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琳
隨著夏季到來,又到了腳氣的高發季節。腳底長水皰、起皮、腳癢難忍……反反復復發作的腳氣,讓不少患者備受困擾。為何夏季腳氣發病率高?如何擺脫“氣人”的腳氣?日常生活中又該如何有效預防?為此,我們專程采訪了海軍軍醫大學附屬長征醫院皮膚科主任醫師溫海教授。
腳氣,醫學名稱足癬,主要是由致病性皮膚癬菌在足部引起的皮膚病。由于引起腳氣的皮膚癬菌喜愛溫暖潮濕的環境,而夏季炎熱多雨的天氣恰恰有利于癬菌的生長繁殖,此外,在夏季隨著溫度的升高,人的體溫也會升高,足部多汗,腳氣的發生率自然就會變高。
腳氣通常分為3種類型,包括水皰型、趾間糜爛型和鱗屑角化型,常以一型為主或幾型同時存在,也可從一型轉向另一型。水皰型腳氣的主要癥狀是水皰,往往伴有皮膚瘙癢的癥狀,主要以小水皰為主,群集或散在分布,干燥吸收后出現脫屑,好發于足緣、足底部。趾間糜爛型腳氣的主要癥狀是趾間糜爛、浸漬發白、少許滲液,瘙癢感明顯。鱗屑角化型腳氣主要癥狀是皮膚角化過度、粗糙無汗,往往會導致腳后跟嚴重粗糙,寒冷季節常致皮膚皸裂,甚至夏季也不能恢復。
值得注意的是,濕疹通常也表現為皮膚瘙癢,如何分辨是濕疹還是腳氣?對此,溫海表示:“濕疹與腳氣是兩種完全不同的病,一般濕疹的發生是雙側的,而腳氣開始發作時是單側的,此外,腳氣具有季節性,有患者夏天發作冬天轉好,而濕疹通常無明顯季節性。值得注意的是,腳氣發病時間久了,也可能會發生濕疹化,這種情況有些醫生也很難分辨得清,建議患者可以去做真菌檢查,最為可靠。”
“一旦確診了是腳氣,需要遵循兩大原則,一是早期治療、盡早用藥,二是足量足療程治療。”溫海表示。

溫海介紹,“多數患者就醫的目的是止癢,而涂抹用藥之后一旦不再瘙癢就會停藥,這會導致治療效果不佳,腳氣復發。事實上,止癢僅僅是治療腳氣的第一步,足療程用藥通常需要4~6周,這點非常關鍵,提高用藥依從性,方能改善治療效果。”
此外,溫海提出:涂抹用藥的方法也很重要,全足用藥,治療才能更徹底。過去強調哪兒病涂哪兒,但是新觀點認為涂藥要超過皮損的范圍。有研究發現,在腳氣患者足部未出現皮損的地方,帶菌率也非常高,如果未用藥清除,就會引起復發,因此患者不能放過任何“漏網之魚”。
腳氣患者在足量足療程用藥之外,還需要保持足部干燥,講衛生、勤洗腳,穿透氣性好的鞋子,勤換鞋襪,鏟除真菌的生長環境。需養成不摳不抓的好習慣,淺表真菌在患者不同身體部位之間也會自身傳播,如足癬可引起手癬、體癬及甲癬,避免搔抓即可避免自身傳播和繼發感染。
如何有效預防腳氣?腳氣具有傳染性,例如:公共澡堂的木盆、拖鞋如果消毒不徹底,極易有大量真菌寄生,在公共浴室、健身房、游泳池等場所裸足行走,密切接觸病原菌就會很容易被感染,因此,在這些公共場所最好自帶拖鞋。此外,腳氣還有一定的家庭易感性,一般會在家庭成員之間互相傳染。主要原因即共用腳盆、鞋襪混穿及裸足在地面或地毯行走等,尤其是兒童皮膚薄嫩,免疫力低,極容易因父母忽視腳氣問題,從而引發孩子被真菌感染。因此,腳氣患者要做到不與家庭成員共用洗腳盆、擦腳巾以及拖鞋等生活用品,床單被罩要經常清洗暴曬,從而避免腳氣的家庭內部傳播。
此外,大家要注意保持個人足部衛生、保持足部干燥;洗澡、蹚水、游泳之后應該把足部擦干,腳趾縫隙也不能“放過”;足部多汗的人,穿鞋時盡量選擇透氣性好的鞋子,同時也要注意更換鞋子,保持平時所穿鞋子的干燥,互相之間也不要借鞋穿;襪子建議選擇純棉、透氣性較好的,洗完后一定要在陽光下曬干再穿。
“預防腳氣總講勤洗腳,注意個人衛生。究竟怎么才算是勤洗腳?我們做過觀察,當皮膚沾上真菌,真菌會黏住皮膚,然后分泌一些酶,慢慢破壞侵入皮膚內,不過這個過程通常在24小時內無法完成。因此,每天至少洗一次腳,即可有效避免被傳染腳氣。此外,洗腳可以用手,不過洗完腳后要立即用肥皂等充分洗手。”溫海表示。
轉載:《北京晚報》2021年6月2日第27版
網址:https://bjrbdzb.bjd.com.cn/bjwb/mobile/ 2021/20210602/20210602_027/content_20210602_027_ 1.htm(2021年7月6日)
(編輯 吳蘭芳 見習編輯 王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