上教什么,學生就學什么。而OBE理念的核心內涵則是以學生為中心,具體表現在以下三個方面。一是課堂教學以學生為中心。在組織課堂教學、設計教學內容時,以學生學習需求為根本出發點,保證學生能夠在課堂教學中獲取專業知識和專業能力,取得相應的學習成果。二是教學資源配置以學生為中心。在統籌校內教學資源和校外實踐資源時,以滿足學生學習需要為基本原則,確保學生能夠獲得專業知識和相關能力。三是教學評價開展以學生為中心。進行教學評價的唯一標準就是學生的學習成果,教學其他環節為學生獲得學習成果提供支撐[3]。
二、我國對外貿易發展形勢下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人才培養體系存在的不足
近年來,隨著外部經濟環境的改變和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不斷推進,我國對外貿易發展呈現新趨勢、新業態。一方面,貿易方式結構進一步優化,一般貿易進出口比重逐年提升。2019年,我國一般貿易進出口總額達18.61萬億元,增長5.6%,占進出口總量的59%。其中,一般貿易對外出口總額為9.95萬億元,增長7.8%,尤其是自有品牌產品和高附加值產品的一般貿易對外出口增速明顯。而加工貿易進出口為7.95萬億元,下降5.1%,僅占進出口總量的25.2%[4]。另一方面,“互聯網+外貿”的跨境電子商務規模快速增長,成為帶動對外貿易增長的突出亮點。據統計,自2012年以來我國跨境電商迅猛發展,年均增長達50%以上,其占全國進出口貿易比重也逐年升高,由2012年的11.5%升至2019年的33.29%。2019年我國跨境電商用戶規模達到1.54億人,同比增長52.5%,交易規模超過10萬億元[5]。我國對外貿易發展的新趨勢、新業態勢必要求高校培養的外貿人才能力向多元化、復合型的方向發展,對外貿易人才不僅應具有扎實的進出口實務能力,而且要有良好的國際商務拓展能力;不僅要具備傳統貿易模式業務能力,而且要具備跨境電商平臺運營能力、網絡營銷能力甚至是物流與供應鏈管理能力。但顯然,傳統教育理念下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的人才培養體系存在明顯不足,與外貿發展新趨勢對多元化、復合型外貿人才的客觀需求存在脫節,主要問題有以下幾方面。
(一)以進出口實務能力培養為重點,國際商務能力和跨境電商業務能力培養有待加強
目前,大多數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的人才培養目標仍是按照傳統對外貿易發展的需求來制訂,其注重培養學生的進出口業務磋商能力、辦理貨物運輸和保險的能力、辦理國際結算能力等進出口實務操作能力,課程體系安排上以對應國際貿易實務、國際結算等進出口業務類課程為主,而適應對外貿易新趨勢、新業態發展所需的國際商務能力和跨境電商業務能力培養的課程則較少安排,甚至根本沒有。這也就導致高校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人才培養無法跟進我國對外貿易發展新趨勢,學生就業存在越來越大的困難。
(二)人才培養目標、畢業要求與課程體系的達成對應度不足
就理論而言,人才培養目標、畢業要求與課程體系三者之間緊密關聯,既是自上而下的決定關系,又是自下而上的支撐關系。一方面,培養目標是制訂畢業要求和課程體系的根本依據;另一方面,畢業要求和課程體系又是培養目標達成的條件保障。但從教育部新一輪審核性評估結果來看,大多數高校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在培養目標、畢業要求和課程體系的制訂上或多或少都存在分離,特別是課程體系未能完全實現對培養目標的支撐。
(三)創新創業教育融入性較差
為了貫徹落實教育部加強大學生雙創教育的政策精神,各高校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都增設了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等課程,以增強對學生創新創業能力的培養。但從實踐來看,學生的創新創業教育多以課程教授為主,實操訓練較少;同時擔任教學的教師一般以校內年輕教師或輔導員為主,他們缺乏創新創業的實際經驗,這客觀上會造成教學效果不佳,無法有效提升學生的創新創業能力。
(四)跨專業培養的協作體系有待構建
對外貿易發展新趨勢、新業態要求學生具有較高的綜合素質,其涉及個人感召力、人際交往能力和跨文化溝通能力等。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應兼容并蓄,并將其適當融入人文藝術類課程和教學環節。但由于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歸屬于經濟學學科,在教學上仍以理論經濟學和應用經濟學等相關理論知識為主,語言、文化、交際、歷史和社會學等跨專業、跨學科課程缺乏,這不利于對學生綜合素質的提升,會影響未來學生從事對外貿易的能力。
