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曉凌
紀念碑
紀念堂
永志不忘
締造輝煌
慨而慷
共產黨
人民江山
百年領航

7月1日上午,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大會在北京天安門廣場隆重舉行。新華社記者蘭紅光 攝
點評:歷史所有要銘記的,都凝固在照片里。

7月1日上午,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大會在北京天安門廣場隆重舉行。新華社記者李尕 攝
點評:在人群里發現人。

7月1日上午,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 周年大會在北京天安門廣場隆重舉行。這是國旗護衛隊準備升旗。新華社記者李賀 攝
點評:致敬!奮斗征程,步履不停,勝利向前。

6月28日晚,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 周年文藝演出《偉大征程》在國家體育場盛大舉行。這是焰火盛放在國家體育場上空。
新華社記者 彭子洋 攝
點評:百年,燈光,焰火,天色。超越瞬間,構成一張永恒的靜物照。

6月28日晚,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 周年文藝演出《偉大征程》在國家體育場盛大舉行。新華社記者黃敬文 攝
點評:等待這一瞬,捕捉這一瞬。最高潮的時刻。

7月1日,懸掛國旗、區旗的漁船在維港巡游。新華社記者盧炳輝 攝
點評:對于香港,這一天永遠是雙喜臨門的日子。

7月1日,澳門市民拍攝“百年風華,蓮開盛世”主題光影秀。新華社記者張金加 攝
點評:你在人群里拍風景,我在人群里拍你。

7月1日上午,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大會在北京天安門廣場隆重舉行。這是大會開始前的飛行慶祝表演。新華社記者饒愛民攝
點評:絢彩云煙,氣韻東來。慶典的經典定妝照。

7月1日上午,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大會在北京天安門廣場隆重舉行。這是慶祝大會現場和平鴿展翅高飛。新華社記者
孫非 攝
點評:紀念碑露出,鴿群展翅的定格。這是張看易實難的照片,攝影師水準和運氣都不錯。

7月1日上午,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 周年大會在北京天安門廣場隆重舉行。這是大會開始前的飛行慶祝表演。
新華社記者邢廣利 攝
點評:在如此莊嚴的場合,構圖中正確實是最好的選擇。

6月29日,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七一勛章”頒授儀式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金色大廳隆重舉行。這是“七一勛章”獲得者張桂梅向青少年致意。新華社記者岳月偉 攝
點評:車里車外,幼苗和園丁,彼此深情呼應

6月29日,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 周年“七一勛章”頒授儀式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金色大廳隆重舉行。這是少先隊員向勛章獲得者獻花,敬禮致意。新華社記者高潔 攝
點評:用未來承諾,用未來致敬,少年接過火炬。

7月10日,阿根廷隊慶祝奪冠。當日,在巴西里約熱內盧舉行的2021年美洲杯決賽中,阿根廷隊以1比0戰勝巴西隊,獲得冠軍。新華社發(盧西奧·塔沃拉 攝)
點評:哭泣的阿根廷很美,但還是勝利最讓人狂喜解氣。

7月6日,意大利隊球員在取得點球大戰勝利后慶祝。當日,在英國倫敦進行的歐洲足球錦標賽半決賽中,意大利隊與西班牙隊在120分鐘內戰成1比1平。最終通過點球大戰,意大利隊以5比3的總比分戰勝西班牙隊,進入決賽。
新華社記者韓巖 攝
點評:明天又是新的一天,但不妨礙,今夜最幸福的人是我。

7月9日,兩名火炬手進行圣火交接。當日,東京奧運會圣火抵達東京,并開始在東京傳遞。新華社記者華義 攝
點評:奧運延期,圣火未熄。

7月2日,在北京外國語大學,一名畢業生參加學位授予儀式。新華社記者才揚 攝
點評:把流蘇從右邊撥到左邊,完成象牙塔里的難忘成長。

2021年6月17日9時22分,搭載神舟十二號載人飛船的長征二號F 遙十二運載火箭,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準時點火發射,約573秒后,神舟十二號載人飛船與火箭成功分離,進入預定軌道,順利將聶海勝、劉伯明、湯洪波3 名航天員送入太空,飛行乘組狀態良好,發射取得圓滿成功。新華社記者琚振華 攝
點評:腳踏實地地努力,才能脫離地心引力。

