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雅童
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
——題記
100多年前,梁啟超在《少年中國說》中曾這樣寫道:“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富則國富,少年強則國強。”
100多年后,我們就是這詩中為國家的繁榮富強而奮斗的少年、為祖國發展而擔當、奉獻的少年。每一位中國少年都應當自強自立,這不僅僅是口號,更需要我們實實在在、腳踏實地付出行動。
“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是文天祥被元軍俘虜后,囚禁于橫渡零丁洋的戰船時,發出的忠貞愛國的慨嘆。誕生在和平年代的我們雖不能血戰沙場,但也應懷有愛國之心和報國之志。愛國不分年齡大小,我們每一個中國少年必須承擔起不可推脫的責任。
中國少年愛國當從自強始。
自強要有進取之心,不能沉迷游戲。知識年代,科技發展迅速,國家競爭十分激烈。可仍有青少年沉迷于虛擬游戲等,不努力學習,無進取之心。雖然,中國漸漸強大起來,但是我們永遠不要忘記中國落后就會挨打的歷史。我們這代青少年應立下實現中國夢的志向,將來用我們的一技之長來讓祖國更加強盛!這才是中國少年應有的志向。
自強要從小事做起,有擔當。現在許多人都喊著為社會做貢獻的口號,卻無實際行動。但是像保護環境、垃圾分類以及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等這些事情,就是從小處開始的。我們的拳拳愛國之情,就是要體現在我們所做的有益于你、我以及社會的諸多小事上面。當下的我們在懷有愛國情懷的同時更要付出行動,主動擔負起責任,勿以責任小而不為,勿以責任大而怕為。
自強要從勤奮做起。少年一代不僅要付出行動,還要努力學習,正如顏真卿為勉勵青少年珍惜少壯年華、奮發學習發出的勸語:“三更燈火五更雞,正是男兒讀書時。”如今作為青少年的我們,學習就是本職任務。通過學習,我們方可掌握更多技能,提高自身修養和素質。身為當代青少年,我們更不能懈怠,要付出更多的努力去學習。不僅因為我們身處的時代是“知識時代”,更因為我們要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而奮斗。
自強要從誠信做起,善待自己。“志不強者智不達,言不信者行不果”是墨子用一生悟出的做人道理。誠信是中華民族的美德,更是人格、素養的體現。我們青少年要做守誠信的人。講誠信,是對自己負責,更是善待自己。誠信做人,更能得到別人的信任與尊重。
自強要從寬容做起,善待他人。我們中國青少年,不僅僅要講誠信,也要做到“大足以容眾,德足以懷遠”。從小方面來講,寬容、友善是一種品格,更是一種氣質。寬容、友善可以拉近彼此的距離,改變社會風氣;從大方面來講,寬容、友善能激發人心底的善良和道德情感。我們青少年一定要摒棄暴力和憤怒,用友好、柔和的方式溝通,既樹立了好形象,又讓我們自身愉快。寬容、友善,善待他人,這世界將會變得更加和諧。
中國少年是中國面貌的展示,是中國風氣的象征,更是中國經濟繁榮,國力昌盛,人民安康的希望。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承載著我們每一個中國人的夢想,更是我們新時代的中國少年義不容辭的責任。
相信在每一代中國少年的自強努力下,明天的中國一定會更加繁榮、昌盛和富強!
小作者以梁啟超在《少年中國說》中的名句引出論點:中國少年愛國當從自強始。從結合當下中學生中存在的問題談起,分別從進取、小事、勤奮、誠信、寬容等幾個方面進行論述如何自強,以及自強的意義。最后以“相信在每一代中國少年的自強努力下,明天的中國一定會更加繁榮、昌盛和富強!”為全文結尾,讓讀者從中感受到信念的力量,也讓讀者相信我們的國家在中國自強少年的努力下,一定會變得越來越強盛。此外,小作者在行文中多次引用詩詞名句,可見小作者較深的文學底蘊。
(編輯 高秋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