三、OBE理念下閩南師范大學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人才培養體系優化的實施路徑
如前所述,在我國對外貿易轉型升級的新形勢下,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的人才培養體系仍存在明顯不足,如何調整、優化使之與當前社會及外貿行業發展新需求相匹配成為專業建設發展的首要問題。自2018年以來,閩南師范大學商學院全面引入“以學生為中心、以成果為導向”的OBE理念,啟動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人才培養體系改革,創新人才培養模式,以期全面提升學生的外貿業務能力、外貿市場營銷能力、跨境電商運營能力及創新創業能力等,以進一步提升人才培養質量,滿足社會對多元化、復合型外貿人才的需求。
(一)改革思路
基于OBE理念,按照“清楚聚焦、產出導向、反向設計、持續改進”的原則,將學生的學習結果作為一條強力的紐帶把人才培養的特色與定位貫徹于教學設計和教、學、考的方法中,實現從以學科為中心向以學習者為中心,以外貿專業理論知識為重點向外貿專業理論知識、能力水平和職業素質為重點的人才培養體系轉變。
(二)實施路徑
在OBE理念下,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人才培養體系的優化,要求在明晰學生學習成果的前提下,通過課程體系的科學支撐、教學模式的有效改進、創新創業教育融入和質量保障的合理評估等來保證學生達到預期目標。按照以上實踐邏輯,具體實施路徑包括以下方面。
1.以需求為導向準確定位人才培養目標,明晰學生的學習成果
明晰學生的學習成果是OBE理念下人才培養體系優化的前提所在。人才培養目標是學生學習成果的制訂依據,是構建專業知識結構、形成課程體系和開展教學活動的總綱。為此,閩南師范大學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開展了為期半年的赴外貿企業等用人單位調研、對往屆畢業生進行調研、邀請相關專家論證指導等多種需求的調查,從外部需求(國家、社會及教育發展需求,外貿發展及職業崗位需求,學生發展及家長期望)和內部需求(學校發展定位、人才培養定位及培養質量要求)出發,將人才培養目標確定為以下幾方面。(1)專業知識:掌握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基礎知識、基本理論和方法,熟悉國際通行的經貿規則。(2)能力結構:掌握傳統國際貿易、國際商務經營活動和跨境電商操作技能,具有全球視野的國際商務開拓能力;具備自我學習、自我消化、自我更新知識的能力;創新創業精神強,能夠適應社會經濟發展的快速變化。(3)職業綜合素質:具有良好的思想品質、道德修養和社會責任感,具備一定的人文素養,溝通、交往和協調能力強。
圍繞全新的人才培養目標,我們確定并形成了12項畢業要求,具體包括價值觀、國際經濟與貿易知識、外語和信息技術、外貿業務操作、全球視野、創新創業和溝通交往等,進一步明晰了學生的學生成果,實現了培養目標和畢業要求的關聯對應。當然,培養目標和畢業要求并非單一對應關系,而是根據一項培養目標確定多個畢業要求、通過多個畢業要求支撐一項培養目標的多元耦合系統。
2.構建一體化的支撐學生學習成果的課程體系,強化專業技能的培養
一體化的支撐學生學習成果的課程體系是在OBE理念下人才培養體系優化的核心內容。首先,以達到學生的學習成果為目標,以適應學生成長路徑為主題,以保證學生專業知識、能力結構與職業素質綜合發展為導向,根據培養目標和畢業要求構建課程體系,每門課程都必須對應于培養目標和畢業要求來設計,形成“培養目標—畢業要求—課程體系”三位一體的培養系統。在具體的課程設置上,對應于外貿業務能力培養,我們開設了國際貿易實務、國際商務地理、國際市場營銷、外貿單證等課程;對應于跨境電商業務能力培養,我們增設了跨境電子商務概論、跨境電子商務平臺運營、跨境電子商務綜合實訓等課程;對應于創新創業能力培養,我們增設了外貿創業實踐、創新創業融資等課程。其次,加強協調,側重統籌課程與課程之間的承接關聯。在深入分析各門課程教學體系和集體內容、厘清其知識點是簡單重復還是銜接互補的基礎上,我們進一步統籌優化各門課程的教學體系和具體內容,實現協同式教學。如國際貿易理論與實務和國際經濟學這兩門課程在教學內容上存在一定的雷同,授課教師經過研究后決定區分這兩門課程的教學內容與重難點:前者注重基本觀點的理解,后者側重于量化模型的論證,既做到內容100%覆蓋又要有重點區分,在滿足學生學習新鮮感的同時提升教學效果。再次,啟動修訂編制課程教學大綱。培養目標、畢業要求能否真正達成取決于每門課程,尤其是專業必修課程的實際教學成效。啟動新一輪課程教學大綱的修訂編制,要求每門課程都必須具化細化教學目標、教學成果,并將其和畢業要求對應起來,除制訂每一章、每一節的講授課時和內容外,還要求明確具體的章節對應于課程教學目標,畢業要求要落實到每一門具體的課程當中。
