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雪 葉皓
摘要:目的:探究給予小兒全身麻醉是否出現小兒神經毒性的現象。方法:本研究是針對在我院進行治療的小兒患者進行隨機抽查,最后選擇60例患者作為本文研究對象,其中有30例患兒不需要進行全身麻醉的手術治療,另外30例患者需要進行全身麻醉的手術治療。在治療結束后,對患者的兩組患兒相關神經損傷的檢查結果進行評估,最后對數據進行統計分析。結果:結果顯示兩組患兒均為在進行完全身麻醉手術后的21天內未出現相關腦干反應結果的異常;對照組患者中有1例患者出現腦電圖的異常,其異常時間短,且可自行恢復,未對患兒有實質性的影響。觀察組患兒有2例患者出現腦電圖的異常,其異常時間短,且可自行恢復,未對患兒有實質性的影響,兩組數據對比無顯著差異,P>0.05。對照組患者未出現檢查結果的異常;觀察組患者出現2例檢查結果的異常,涉及神經元的損傷,兩組數據比較有差異(P<0.05)。結論:本文就小兒全身麻醉是否會造成患兒神經毒性的課題進行了探究,結果顯示在小兒經歷過全身麻醉后,聽性腦干反應檢查、腦電圖檢查、核磁共振檢查未出現普遍的神經異常結果,因此無法確認全身麻醉是否會引起小兒神經毒性的發生。但是個別案例的發生可能預示全身麻醉會影響小兒神經的健康,但具體的機理還需要更深一步的探究。
關鍵詞:小兒全身麻醉;神經毒性;調查研究
【中圖分類號】R61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026(2021)08-047-01
全身麻醉是臨床上常用的手術前準備措施之一,隨著醫療技術越來越發達,小兒進行全身手術的數量也逐年上升,隨著手術的增多,越來越多的小兒需要進行全身麻醉。除此之外,為了配合檢查的正常進行,一些全身檢查也需要對小兒進行全身麻醉。但是隨之而來的是關于全身麻醉是否會對神經產生毒性問題的探討[1]。有研究顯示,在2歲前進行2次或2次以上的全身麻醉手術的小兒,在成長過程中或會出現相關語言學習或抽象推理的長期風險、出現多動癥風險。但是由于小兒在發育和成長的過程中會出現許多情況,如家庭環境、學習環境、家庭遺傳病等因素的影響,小兒出現這些神經異常和損傷不能完全歸咎于全身麻醉手術。加之目前對小兒神經損傷等的檢查技術有限,無法精確有效的反應神經狀態,會阻礙小兒麻醉神經發育評估和全身麻醉和凋亡的研究的發展[3]。為了更好的探究小兒全身麻醉是否會發生神經毒性,我們對相關課題進行了初探,以下是本文的詳細研究結果。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本研對在我院進行治療的小兒進行隨抽查,最后選擇60例患者作為本文研究對象,其中有30例患兒不需要進行全身麻醉的手術治療,另外30例患者需要進行全身麻醉的手術治療。收集兩組患者一般情況資料,并進行統計對比:兩組患者的年齡均分布在1-3歲,平均年齡為1.58±0.26;兩組患者的男女比例基本相同,兩組患者一般資料無明顯差異,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方法
對兩組患者分別進行聽性腦干反應檢查、腦電圖檢查、核磁共振檢查。其中對照組小兒在試驗開始的第1天、第7天、第14天、21天進行常規的檢查操作;觀察組患者在進行全身麻醉且蘇醒后的第1天、第7天、第14天、21天進行常規的檢查操作。在兩組患者檢查完成后就兩組數據進行統計分析。
1.3觀察指標
在治療結束后,對患者的兩組患兒相關神經損傷的檢查結果進行評估,最后對數據進行統計分析。
1.4統計學方法
本研究采用SPSS 19.0完成數據處理,計量資料以()表示,采用t檢驗。在數據處理中P<0.05代表數據有統計學價值。
2 結果
2.1 觀察組和對照組聽性腦干反應檢查結果對比
聽性腦干反應是對小兒進行的聽力學的檢查,神經的損傷或者毒副作用會對其聽力造成一定的影響,且麻醉劑對小兒神經的毒副作用可能在一段時間內起作用,因此我們在患兒進行全身麻醉手術后的21天內對患兒進行了持續性的跟蹤調查。結果顯示兩組患兒均為在進行完全身麻醉手術后的21天內未出現相關腦干反應結果的異常。兩組數據對比無顯著差異,P>0.05。
2.2 觀察組和對照組腦電圖的檢查結果對比
腦電圖檢查時通過精密電子儀器對腦部內的自發性生物電位進行放大記錄而形成的一組圖形,這種圖形有一定的自發性、節律性。這種生物電位反映了神經的健康,若腦電波出現異常反映了神經的異?;蛘邠p傷。我們對兩組患兒進行了21天持續性的跟蹤調查,結果顯示對照組患者中有1例患者出現腦電圖的異常,其異常時間短,且可自行恢復,未對患兒有實質性的影響。觀察組患兒有2例患者出現腦電圖的異常,其異常時間短,且可自行恢復,未對患兒有實質性的影響。兩組數據對比無顯著差異,P>0.05。
2.3 觀察組和對照組賀詞共振結果對比
核磁共振是臨床上常用的檢查手段之一,其具有成像參數多、掃描速度快、組織分辨率高和圖像更清晰等優點,可對腦神經進行病理性的診斷。我們對兩組患兒進行了21天持續性的跟蹤調查,結果顯示對照組患者未出現檢查結果的異常;觀察組患者出現2例檢查結果的異常,涉及神經元的損傷。兩組數據對比有顯著差異,P<0.05。
3 討論
小兒全身麻醉是否會對小兒神經造成毒性損傷目前沒有確切的定論,本文就相關課題進行了初步的探究。結果顯示在小兒經歷過全身麻醉后,聽性腦干反應檢查、腦電圖檢查、核磁共振檢查未出現普遍的神經異常結果,因此無法確認全身麻醉是否會引起小兒神經毒性的發生。但是個別案例的發生可能預示全身麻醉會影響小兒神經的健康,但具體的機理還需要更深一步的探究。
參考文獻:
[1] 張碩, 裴凌. 全身麻醉藥對發育大腦的神經毒性研究進展[J]. 國際麻醉學與復蘇雜志, 2016, 37(009):856-860.
[2] 賈夢琦, 康霞, 王洋洋,等. 麻醉藥物與發育期神經毒性的相關機制[J]. 河南醫學研究, 2021, 30(8):4.
[3] 任藝, 菅敏鈺, 王云珍,等. 全身麻醉藥物的神經毒性實驗研究進展[J]. 國際麻醉學與復蘇雜志, 2018(1):84-87.
作者簡介:張雪(1981-06-),女,回族,本科,云南曲靖人,副主任醫師,研究方向:小兒麻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