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清清,段成兵
(內蒙古呼和浩特市第二醫院,內蒙古 呼和浩特)
乙肝后期易出現肝硬化,肝硬化主要特征肝細胞纖維化,再生結節,假小葉等慢性肝病。乙肝后肝硬化主要死因是食管及胃底靜脈曲張,如果并發癥得不到有效的救治,造成病人死亡風險高[1-2]。
消化道出血是一種常見嚴重的急癥,一般表現為嘔血,黑糞,便血及休克,常見原因有消化道潰瘍,急性胃粘膜病變,食管靜脈破裂,腫瘤,血管畸形及出血性疾病等。如果發現不及時或者處理不當,會導致嚴重的后果。因此加強對此類患者的護理是非常重要的。護士是最直接的病情觀察者,這就要求護理人員掌握胃腸道出血的全面知識。
選取我院2015年1月至2017年5月肝硬化消化道出血住院者,分為兩組,對比組33例,其中男22例,女11例,年齡在45~78歲,平均(59.1±1.2)歲,平均出血量(550.1±200.1)mL。實驗組33例患者,男性20例,女性13例,年齡在45~78歲,平均(59.1±1.2)歲,平均出血量在(500.1±180.1)mL。臨床表現:一般表現為嘔吐或者黑便,嚴重者出現休克及循環衰竭等。
對比組實施常規護理。實驗組采取優質護理措施,具體措施如下。
護士首先必須判斷患者是否有休克、呼吸、循環衰竭。通過觀察心率、脈搏、血壓、脈壓、中樞神經系統、周圍血管及腎臟的灌注情況有助于做出判斷。特別注意休克及低血壓,低血壓是心血管功能不全的表現,優質護理就是護士在極其短的時間內對上述情況做出判斷,采取果斷措施:首先建立靜脈通路,宜用大號針頭,以便輸血,在未輸血前,給予晶體,膠體液,對休克者至少建立兩條靜脈通路,以利于快速補液,給予吸氧;觀察血壓,脈搏,尿量,皮膚色澤及溫度,以判斷血容量是否穩定;輸血查對有無輸血反應;判斷有無出血指標及低血容量指征;根據不同原因出血給予準備三腔鏡。護理人員根據實際給予臨床護理。護理人員應囑咐患者充分臥床休息,不斷加強日常生活的護理,出血時頭偏向一側[3]。保持呼吸道通暢。對患者進行優質飲食護理干預,對有便秘的患者給予調整飲食,必要時采用瀉藥[4]。各種導管的護理胃管護理,導尿管護理,口腔護理,注意無菌操作,觀察各種并發癥,每日定時清潔。戒煙戒酒,養成科學習慣。對患者實施優質心理護理干預,大多數患者發病初期焦慮,恐懼,拒絕治療,護士采用優質護理,幫助病人重新塑造信心,使病人有安全感,積極讓病人參與治療,說明注意事項,取得病人配合,提高疾病治愈率。對患者實施呼吸道感染護理干預,患者長期臥床,肺功能下降,護理積極開窗通風,營造出安靜整潔、光線柔和、通風良好、溫度適宜、相對獨立的單人病室,診療操作時做到說話輕、走路輕、關門窗輕、操作輕,留家屬陪同,指導患者通過聽輕音樂、看小品、幽默、喜劇片等來分散和轉移注意力,營造輕松的就醫環境,消除患者的孤獨、恐懼感。休息與活動:保證患者有充足的休息和睡眠時間,對患者保暖,注意呼吸功能訓練,防止感冒,定時消毒定時探視。
對患者焦慮抑郁評分、護理滿意度、住院天數、止血時間進行對比。
將實驗所得數據采用統計學軟件SPSS 18.0 進行分析處理,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以均數±標準差()表示;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以率(%)表示,P<0.05 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實驗組患者止血時間、住院天數都短于對比組,優質護理后焦慮與抑郁評分都比對比低,患者滿意度提高,具體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相關指標對比[,n(%)]

表1 兩組患者相關指標對比[,n(%)]
本次研究中,常規護理患者,其出血時間更長,出血量更多,同時患者的心理情緒并不穩定,采取優質護理的患者更加認可護理服務,這也有助于醫患關系的和諧穩定發展,有利于臨床護理工作更加順利開展。提高患者對護理服務的滿意程度,縮短治療時間及改善心理狀態均是全程優質護理的護理重點,在肝硬化患者的臨床治療中具有重要意義。優質護理參與患者的治療全過程,可有效緩解患者的心肝硬化伴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病情,且病程發展時間長患者的臨床致死概率較高[5-6],因此給予患者全程的有效護理干預,對于提高患者治療效果及生命質量均有一定的應用價值。優質護理是對常規護理的加強提升,以心理護理與健康教育為主,以熱情耐心的服務態度,舒緩患者情緒,提高治療依從性,減少患者上消化道出血量并縮短出血時間,避免了大量出血導致的相關意外情況發生及病情進一步加重,提高了患者治療積極性。改善治療的臨床療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和對護理的滿意度,可以在臨床上進一步推廣和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