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金燕
(北京美中宜和北三環婦兒醫院,北京)
妊娠期糖尿病指女性在妊娠后母體出現糖代謝異常,且糖尿病為首次出現或確診,屬于妊娠期的常見并發癥,會造成母體出現過多的羊水或感染等情況,也極容易造成低血糖胎兒、巨大兒等情況發生,嚴重影響到母嬰分娩結局,而部分產婦分娩后會發展為2 型糖尿病,同時該疾病無明顯癥狀,容易出現延誤或漏診現象,促使治療難度的加大[1]。因此有必要加強臨床診斷及治療工作,改善妊娠結局。本研究對妊娠期糖尿病進行血糖控制對母嬰結局的影響進行分析。
取2019年3月至2020年3月本院產科收治的84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為研究對象,所有孕產婦均進行積極治療,分組標準:進行綜合干預后的5 周,檢測患者的空腹、餐后2 h 血糖等指標進行分組。對照組為血糖控制未達標組,39例,年齡為22~35歲,平均(27.82±2.39)歲,觀察組為血糖控制良好組,45例,年齡為23~36歲,平均(28.13±2.12)歲,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未存在明顯差異(P>0.05)。
診斷標準:符合《2011年妊娠期糖尿病國際診斷標準解讀》[2]中關于妊娠期糖尿病的診斷標準:采用75 g 葡萄糖負荷對妊娠期24~28 周產婦進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試驗,對產婦的空腹、1 h、2 h 血糖值水平進行測試,臨界值分別為5.1、10.0、8.5 mmol/L,超過即為確診。
納入標準:(1)符合上述診斷標準;(2)首次且妊娠期出現糖尿病患者;(3)患者及家屬對本研究知情;(4)孕周為24~28 周進行75 g OGTT 檢查;(5)本研究符合《世界醫學會赫爾辛基宣言》中的相關要求。
排除標準:(1)孕前患有糖尿病患者;(2)合并內分泌、免疫、血液系統等疾病;(3)患者合并嚴重心、肝、腎等重要臟器疾病;(4)產婦有過往流產、早產等不良妊娠結局史;(5)對控制血糖藥物存在過敏反應。
對所有確診為妊娠期糖尿病患者進行血糖綜合治療措施。包括飲食控制、運動及藥物治療。患者需要每周進行一次血糖水平檢測,對患者的清晨空腹及餐后2 h 血糖進行監測,評估控制水平及治療效果。根據患者的實際病情及生理需求進行飲食方案制定,滿足能量及胎兒的生長需求后,需要確保不會造成餐后血糖過高的情況;此外患者需要定期進行運動,采用散步或上肢的簡單活動;血糖水平仍然過高,需要進行藥物干預,參照患者的實際血糖檢測水平,進行皮下注射門冬胰島素[ 廠家:諾和諾德(中國)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J20150073],3 次/d,根據每次檢測的結果及孕產婦的孕周變化等情況,進行胰島素劑量的調整,控制在相對穩定的狀態。根據最后一次血糖監測水平達標與否進行分組。
妊娠結局:參照《妊娠合并糖尿病--臨床實踐指南(第2 版)》[3]的指標進行評估分類,妊娠結局主要為終止妊娠、產后出血、剖宮產、胎兒宮內窘迫。不良妊娠結局發生率=不良事件之和/總例數×100%。
新生兒結局:主要為巨大兒、早產兒、新生兒窒息。不良新生兒結局=不良事件之和/總例數×100%。
將實驗所得數據采用統計學軟件SPSS 22.0 進行分析處理,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以()表示,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以(%)表示,P<0.05 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觀察組患者的妊娠結局明顯優于對照組,P<0.0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妊娠結局對比情況[n(%)]
觀察組的不良新生兒結局發生率明顯優于對照組,出現巨大兒、早產兒、新生兒窒息等情況均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見表2。

表2 兩組新生兒結局對比情況[n(%)]
妊娠期糖尿病屬于常見妊娠并發癥,臨床表現為糖耐量異常,血糖濃度異常。妊娠期產婦的激素與代謝出現變化,導致人體對胰島素處于低敏感度,不能分泌適量的胰島素進行降糖,胰島素的抵抗作用與糖耐量降低的雙重作用導致產婦出現血糖升高[4]。而如果不及時對妊娠期糖尿病進行血糖控制,容易引發并發癥,對母嬰結局產生消極影響。相關研究顯示母嬰結局與預后和血糖控制水平是正相關關系,當患者的血糖控制水平處于正常區間時,可以有效降低患者的并發癥發生率,改善新生兒結局[5]。
臨床常用治療為綜合治療,配合飲食、運動及藥物,常規方法不能有效控制血糖方可采用藥物進行干預,胰島素作為大分子蛋白的一類,妊娠期注射對胎兒的發育不會產生不利影響,可臨床使用。門冬胰島素屬于速效胰島素,可以通過結合胰島素受體,提高細胞的葡萄糖吸收率,抑制肝糖輸出,從而達到降血糖的功效。有效控制血糖水平可以提高母嬰安全系數[6]。
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的妊娠結局明顯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說明血糖控制不佳產生不良妊娠結局的概率會明顯增加,主要是因為患者機體長期處于高血糖會導致毛細血管出現基底膜增厚,血管腔出現明顯變窄,引發多種并發癥,在宮腔內胎兒出現缺血缺氧,也會增加宮內窘迫、胎死宮內的不良結局發生率;觀察組的新生兒結局明顯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主要為妊娠期糖尿病的癥狀為母體出現機體代謝異常,血糖水平維持較高含量,會延誤胎兒在母體中的肺部組織成熟,分娩后容易出現呼吸困難、窒息等情況,而患者的攝入過多熱量,糖代謝也出現紊亂情況,巨大兒的發生率將會大大提高。
綜上所述,對妊娠期糖尿病患者進行有效的血糖控制,可以改善母嬰結局,降低高血糖水平對母嬰的影響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