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丙浩 孫建政
關鍵詞:鄉村文化;數字建設;傳播思路
推動鄉村文化振興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內容。最近幾年,我國對鄉村文化建設越來越重視,中辦國辦此前印發的《關于加強和改進鄉村治理的指導意見》中提到“加速鄉村文化資源數字化,讓農民共享城鄉優質文化資源”,又一次體現了這一建設的重要性。在鄉村振興戰略實施下,特色文化產業建設也逐步提上了日程,取得了較為突出的成績。鄉村數字文化建設,也隨著文化產業的發展逐步完善。但是在鄉村數字文化建設中,依然在思想上和管理上存在一定的弊端,制約著鄉村數字文化的建設與傳播。同時,管理上的問題還會導致資源的浪費,使得鄉村文化產業的發展受到阻礙。在互聯網環境下,鄉村數字文化的建設十分重要,能夠有效提升鄉村文化產業的發展和傳播,產生更加廣泛的社會影響力,使鄉村文化建立全國性的知名度,打造鄉村文化產業特色品牌。同時鄉村文化的數字化建設能夠極大拓展鄉村文化的內涵和外延,突破鄉村文化資源的局限,促進鄉村文化與經濟的全面融合。因此,在鄉村數字文化的建設與傳播中,要進行整體布局和精細化的管理,才能夠形成一定的效果。
1.1 鄉村數字文化建設不健全
鄉村數字文化建設的不健全,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對鄉村地區的文化藝術挖掘不夠充分,內容不夠完善。我國廣大的鄉村地區,在歷史的發展長河中,孕育著豐富的歷史文化,這些歷史文化,是當下鄉村地區發展的重要資源,要充分地挖掘和整理。但是,要挖掘和整理這些歷史文化或者自然文化,需要大量的專業人員來進行,僅憑當地的相關部門很難有效地開展。二是除了鄉村文化藝術的挖掘之外,在鄉村數字文化建設中,需要信息技術方面的專業人才。數字媒體是一項新型的專業技術,在鄉村數字文化建設中,必須要有專業的人員完成這項工作。但是在實際的鄉村數字文化建設中,無論是人才還是設備都不夠完善,沒有很好地表現出鄉村文化的特點。
1.2 鄉村數字文化的形式單一
在鄉村數字文化的構建中,形式過于單一,對鄉村文化的傳播沒有發揮出應有的效果。許多地區的鄉村數字文化建設,僅僅停留在傳統的官方網站的建設中。隨著互聯網技術的發展和提升,新媒體技術和媒體形式得到了廣泛的普及,深入地融入到廣大民眾的日常生活。但是,在鄉村數字文化的建設中,還沒有充分利用這些新媒體資源。若是缺乏用戶關注,則數字信息沒有絲毫用處,也起不到信息傳播的作用。鄉村數字文化的形式單一,是目前許多鄉村數字文化建設中普遍存在的問題,導致鄉村的數字資源得不到有效的傳播。
1.3 鄉村數字文化內容不夠豐富
鄉村數字文化的建設在內容,要充分展現鄉村文化的特點和魅力,同時也盡可能地提升鄉村文化整體水平。目前鄉村數字文化的建設中,普遍存在的問題就是文化內容不夠豐富。比如一些特色鄉鎮在建設中,在數字媒體中,也僅僅是簡單介紹了特色鄉鎮的整體風貌,特色的經濟產業等,沒有具體展現鄉村文化的內涵和豐富的人文情懷。對于在當下千篇一律的鄉村風景建設,這種鄉村整體風貌的展示,已經不能有效地吸引廣大民眾的關注,同時對于鄉村文化旅游等經濟發展,所起的作用也不甚明顯。另外,隨著自媒體的興起,民眾通過智能設備進行自媒體的視聽娛樂和信息傳播,已經成為當下互聯網信息的重要形式。而鄉村數字文化在發展建設中,缺乏對這種形式的有效利用。
2.1 加大對鄉村文化的深入挖掘
鄉村數字文化的建設傳播,首先要加大對鄉村文化的深入挖掘,由當地政府機構牽頭,建立一支專業的隊伍,充分挖掘鄉村地區歷史傳統文化資源,并且進行有效的保護和補充。通過對這些歷史傳統文化的保護和創新,來建設特色鄉村文化產業。在此基礎上,要選擇專業的數字信息技術人才,使鄉村文化呈現數字化的建設和傳播。只有這樣,才能夠有效地實現鄉村文化數字建設的全面性。在數字文化的建設上,要注意將鄉村傳統文化與現代數字技術充分結合,發揮出鄉村傳統文化的魅力之處,有效地提升廣大群眾的喜愛和關注,才能夠實現鄉村文化的廣泛傳播。通過深入挖掘鄉村文化,建立完善的數字文化傳播,有效促進鄉村文化產業的發展。
2.2 建立多種形式的鄉村數字文化
在鄉村數字文化的建立中,要增加多種數字媒體形式,以盡可能地廣泛傳播。除了較為常用的網站、自媒體平臺之外,還要引入多種數字媒體形式和內容。比如,利用特色鄉村文化和產業,來拍攝相關的短視頻和影視劇等,通過在網絡和電視等平臺播放,來吸引用戶關注,增加人氣?;蛘呤前l動本地群眾,利用本地資源投入到短視頻的拍攝和制作中,或者是通過直播平臺,來宣傳本地特色鄉村文化。同時,也需要大力開發反映農村題材、深受鄉村居民歡迎的數字文化產品和服務,提高鄉村數字文化產品的創新能力尤其是原創能力,打造鄉村“網紅”和“網紅”產品,為廣大人民群眾帶來豐富別樣的文化體驗。除此之外,在一些擁有自然生態風景的鄉村地區,可以利用本地特殊自然環境吸引各地的影視劇組前來取景拍攝,通過熱門影視劇的傳播來提高本地的知名度,實現鄉村文化的傳播。
2.3 實現數字文化對產業經濟的促進作用
鄉村數字文化的建設,需要有效地促進文化產業經濟的發展。在互聯網經濟的背景下,數字技術為鄉村“文化+產業”的全面融合提供了可能。傳統鄉村文化振興模式簡單的“文化搭臺,經濟唱戲”,鄉村經濟與文化產業之間的融合是較強,但較少涉及經濟層面。數字技術最大的特點是滲透、融合、跨界,不僅為鄉村社會經濟發展提供了動力,也大大增強了鄉村文創發展的粘性和自我更新的能力,賦予鄉村文化以新形態和新動能,使整個鄉村經濟文化成為可能。因此,在鄉村數字文化的建設中,要重視數字文化的商業模式運營。比如,通過打造特色鄉村數字文化,通過多種媒體傳播,來實現吸引廣大游客進行生態旅游體驗。另外,還可以通過互聯網直播平臺來銷售特色鄉村旅游文創產品,直接實現當地居民的增產增銷。
隨著互聯網經濟的發展,鄉村數字文化的建設,已經不是單單對文化進行保護和傳承的意義,同時也能夠有效提升文化產業建設,加大鄉村地區經濟的發展。數字鄉村建設給鄉村經濟發展帶來了新的機遇。現代信息技術的發展,使鄉村文化資源能夠更好地得以記錄保存。數字化讓鄉村傳統文化的創作力、表現力、傳播力和影響力得到了提高,使得鄉村文化建設展現出新氣象。在鄉村文化產業不斷提升下,也將給鄉村地區的經濟發展帶來新的契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