乘客與復興號合影(6月25日攝)。6月25日10時30分,一輛復興號高原內電雙源動車組緩緩駛出拉薩火車站,向林芝市進發。這標志著全長435公里、設計時速160公里的拉林鐵路建成通車,西藏首條電氣化鐵路建成,同時復興號實現對31個省區市全覆蓋。新華社記者覺果 攝
點評:盛裝,乘上通往幸福的快車。

6月19日,收割機在山東省青島市即墨區段泊嵐鎮葉家宅科村的麥田內作業。近日,山東省青島市即墨區的小麥陸續開鐮收割,農民利用晴好天氣加緊收獲小麥,確保顆粒歸倉。據山東省農業農村廳統計,截至6月19日17時,我國第二大小麥主產區山東省已收獲小麥5224.7萬畝,占應收面積的87.3%,已近九成。新華社發(梁孝鵬 攝)
點評:夕陽無限好,收工還太早。
6月29日,農民在尼泊爾中部勒利德布爾附近的稻田里插秧。尼泊爾水稻種植季節已經開始。新華社發(蘇拉韋·什雷斯塔 攝)

點評:永遠不會過時,一分耕耘一份收獲的樸素真理。
6月5日,南堡鹽場的工人在鹽田操作機械設備作業(無人機照片)。近日,河北省唐山市持續晴好天氣,曹妃甸區南堡鹽場的工人操作設備在鹽場忙碌,收獲春鹽。新華社記者楊世堯 攝

點評:在鹽田沖浪,不是娛樂,是工作。
游客乘坐動力傘在新疆克拉瑪依烏爾禾世界魔鬼城景區內游玩(6月21日攝)。世界魔鬼城景區位于新疆克拉瑪依市烏爾禾區,屬于典型的雅丹地貌。盛夏時節,景區正值旅游旺季,壯美的風光令游客沉醉其中。新華社記者胡虎虎 攝

點評:絕妙的構圖和光影。訴說草原上的傳統和新潮,生靈與科技。
7月5日,在中國科學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白鱀豚館里,江豚媽媽洋洋和小江豚YYC 在水中游動。新華社記者肖藝九 攝
點評:形影不離。親情的紐帶,超越物種。

7月4日,在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大屏拍攝的航天員在艙外工作場面。據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消息,北京時間2021年7月4日14時57分,經過約7小時的出艙活動,神舟十二號航天員乘組密切協同,圓滿完成出艙活動期間全部既定任務,航天員劉伯明、湯洪波安全返回天和核心艙,標志著我國空間站階段航天員首次出艙活動取得圓滿成功。新華社記者金立旺 攝
點評:星辰大海擋不住,咱開始在宇宙中散步。

6月14日,在埃及首都開羅,埃及龍舟文化體驗基地的龍舟隊在尼羅河上進行龍舟競賽。當日,埃及龍舟文化體驗基地在埃及首都開羅舉辦龍舟競賽活動,慶祝中國傳統節日端午節。擁有五支龍舟隊的埃及龍舟文化體驗基地成立于2016年底,近五年來承辦過一系列國內、國際龍舟比賽,以促進人們對包括龍舟文化在內的中國傳統文化的了解。新華社記者隋先凱 攝
點評:尼羅河上的龍舟,中國文化的影響力。

6月19日,游人在華山西峰觀賞晚霞。雨后初霽,位于陜西省華陰市的西岳華山在晚霞映照下,風光壯美。新華社記者陶明 攝
點評:美得仿佛水中倒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