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白唇鹿。彭建生 攝
三江并流指的是金沙江、怒江、瀾滄江,這三條發源于青藏高原的大江在云南省境內自北向南并行奔流170多千米的區域,包含麗江市、迪慶藏族自治州、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的9個自然保護區和10個風景名勝區,大約3.2萬平方公里。
三江并流世界自然遺產地被譽為“世界生物基因庫”,占中國國土面積不到0.4%,卻擁有全國20%以上的高等植物和全國25% 的動物種數。按最新版野生動物保護名錄,這里擁有1018種脊椎動物,包括185 種哺乳動物、580種鳥類、65種爬行動物、49種兩棲類和139種魚類。其中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種類超過40種,二級保護野生動物種類超過90 多種。
生態攝影師彭建生生活在云南迪慶香格里拉,在這片區域已經拍攝了20多年,記錄下了無數珍貴的自然影像,他有一個霸氣的網名“三江主人”。20多年來,他幾乎跑遍了三江并流世界自然遺產地,用影像記錄三江并流世界自然遺產地的生物多樣性,謳歌三江流域的生命之美。他希望用鏡頭守護自己的家園,將這份寶貴的自然遺產的影像完整地傳遞給后人。

戴帽葉猴。彭建生 攝

高山兀鷲。彭建生 攝

巖羊。彭建生 攝

大紫胸鸚鵡。彭建生 攝

川西鼠兔。彭建生 攝

血雉。彭建生 攝

高黎貢羚牛。彭建生 攝

黃腰響蜜鴷。彭建生 攝

黑頸鶴。彭建生 攝

艾鼬。彭建生 攝

香鼬。彭建生 攝

白尾海雕。彭建生 攝

青藏喜鵲。彭建生 攝
趙姝婷:你從何時開始在三江并流世界自然遺產地拍攝?這里有什么特別吸引你的地方?
彭建生:我生活在云南迪慶香格里拉,這里是三江并流世界自然遺產地的腹心地帶。2003年7月,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第27屆自然遺產年會通過了中國申報的三江并流區域為世界自然遺產地。這里擁有豐富、特殊和多樣的生物、地質地貌、氣候、生態景觀、民族文化等。當年11月,日本NHK 電視臺專程來迪慶拍攝紀錄片,剛好找到我的旅游公司提供服務,于是我全程陪同拍攝了一個多月,這次拍攝經歷讓我系統地了解了這片區域有多么重要。
趙姝婷:三江并流區域的自然環境和動物生存環境有什么特點?可以拍到哪些物種?分別分布在哪些地方?哪些是這個區域獨特的或者有代表性的動物?
彭建生:三江并流世界自然遺產地從地質構成和地理區劃分為八個片區,從自然地理的角度說,它橫跨云南北亞熱帶向青藏高原高寒植被帶的過渡地帶,由西到東分別為高黎貢山、怒江、碧羅雪山、瀾滄江、云嶺山脈、金沙江、沙魯里山脈。實際這里不只是三江,還有第四條江,叫獨龍江,所以這里應該稱為“四江并流”才對。獨龍江的西側是中緬交界的擔當力卡山,五山挾四江,江山有大美??!這里擁有遠古地球碰撞的痕跡,雪山、冰川、峽谷、湖泊、草甸、丹霞等造就了豐富的地質地貌。這里是第四季冰期動植物的避難所,蘊藏并演化了眾多孑遺物種。
舉幾個例子:在獨龍江,你可以很輕易地拍攝到大型偶蹄目高黎貢羚牛,僅在高黎貢山有分布,而且種群數量保持得很好。在獨龍江有極小種群分布的蕭氏葉猴,發冠長得像戴了一頂帽子。說起靈長類,獨龍江還有熊猴、獼猴、短尾猴,在高黎貢山的中部還有最新發現的怒江金絲猴。最近獨龍江又發現了白頰獼猴,加上高黎貢山南部的灰葉猴、菲氏葉猴,在獨龍江和高黎貢山就有7種靈長類,而且白頰獼猴、蕭氏葉猴、怒江金絲猴都是特殊的種群。從鳥類來說,獨龍江與高黎貢山是觀鳥的天堂,擁有近530種鳥,幾近中國鳥類的一半,而且特色鳥居多。比如白尾梢虹雉,主要分布在高黎貢山。?科里最大最華麗的麗?,在中國也只能在獨龍江觀賞到。最近幾年我又在獨龍江記錄到黃腰響蜜鴷,這是中國2011年才被記錄到的鳥類。
