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云龍
關鍵詞:丹東市;杜鵑花;產業
杜鵑花是丹東市的“市花”,自上世紀八十年代以來,經歷了產業幾次大起大落后,為了讓“市花”重新綻放,杜鵑花產業發展除了政府引導,加強品牌塑造外,更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市政府要組織人員對我市現有杜鵑花品種資源進行調查和整理,并統一命名,出版相關書刊或建設相關網站,便于杜鵑科研工作者和生產者查閱,目前此項工作由市林業局負責。在編寫《圖譜》的過程中,我們發現兩個問題:一是由于杜鵑花芽變機率較大,同一盆花在不同的環境下花色、花型時有不同,從而很多品種出現同物異名或同名異物的現象;二是由于在我市杜鵑花產業低谷期流失到山東、河北、福建、貴州等地很多品種,很多疑似當年我市的本地品種已在其它地區改姓換名。
基于以上兩點原因,請市政府組織編寫人員去相應地區進行學術交流,追溯流失品種、規范品種命名,建立一套完整的、科學的、適合丹東本地的杜鵑花品種鑒定圖譜。
市政府應該加大對杜鵑花產業扶持力度,可以考慮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1.集中修建杜鵑花產業園區。
可在近郊地區,如新城區、四道溝、九連城等地,以政府出資修建花棚等配套產設備,花農承租的方式經營杜鵑花產業,也可結合馬市島田園綜合體等項目合理規劃杜鵑產業化生產園區,這樣既能解決花農的生產土地問題,也便于杜鵑花產業的集中管理。
2.修建杜鵑花展示區。
可以由市政府出資,組織林業部門、城建部門在我市重要區位,如站前廣場、錦江山公園、元寶山公園等地修建杜鵑花展示廳;可以效仿貴州百里、湖北麻城等地選取錦江山、元寶山等市區或近郊山林,大規模栽植野生抗寒杜鵑,形成大規模杜鵑花海;在錦山大街、鴨綠江公園、斷橋等人流集中地段修建露地抗寒杜鵑景觀帶,形成春天賞杜鵑、秋天賞銀杏的丹東特色景觀帶。
3.對現有杜鵑花種植者進行政策補貼。
對于新建花棚可安排一定的項目資金;對于從事杜鵑花生產經營的企業可以實行減稅等相關政策;可以組織邀請專家、學者,定期對花農進行培訓,提高生產技術。
我們可以借鑒麻城市的成功經驗。一是舉辦丹東市杜鵑文化旅游節,吸引客商,打響品牌,改變當前花農各自為戰的局面;二是組織花農參加全國花卉展覽,統一布展,抱團取暖,重振丹東杜鵑雄風;三是政府主導,與其它地區公園、展覽館等達成合作關系,定期舉辦丹東杜鵑展覽,既可以獲得穩定收入,也可以打響丹東杜鵑品牌;四是政府投入資金,依靠電視臺、網站、媒體、高鐵等媒介宣傳丹東杜鵑,打造丹東旅游新看點;五是搶抓五一、十一、春節等重要節假日,在外市設立直達丹東觀杜鵑大巴,吸引游客,提升游客旅游體驗;六是在高速公路兩側,火車站出站口、機場出口等重要部位設立丹東杜鵑宣傳標語、圖片,提升丹東杜鵑在全域旅游中的地位;七是鼓勵花農與酒店、餐飲單位合作,由花農向我市酒店、餐飲娛樂場所的大廳、客房提供杜鵑盆景并定期更換回收養護,讓丹東杜鵑重回人們的視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