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金麗
(河南工業貿易職業學院,河南鄭州 451191)
近年來,動物飼料原料短缺和傳統飼料原料價格不穩定是對生產養殖的巨大挑戰,因此,需要動物營養學家尋找工農業副產品作為非常規替代原料。非常規飼料資源更便宜,資源豐富,可獲得性強,而且將其充分利用可以降低對環境的污染。我國北方種植大量的甜菜,其制糖后可以產生甜菜粕,后者粗蛋白質含量低,但粗纖維含量高(金英姿,2004)。甜菜粕由于其具有高比例的可溶性和不可溶性纖維,其可部分或全部替代反芻動物中的谷物原料(王萌,2010)。然而,目前關于可發酵纖維甜菜粕在家禽日糧中的應用較少,同時由于纖維通常被認為是家禽日糧中的稀釋劑,其較高水平會對采食量、適口性和營養物質消化率產生負面影響(Abdel-Hafeez等,2018)。但郭愛偉等(2016)報道,在家禽日糧中添加適量膳食纖維有利于胃腸道發育,從而提高營養物質消化率和生產性能。但添加纖維對家禽生產性能的影響可能與纖維類型和不溶性纖維來源有關。此外,Sakac等(2011)報道,甜菜粕提取物中富含酚類,酚類化合物是已知的植物次生代謝產物,具有抗過敏、抗微生物、抗炎和抗氧化等特性。因此,本研究旨在探討日糧添加不同水平的可發酵纖維對蛋雞生產性能、蛋品質及血清生化指標的影響。
1.1 試驗設計試驗將560只產蛋性能一致的32周齡海蘭褐殼蛋雞隨機分為4組,每組5個重復,每個重復28只。對照組蛋雞飼喂基礎日糧,處理組蛋雞分別飼喂可發酵纖維(甜菜粕)水平為2%(T1組)、4%(T2組)和6%(T3組)的日糧,各組日糧的主要營養成本保存一致,試驗為期6周。不同水平可發酵纖維日糧組成及營養水平見表1。

表1 不同水平可發酵纖維日糧組成及營養水平
1.2 飼養管理蛋雞采用三層階梯籠養,單雞單籠。試驗期間蛋雞每天飼喂2次,自由采食和飲水。每天記錄產蛋數,稱量蛋重,每周統計1次采食量,試驗結束后計算平均日采食量、產蛋率、蛋重和料蛋比。
1.3 樣品采集與分析試驗結束后,每個重復隨機選擇8枚雞蛋,采用全自動蛋品質分析儀測定蛋殼厚度、蛋殼強度、哈夫單位和蛋黃顏色。之后分離蛋殼、蛋白和蛋黃,稱重,計算其占整個雞蛋的相對重量。每個重復隨機選擇4只體重接近的蛋雞翅下靜脈采血5 mL,3000 g下離心15 min,分離血清。蛋黃和血清樣品中的膽固醇和甘油三酯濃度,血清白蛋白、總蛋白、球蛋白濃度以及谷丙轉氨酶(ALT)、谷草轉氨酶(AST)活性采用南京建成生物工程所的試劑盒測定。
1.4 數據分析試驗數據采用SPSS軟件單因素方差分析模型進行處理,采用Turkey法進行多重比較,P<0.05表示差異顯著。
2.1 可發酵纖維對蛋雞生產性能的影響由表2可知,日糧添加可發酵纖維對平均蛋重、臟蛋率和破蛋率的影響均無顯著差異(P>0.05)。T2和T3組蛋雞的產蛋率和平均日采食量均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T3組雞蛋的蛋重最高(P<0.05),料蛋比最低(P<0.05)。

表2 可發酵纖維對蛋雞生產性能的影響
2.2 可發酵纖維對雞蛋品質的影響由表3可知,日糧發酵纖維添加水平對蛋殼強度、蛋黃顏色的影響均無顯著差異(P>0.05)。T3組蛋殼厚度和蛋白相對重量顯著高于對照組和T1組(P<0.05),T3組蛋殼相對重量和哈夫單位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但蛋黃相對重量表現最低(P<0.05)。

表3 可發酵纖維對雞蛋品質的影響
2.3 可發酵纖維對蛋雞血清和雞蛋生化指標的影響由表4可知,T3組蛋黃膽固醇含量顯著低于其他組(P<0.05),而T2和T3組蛋黃甘油三酯含量顯著低于對照組和T1組(P<0.05)。對照組血清甘油三酯、膽固醇濃度及谷丙轉氨酶和谷草轉氨酶活性顯著高于T3組(P<0.05)。T2和T3組血清總蛋白和球蛋白濃度顯著高于對照組和T1組(P<0.05)。各組蛋雞血清白蛋白濃度無顯著差異(P>0.05)。

表4 可發酵纖維對蛋雞血清及雞蛋生化指標的影響
本研究中,在日糧中添加不同水平的可發酵纖維甜菜粕,蛋雞整體生產性能得到改善,這些結果與Jimenez-Moreno等(2013)報道的結果一致,其報道日糧中甜菜粕添加水平為23 g/kg時,肉仔雞活體重和采食量均優于對照組,但提高到92 g/kg時對生長性能有負面影響。在上述研究中,高水平甜菜粕組體重的顯著下降是由于膳食纖維的增加和由十二指腸擴張引起的胃排空減少引起的飽腹感的增加。研究表明,在肉仔雞日糧中添加適量纖維可提高其營養物質消化率和生長性能(Abdel-Hafeez等,2018)。但Guzman等(2016)報道,在日糧中添加2%~4%甜菜粕對蛋雞生產性能無負面影響。本研究中,甜菜粕添加水平達到6%時,蛋雞的飼料效率最佳,這可能與該組采食量和蛋重較高有關。
本研究結果發現,日糧甜菜粕添加水平對蛋殼強度和蛋黃顏色無顯著影響。Guzman等(2016)報道,日糧添加2%~4%甜菜粕對蛋黃顏色、哈夫單位和蛋殼厚度等蛋品質性狀均無顯著影響。但本研究中甜菜粕添加水平為6%組蛋殼厚度和蛋白相對重量顯著高于對照組和2%甜菜粕組。Mohdaly等(2013)觀察到,甜菜粕提取物可以被認為是天然抗氧化劑的潛在來源,包括主要的酸,如對香豆酸。
本研究中的蛋雞沒有任何疾病或器官功能障礙跡象。血清中谷丙轉氨酶和谷草轉氨酶的水平經常被用來評估蛋雞肝臟組織的通透性及肝功能和代謝。本研究發現,在正常范圍內,含甜菜粕的日糧顯著降低了蛋雞血液中ALT和AST活性,支持了在蛋雞日糧中使用甜菜粕對肝功能和代謝的安全性。由此可見,甜菜粕中的抗氧化物質和粗纖維可提高蛋雞保肝活性和肝功能。但這些影響背后的機制尚不清楚,需要進一步研究。日糧添加甜菜粕顯著降低了血清甘油三酯濃度,其中6%甜菜粕組蛋黃膽固醇、甘油三酯及血清膽固醇濃度均顯著低于對照組,這主要歸因于甜菜粕的可發酵部分,如果膠在粘性條件下不能有效地擴散脂質膠束,誘捕膽汁酸的可溶性膳食纖維和隨后的抑制膽汁酸吸收可起到降血脂藥作用(Abdel-Hafeez等,2018;Leontowicz等,2001)。
本研究結果表明,蛋雞日糧中可發酵纖維添加水平達到6%時可提高產蛋率和料蛋比,改善蛋品質,降低蛋黃、血清中膽固醇和甘油三酯含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