冉建瑜,李仲霞,梁馳,黎德郡
(梧州市工人醫院,廣西 梧州)
肺炎是兒童時期最常見的疾病之一,也是導致我國5歲以下兒童死亡的首要原因,氧療是治療本病的重要手段之一,主要包括無創機械通氣、有創機械通氣兩大類,有創機械通氣需氣管插管或氣管切開,患兒痛苦大,且并發癥較多[1]。無創通氣安全性更高,并發癥較少,在一定程度上能夠代替有創呼吸機[2]。雙水平正壓通氣與持續氣道正壓通氣是無創呼吸支持治療的主要模式,本研究旨在分析該兩種通氣模式在小兒重癥肺炎中的療效,以期為臨床治療提供參考,報道如下。
選取2019年1月至2021年6月我院接受60例重癥肺炎患兒為研究對象,根據隨機原則將其分為DouPAP 組與NCPAP 組,各30例。DouPAP 組中,男16例,女14例,年齡1 個月至7歲,平均(2.05±0.77)歲,病程3~15 d,平均(10.32±3.25)d。NCPAP 組 中,男13例,女17例,年 齡1 個月至8.6歲,平均(2.38±.0.78)歲,病程3~17 d,平均(10.54±3.39)d。兩組患兒上述一般資料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有可比性。
納入標準:①符合中華醫學會兒科學分會呼吸學組[3]關于重癥肺炎的臨床診斷標準。②患兒監護人簽署研究知情同意書。
排除標準:①合并支氣管異物、肺結核、支氣管肺發育不良等其他呼吸系統疾病。②合并先天性心臟疾病。
入院后,兩組均接受化痰、強心、抗感染、血管擴張、利尿、解痙平喘、營養支持等對癥支持治療。呼吸支持:DuoPAP 組采用科曼NV8 或舒普思達NLF-200B 雙水平呼吸機,根據患兒鼻形選取合適鼻塞型號,參數調整:呼氣峰壓8~18 cmH2O,呼氣末正壓4~6 cmH2O,呼吸頻 率15~40 次/min,吸氣時間0.3~0.6 s,吸入氧濃度0.21~0.6;流量6~15 L/min。NCPAP 組使用Stephan 呼吸機,參數設置:吸入氧濃度0.25~0.4,流量6~15 L/min,呼氣末壓4~6 cmH2O。根據血氣分析結果調整呼吸參數,若病情穩定,則逐漸調低參數直至撤機,改用吸氧,逐漸過渡到停氧。若病情加重,則改用有創機械通氣,有創機械通氣指征:①張力性氣胸、肺出血等嚴重并發癥。②Ⅱ型呼吸衰竭。③吸入氧濃度>0.6 仍無法維持SaO2在90% 以上。④呼吸困難加重、胸片未見好轉。
分別于1 h、6 h、12 h 血氣分析指標,包括血氧分壓(PaO2)、二氧化碳分壓(PaCO2)、氧飽和度(SaO2)、氧合指數(OI)。并于上述時段對患兒喘息癥狀、呼吸頻率、心率進行對比。
采取SPSS 20.0 軟件處理資料,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表示,計數資料用率(%)表示,采用t和χ2檢驗,P<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兩 組PaO2、PaCO2、SaO2、OI基線值對比無顯著差異(P>0.05);治療1 h、6 h、12 h 后兩組上述指標均較基線值明顯改善(P<0.05),隨時間延長,指標改善程度越明顯,各個時間段之間對比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DuoPAP 組治療后6 h、12 hPaO2、SaO2高于NCPAP 組,PaCO2、OI 低于NCPAP 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治療前后血氣分析水平變化()

表1 兩組治療前后血氣分析水平變化()
注:與基線值相比*,P<0.05;與NCPAP 組相比#,P<0.05。
兩組呼吸頻率、心率及喘息率基線值對比無顯著差異(P>0.05);治療1 h、6 h、12 h 后兩組上述呼吸頻率、心率及喘息率較基線值明顯改善(P<0.05);DuoPAP 組治療后呼吸頻率、心率及低于NCPAP 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喘息發生率對比無顯著差異(P>0.05),見表2。
表2 兩組治療前后喘息癥狀、呼吸頻率、心率變化[,n(%)]

表2 兩組治療前后喘息癥狀、呼吸頻率、心率變化[,n(%)]
注:與基線值相比a,P<0.05;與NCPAP 組相比b,P<0.05。
重癥肺炎是除肺炎常見的呼吸系統癥狀外,同時累及其他系統或伴呼吸衰竭的表現,具有病情危重、死亡率高的特征,發病之初循環系統障礙可加速病情惡化,短期內危及患兒生命。重癥肺炎的治療關鍵在于糾正缺氧、改善通氣。有創通氣是改善通氣的重要手段,然而長時間有創通氣可引發呼吸機相關性肺炎、氣漏等并發癥,嚴重影響患兒康復。無創呼吸機的應用有效減少了上述并發癥,NCPAP 是常用的無創通氣模式,但近年來有研究指出NCPCP 可能因呼吸支持力度不夠,出現呼吸衰竭或呼吸性酸中毒,仍需進一步使用有創通氣輔助呼吸,再插管率高[4]。DouPAP 是經鼻間歇正壓通氣模式的一種,其在NCPAP 基礎上增加了吸氣相正壓,氣道壓力可實現高、低兩個壓力水平的周期性轉換,使患兒處于高壓相時乎其主力更小,同時該通氣模式能夠在壓力控制通氣基礎上疊加自主呼吸,獨立調節每個壓力水平,確保患兒在進行呼吸支持治療的同時能夠實現自主呼吸,防止二氧化碳潴留,減少呼吸性酸中毒[5]。
本次研究結果發現,兩組患者經無創通氣治療后血氣分析、心率、呼吸頻率、喘息癥狀均較治療前明顯改善,且隨時間延長,改善程度越高,提示NCPAP、DuoPAP 均能有效改善重癥肺炎患兒通氣功能;另外,DuoPAP 組治療6 h、12 h 后,PaO2、SaO2高于NCPAP 組,考慮與DouPAP 模式以較低吸氣相氣道壓力、吸氧濃度即可達到同NCPAP 提供氧合的相當水平相關。此外,本次研究中,治療6 h、12 h 后DuoPAP 組PaCO2、OI、心率、呼吸頻率低于NCPAP 組,或與DuoPAP 所增加每分通氣量、潮氣量相關。
綜上所述,早期使用無創通氣可有效改善小兒重癥肺炎患兒通氣功能,相較于NCPAP,DouPAP 改善患兒通氣功能所用時間更短,療效確切,可作為無創通氣模式的優先選擇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