3.融入創新創業教育,實現專業理論知識、創新創業能力和外貿職業素質的有機結合
融入創新創業教育是在OBE理念下人才培養體系建設的特色所在。首先,學院與漳州市薌城區電商協會合作成立了跨境電子商務實驗室。該實驗室不僅提供了跨境電商操作、產品管理、運費管理、客服管理、訂單管理等實訓模塊,可開展跨境電商實務等課程的實驗教學和跨境電商綜合實訓;而且還設有校企協作對接模塊,通過與漳州市薌城區電商協會所屬企業的合作,將對接企業的銷售產品、潛在客戶和物流資源等嵌入平臺模塊中,由企業導師指導學生開展真實的業務磋商與交易,在實際業務中扎實提升學生的創新創業能力。其次,引入企業師資,建設雙軌制創新創業師資隊伍。采用“請進來、走出去”相結合的辦法,引進10名具有豐富實踐經驗的跨境電商行業精英擔任創業導師,創業導師主要承擔創新創業類課程和實戰指導;同時選派4位教師到外貿公司、跨境電商企業掛職鍛煉,著力打造既具有較高的教研水平,又具有較豐富實踐經驗的創新創業師資隊伍。再次,積極組織和引導學生參加全國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實現“專業理論知識、創新創業能力和外貿職業素質”的三位一體培養。
4.強化實踐教學,探索自主、互動、合作的新型教學模式
自主、互動、合作的新型教學模式是OBE理念下人才培養體系優化的內在要求。圍繞OBE理念下教育由傳統的“以教師為中心、 以教材為中心、 以課堂為中心”向“以學生為中心、以經驗為中心、以活動為中心”的轉變。第一,在有效組織課程教學的同時,強化開展實驗教學、學科競賽、創新創業項目和科研訓練等多種實踐教學活動,將實踐教學比重提升到25%。第二,改革現有教學模式,在線下教學采用傳統講授式的同時,在國際貿易實務、創新創業教育、西方經濟學等多門課程中探索慕課、微課和翻轉課程等多種線上教學方式,激發學生學習的自主性、互動性。第三,創新課堂教學方式方法,鼓勵教師由過去的“滿堂灌”單向被動式教學轉變為“參與性”雙向互動教學,多采用啟發式、互動式、討論式、案例式教學,調動學生參與的積極性,切實做到以學生為中心。
5.優化多元化考核機制,打造閉環式質量保障體系
多元化考核機制、閉環式質量保障體系是OBE理念下人才培養體系優化的實質保障。第一,優化多元化考核機制。為進一步貫徹“以學生為中心、以成果為導向”的OBE理念,改革傳統課程教學考核方式,在過去僅僅依據學生期末考試單一化評定成績的基礎上,補充加入課堂互動表現、考勤制度、小組研討、自主設計、論文報告等多種方式綜合考核,通過建立多元化、開放化的考核制度,鼓勵學生在實際學習中做到全程參與,以體現對知識培養向能力培養的轉變。第二,打造閉環式的質量保障體系。有效的質量保障體系應具備監督、調控與改進三大功能,即具備“閉環”特征。在專業現有的聽課制度、“教學質量保障月”等教學質量管理機制的基礎上,通過建立專業課程教學組、開展每周一次的“教學例會”、每月一次的“教學發展會”等活動,持續改進教學質量保障機制,從教學工作量、教學質量和教學服務質量等方面綜合考核教學,確保培養目標、課程體系和教學活動的持續改進,從而形成完善的質量保障體系。
6.加強構建專業之間的協作培養機制,探索跨專業聯合培養
跨專業聯合培養是OBE理念下人才培養體系優化的深層次需求。為應對日益復雜的外部經濟貿易環境,加強對學生能力結構與職業素質的培養,應積極構建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市場營銷專業和藝術專業之間的協作培養機制,充分發揮各專業的優勢,共同進行課程體系優化、專業課程開發,開展實踐創新活動,這樣有機融合形成復合應用型人才培養體系。
[ 參 考 文 獻 ]
[1] 王貴成,夏玉顏,蔡錦超.成果導向教育模式及其借鑒[J].當代教育論壇(上半月刊),2009(12):17-19.
[2] 馬凌遠.基于OBE 理念的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制定:以鄭州航空工業管理學院為例[J].法制與社會,2019(27):202-203.
[3] 張立巍.基于OBE 理念的高校經管學科實踐課程體系優化的研究[J].中國成人教育,2016(3):106-109.
[4] 光明網.2019年我國對外貿易總體平穩、穩中提質[EB/OL]. (2020-01-14)[2020-03-16].http://politics.gmw.cn/2020-01/14/content_33481162.htm.
[5] 華經情報網.2019年中國跨境電商行業保持高速增長,用戶規模超過1.5億人[EB/OL].(2020-03-17)[2020-06-17].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61022398173
078391&wfr=spider&for=pc.
[責任編輯:陳 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