趙姝婷:談談你在三江并流拍攝動物的經歷,有沒有持續追蹤拍攝某幾種動物?有沒有什么拍攝項目?
彭建生:我主要拍攝三個類別:野生哺乳動物、鳥類和高山野生花卉。作為一個自然攝影師,不僅要拍到某個物種,而且要了解所拍物種背后的科學知識,才能拍得更好,并利用拍攝的影像去做保護和宣傳。
我應該算是一個嚴謹的自然攝影師,為了保證科學性,每出一本書都和科學家合作。2008年與潘發生教授合作出版了《橫斷山“三江并流腹地”野生觀賞植物》。2012年與韓連憲教授合作出版了《納帕海的鳥》。2014年又與韓連憲教授合作給中國大陸第一個國家公園普達措出版了《普達措國家公園觀鳥手冊》。2020年與昆明植物所的牛洋教授、中國國家地理《博物》雜志編輯王辰老師一起出版了《青藏高原野花大圖鑒》。這些書都在生態圈有很大的影響力,每出一本書都是持續追蹤拍攝的階段性成果。比如納帕海,僅距離我家6公里,我幾乎得閑就去拍攝。納帕海是觀鳥的天堂,在方圓60 平方公里范圍內云集了200 多種鳥,這在全世界都是極其罕見的。
最近這些年我主要拍攝藏東南與喜馬拉雅山區,在珠峰保護區管理局和萬科雪豹中心的支持下系統拍攝珠峰自然保護區。前兩天羅浩老師剛出版的《世界之巔》,記錄了珠峰保護區450 多種野生生物,我是其中最主要的圖片作者之一。三江并流世界自然遺產地我還會不停地拍攝下去,這是一個永遠拍不完的勝地,直到我老死在這里。
趙姝婷:哪些動物是普通游客和新手比較容易拍到的?哪些需要更專業的準備和更長時間的拍攝計劃?
彭建生:對于普通游客和新手而言,來白馬雪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薩瑪閣片區拍滇金絲猴是不錯的選擇。滇金絲猴是與大熊貓齊名的國寶,是最美的靈長類,擁有性感的紅唇和莫西干氏的發髻,足夠吸引眼球。而且它在生態學上是狹域分布的物種,2000 多年前在長江中下游與華南等地都有分布,目前僅分布在金沙江以西,瀾滄江以東,最南端在大理老君山云龍,最北到西藏紅拉雪山的云嶺山脈。拍攝滇金絲猴不只拍攝它的容貌,要從生態學的角度去拍攝,拍攝它的生態習性,包括猴與猴之間的關系,它的食物,它的家庭、繁殖,以及滇金絲猴賴以生存的高山暗針葉林,真正掌握生態攝影的特質:要反映生物與生物、環境和人之間的關系,最后承擔起生態攝影師的責任:用影像保護自然。
對于普通游客和新手,建議大家還可以來香格里拉納帕海拍攝,這里擁有香格里拉標志性的風景,雪山、森林、草原、濕地、藏族鄉村完美地結合在一起。冬季納帕海里的候鳥像煮餃子那樣多,黑頸鶴、黑鸛、白尾海雕、金雕、斑頭雁、赤麻鴨、秋沙鴨……不只可以近距離拍攝物種的肖像與特寫,還可以把物種與環境拍在一起,感受香格里拉人與自然和諧的完美畫面。
趙姝婷:你拍攝的物種比較豐富,拍攝不同種類的動物有沒有什么區別和注意事項?拍攝中有什么拍攝技巧和經驗分享?拍攝過程中要考慮哪些因素?
彭建生:我對野生動物攝影的興趣是緣于它的野性之美,拍攝哺乳動物和兩棲爬行有危險性,保持足夠的距離是核心注意事項,即保證自身安全,也給拍攝對象足夠的尊重和關愛,不能因為拍攝一張好照片而影響野生動物的生存。永遠記住關愛和保護野生動物的福祉是你獲得的最大利益。
趙姝婷:你使用的拍攝器材及設備有哪些?如何根據不同拍攝對象選擇拍攝器材?
彭建生:野生動物都與人類保持較遠的距離,所以必須購買超長焦鏡頭。考慮經濟承受能力、身體負重能力和機動性,建議大家購買微單相機?,F在的微單相機已經非常輕便而且性能強大。鏡頭可以購買100-400 毫米或200-600 毫米的變焦鏡頭,輕便、畫質不錯,方便構圖。特別強調野生動物攝影一定要有一個不錯的望遠鏡,10×40 的最理想,因為想要拍攝野生動物,首先你要能找到它在哪里。(欄目合作:自然影像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