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生明
關鍵詞:規模化;養豬場;獸醫;衛生防疫
隨著人們日常生活水平的不斷提升,市場對豬肉及其產品的需求量持續增加,推動了養豬場的市場化發展。基層地區的傳統養殖模式早已無法適應社會的發展需求,因此基層生豬散養模式正在被規模化養殖模式所取代。規模化養殖在提高生豬養殖經濟效益的同時,也給動物防疫工作增加了工作量與工作難度,因此,必須增強規模化養豬場獸醫衛生防疫體系的建設力度。
養殖人員必須按照衛生主管部門的相關法律法規與規章制度,建立健全現代化、規模化的養豬場,按照國家提出的衛生防疫標準與要求來配備基礎設施等,必須嚴格把控所有的衛生關鍵防疫工作要點。必須嚴格遵守“全進全出”的原則,養殖場內生豬應當科學分組,生豬圈舍內的豬只數量必須嚴格控制,保證生豬養殖密度科學合理,單獨圈舍中的生豬必須堅持全進全出,以此來避免疫病的多次傳播。引進種豬時,必須做好檢驗檢疫工作,并且保證飼料飼草的品質與營養全面。在規模化養豬場中應當配備專業的衛生防疫人員,以此來提升種豬的整體存活率與種用資源的有效利用率。必須建立健全豬舍的管理制度體系,嚴控無關人員與車輛等的進出,養殖人員進入圈舍等區域時必須嚴格消毒并更換工作服,建立健全全封閉的生豬養殖場。增強日常的飼養管理,及時清理生豬排泄物等,針對養殖廢棄物等必須采取無害化的處理措施,避免規模化養豬場內疫病的大規模擴散。
規模化生豬養殖場中,必須科學地劃分內部各個功能區域。根據養殖場的實際情況,規劃建設管理區、生產區、供應區與隔離區等功能區。劃分生產區時必須結合養豬場內外的實際情況,綜合考慮地形等相關因素。管理區主要就是養殖場內部管理與外部溝通聯絡所用,養殖用具、飼料飼草等物品的購買以及生豬及其產品的出售等,所以管理區必須和生產區完全隔離。生產區內需要配備消毒池、消毒藥劑等各項防疫設備,生產區的進出人員必須嚴格進行消毒工作。供應區主要用于管理衛生防疫工作需要的用具與材料等,為了保證規模化養豬場內防疫工作的順利展開,養殖人員與畜牧獸醫必須做好藥品以及貨品等相關詳細的記錄。規模化養殖場內部必須建設完善的隔離區,安排專業獸醫組織開展養殖場內衛生防疫工作,病豬治療期間必須將其隔離在隔離區中,防止病毒大規模的擴散傳播。
必須做好養殖人員的衛生防疫專業知識與技能的培訓工作,增強養殖人員的衛生防疫意識,積極轉變人員的防疫理念,增強養殖人員的衛生防疫能力,保證能夠發現衛生問題并且加以糾正處理,建立健全規模化養殖場內的科學衛生防疫制度體系,養殖人員必須按照日常工作安排,嚴格遵守既定的飼養規范與操作守則,建立健全現代化電子飼養檔案,方便后續工作的開展。嚴禁無關人員進入到養豬場內,避免疫病的傳入。
綜上所述,生豬養殖的規模化發展是畜牧養殖業的必然發展趨勢,為保證規模化生豬養殖的可持續發展,必須增強規模化養豬場的獸醫衛生防疫措施,建立健全養殖場內防疫機制體系,避免疫病的大規模傳播與擴散,促進規模化生豬養殖場的進一步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