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靜
(泰州市中醫院,江蘇 泰州)
子宮內膜息肉是指子宮局部間質過度生長被覆良性腺體上皮,此病癥常見臨床表現為腹痛、白帶異常、子宮異常出血等,同時受子宮內膜息肉具體生長位置的影響,還會對患者的生殖能力造成嚴重損傷,致患者出現不孕等病癥,因此為避免患者生殖器官受過多損傷,子宮內膜息肉患者需及時入院接受有效診治[1-2]。在此病癥的臨床診療中,多以宮腔鏡下子宮內膜息肉切除術為主,但若患者僅接受此手術治療方式,則其病癥復發率仍然較高,則為降低復發率,可在術后實施曼月樂放置治療。為進一步探究此治療方式臨床應用情況,本研究主要分析了對子宮內膜息肉患者實施宮腔鏡下子宮內膜息肉切除術聯合術后放置曼月樂治療的臨床療效,具體如下。
選擇2017年10 至2019年11月收治的60例 子宮內膜息肉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并分為兩組,觀察組30例,年齡30~43歲,平均(35.98±1.54)歲;對照組30例,年齡30~43歲,平均(36.05±1.57)歲。研究選擇的所有患者及其家屬均自愿簽字同意,并自愿納入此次實驗中,同時經由醫學倫理委員會同意。通過應用統計學對比分析后顯示,兩組患者年齡等基本資料差異細微(P>0.05),有可比性。
納入標準:(1)本研究中所有子宮內膜息肉患者,均符合《中華婦產科學》中診斷標準[3];(2)患者有明顯的白帶異常等臨床癥狀。
排除標準:(1)患者有手術禁忌證,無法接受手術治療;(2)患者有曼月樂使用禁忌證;(3)患者接受本研究治療前3個月,接受過其他手術治療或激素類藥物治療;(4)患者有嚴重凝血功能障礙。
1.2.1 治療方法
對照組:對照組均實施宮腔鏡下子宮內膜息肉切除術,其手術治療方式如下。于患者月經干凈后3~7 d 行此手術治療,實施全身靜脈麻醉,擴張子宮,并用氯化鈉注射液做膨宮介質,后將宮腔鏡置入患者機體內,以確定具體的息肉位置、大小、數量等,并利用環狀電極,參數設定為電切功率60 W,電凝功率50 W,對其息肉及基底部進行切除治療,術后給予相應的抗生素治療。
觀察組:觀察組均實施宮腔鏡下子宮內膜息肉切除術聯合術后放置曼月樂治療,本組宮腔鏡下子宮內膜息肉切除術治療方式同對照組完全一致,只是在術后第一次月經來潮后3~5 d,加上了術后曼月樂放置治療,此治療方式如下。將曼月樂(Bayer Schering Pharma Oy 國藥準字J20090144)放置在患者機體內,放置前需清潔患者陰道、宮頸等部位,將曼月樂置入患者宮腔底部后,緊握遠端滑塊,拉動尾絲,以固定曼月樂,最后將放置器取出,使曼月樂橫臂打開。
1.2.2 觀察指標
(1)統計分析兩組患者診療前后的子宮內膜厚度,包括統計術前、術后1 個月、術后3 個月、術后6 個月、術后12 個月這五個時間段的子宮內膜厚度,以分析兩種診療方式對患者子宮內膜厚度的影響。
(2)對兩組患者術后各康復階段的病癥復發情況進行統計分析,即統計術后3 個月、術后6 個月、術后12 個月這三個時間段患者的子宮內膜息肉復發情況,以評估哪種診療方式對子宮內膜息肉復發情況的抑制效果更好。
1.2.3 統計學方法
使用SPSS 20.0 軟件對數據進行統計學分析,計量資料用均數± 標準差()表示,計數資料用率(%)表示,采用t和χ2檢驗,P<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在本研究中對兩組患者診療前后的子宮內膜厚度進行對比分析,觀察組術后3 個月、術后6 個月、術后12 個月的子宮內膜厚度相比于對照組更薄,數據對比有統計學差異(P<0.05),詳情如表1 所示。
表1 觀察組和對照組診療前后子宮內膜厚度的對比(,mm)

表1 觀察組和對照組診療前后子宮內膜厚度的對比(,mm)
在本研究中對兩組患者術后各康復階段病癥復發情況進行對比分析,觀察組術后6 個月、術后12 個月的病癥復發幾率相比于對照組更低,數據對比有統計學差異(P<0.05),詳情如表2 所示。

表2 觀察組和對照組術后各康復階段病癥復發情況的對比[n(%)]
子宮內膜息肉是指子宮局部間質過度生長被覆良性腺體上皮,一般此病癥主要同內分泌紊亂、婦科炎癥等因素有關,患者發病后多有白帶異常、腹痛等臨床癥狀,若患者未得到有效救治,則會影響其生育能力,致其出現不孕等癥狀,嚴重影響其正常生活狀態,因此子宮內膜息肉患者需及時入院接受診療[4-5]。
在臨床診療中,此病癥多以宮腔鏡下子宮內膜息肉切除術治療為主,此治療方式主要指在宮腔鏡腹部下對患者進行子宮內膜切除治療。即將宮腔鏡置入患者子宮內后,通過宮腔鏡所反饋的影像學圖像,明確具體的息肉大小、數量、位置等,再利用環狀電極對其進行息肉及其基底的切除治療,以避免息肉而對患者的生殖器官造成過多損傷[6-7]。此手術治療方式屬于微創治療,在清除息肉的同時,能有效降低對患者子宮處的負面損傷,促進其術后恢復速度,能有效降低息肉未切除完成,術后病癥復發等狀況的發生幾率,但此手術治療方式仍存在一定的術后病癥復發風險。因此若患者無生育需求,則還可在術后加上術后曼月樂放置治療,此治療方式是以節育為主,進而達降低子宮內膜息肉復發幾率的治療目的。由于曼月樂有一定的局部孕激素作用,因此此治療方式可通過調節子宮內膜雌激素、孕激素受體,達增強內膜增生拮抗作用的治療目的,進而有效控制子宮內膜息肉的發作狀況,降低息肉發作幾率,有效改善患者的月經狀態,具有較高的臨床診療安全性。在本研究中,通過宮腔鏡下子宮內膜息肉切除術同宮腔鏡下子宮內膜息肉切除術聯合術后放置曼月樂治療間對比可知,接受聯合治療的患者,其術后3 個月、術后6 個月、術后12 個月的子宮內膜厚度更薄,術后6 個月、術后12 個月的病癥復發幾率更低。即通過此聯合治療方式,能有效降低息肉復發幾率,提升其整體診療效果。
綜上所述,對子宮內膜息肉患者實施宮腔鏡下子宮內膜息肉切除術聯合術后放置曼月樂治療,能降低病癥復發幾率,改善白帶異常等臨床癥狀,幫助患者保持較穩定的康復狀態,避免患者機體受過多損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