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曉琳
關鍵詞:共享農莊;鄉村景觀;鄉村振興
共享農莊的模式形成,依托于當下的互聯網共享經濟的發展以及我國農村地區的發展現狀。共享農莊指把農村閑置住房進行個性化改造,形成一房一院一地,并根據需求改造為市民田園生活、度假養生等多種模式,再通過互聯網對外出租。在我國,城市化進程的加劇使得城市人口增長,城市在不斷地擴張。隨之而來的問題就是農村地區的人口減少,土地和房屋閑置荒廢。共享農莊模式的形成,就是在這樣的社會經濟發展背景下而產生。目前許多城市已經開始進行共享農莊的試點工作,取得了有效的成績。在共享農莊模式建設中,鄉村地區的景觀改造就成為共享農莊能否有效實現的重要內容。良好的景觀改造設計,不僅能夠更好地實現共享農莊的經濟效益,同時還能夠提升鄉村整體面貌,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
1.1 以生態文化旅游為主要目的
共享農莊是以生態文化旅游為主要目的,通過建設特色的旅游服務,來吸引城市居民進行消費。共享農莊模式的建立,是以我國的旅游市場發展為前提。隨著我國經濟高速發展,旅游休閑成為普通居民的重要消費形式。隨著旅游消費水平的不斷提升,單一的旅游風景區已經不能滿足人們的要求。而原始生態化的現代農村生態旅游,則成為民眾的最新選擇。從這一點來看,共享農莊的生態文化旅游,具有非常廣闊的市場前景。另外,共享農莊所輻射的范圍僅限于本地區,目前一些大型城市周邊農村地區,已經相繼開展了共享農莊的建設,形成了相對完善的商業模式。
1.2 有效利用農村閑置資源
共享農莊只是利用原始的農村環境,對一些房屋和土地進行設計和改造。相比于其他的旅游風景區建設,這種建設模式十分節約成本。同時在改造過程中,設計和施工也相對便利。這樣可以有效地吸引企業進行投資,盡快實現共享農莊的商業化運營。另外,在共享農莊的建設中,將原本閑置的房屋和土地進行重新改造,充分利用了閑置資源。尤其是對閑置土地的利用,開發其生產價值,恢復耕地,在增加觀賞性的同時,也創造了經濟價值。農民閑置房屋的改造與利用,是共享農莊模式最重要的內容。閑置房屋的改造設計,一方面可以解決一部分農村危房,保證居民和消費者的安全。另一方面,可以通過向外出租,來為農民提供固定收入。
1.3 提升鄉村治理和鄉村建設
由于農村地區人口的流失,以及長期不科學的發展,導致農村地區的資源和生態環境遭到很嚴重的破壞。同時,農村地區經濟發展遲緩,各種基礎設施較為落后,在社會環境和生態環境的治理上一直十分艱難。在共享農莊的模式下,通過建設共享農莊,能夠徹底解決農村地區的整體面貌。首先,通過對農村閑置的房屋和土地進行改造,能夠有效地提升農村的整體形象,恢復農村的生態環境。另外,要實現住宿和旅游的目的,就需要大力建設基礎設施,保障基本的生活服務。同時,還需要在農村地區開展各種商業活動,為本地居民增加就業崗位。
2.1 以地域文化作為鄉村景觀改造基礎
共享農莊模式的鄉村景觀改造中,要以地域特色為基礎,同時也要盡量突出地域特色。我國幅員面積遼闊,歷史悠久,不同的地區文化特色十分明顯。農村地區因農業文明的不同,在生活方式以及鄉村的整體狀態上表現不同。比如北方地區以農業種植為主的平原,鄉村構建較為緊湊,房屋多是以平頂石板房為主。南方地區水系發達,以種植業和漁業為主,鄉村構建相對較為稀疏,房屋也主要以瓦房為主。除了南北地區的總體差異之外,不同的省份,包括山區與平原,在鄉村構建上有很大的區別。在共享農莊模式建設中,要充分尊重地域特色來進行景觀改造。一方面,可以有效地節約成本,另一方面,也符合鄉村的原始風格和氣息。
2.2 鄉村景觀設計與自然生態相協調
在鄉村景觀改造與設計中,要與自然生態環境相協調,同時要符合本地區的生態發展規律。鄉村地區豐富的自然資源是吸引游客的主要因素,深入地融入到大自然中,也是符合當下城市居民的旅游消費理念。因此,在鄉村景觀設計中,要盡可能地將鄉村的人文景觀與生態環境相協調,避免進行過度的開發。比如,在山區的鄉村景觀改造設計中,要依托當地的地形地貌來改造房屋和修建景區,盡可能地保持原有的風格。在保留古代建筑風格的古村落,在改造和設計中,要按照古代風格進行。同時,在周邊的配套設施建設中,也都需要進行仿古設計,使古村落具有一定的整體效果。另外,對于南方地區水系較為發達的鄉村地區,要在滿足現代居民生活的同時,對自然河流進行生態保護,建立有效的排污設施。
2.3 構建傳統與現代的鄉村風格
在鄉村景觀改造中,要將傳統與現代進行充分結合,打造成具有特色的宜居鄉村。首先,農村地區的整體風格都是較為原始的,有些農村地區依然保留著明清的狀態。而這些傳統元素,也是城市居民在進行旅游消費中所追求的。在我國其他地區為農村居民打造的新農村風格,顯然是不符合城市旅游消費者的需求。因此,在進行鄉村景觀改造中,要盡可能多地加入一些本地區的傳統民俗和歷史文化的獨特元素。比如北方農村地區較為普遍的戲臺、祠堂、寺廟等場所。既能夠滿足城市居民的特色旅游消費,同時也可以利用一些景區的元素來弘揚傳統文化。鄉村景觀的現代化元素,則是針對居民的日常生活,通過基礎設施的建設,為現代化生活服務。比如冷熱水服務、天然氣及無線網絡等基本生活保障。這些是實現共享農莊服務的基礎,需要在景觀設計中,將這些現代化的設備和服務合理地融入其中。
2.4 打造體驗式的生態空間
共享農莊模式下的鄉村景觀改造設計,不僅要對鄉村的外部形象進行改造,更重要的是將鄉村的內容和元素實現有效結合,來打造體驗式的生態空間。首先,鄉村景觀設計中,要符合鄉村居民生產勞動者的日常需求,并且也能夠使游客進行深入體驗。比如,在鄉村居民的院落及附近農田,可以設計相關的種植體驗田。游客可以在農田中體驗傳統的種植過程,或者是施肥、采摘等部分勞動過程。在農村地區的日?;顒又?,可以組織本地居民在農村的戲臺等地來進行傳統戲曲、歌舞表演等文藝演出,使城市游客能夠深入地參與其中,感受傳統鄉土文化的獨特魅力。同時,在一些傳統村落,可以借助農村地區的景觀建筑,排演古裝話劇或者舞臺劇,來吸引游客??傊卩l村景觀改造設計中,要將鄉村文化體驗作為一個整體,使游客增加鄉村服務的體驗感,最終實現更大的商業價值。
共享農莊模式下的鄉村景觀改造,不僅是共享經濟商業模式下農村地區經濟發展的重要形式,也是進行鄉村振興戰略的有效策略。因此,在共享農莊模式下,鄉村景觀的改造要建立在鄉村整體發展戰略基礎上,通過這種商業模式,有效地改造鄉村、服務鄉村,最終實現鄉村資源的利用和經濟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