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慶齡 桑寶華 宋春艷 林云碧 楊春會
摘要:目的:探究TKI聯合VDLD化療方案治療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患兒的效果。方法:選取60例我院所收治的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患兒作為研究對象,2018年1月到2021年6月為本研究的時間范圍,實驗組(BCR-ABL基因陽性、ABL激酶及其同源激酶基因異常,n=30)和參照組(采用分層抽樣法選取BCR-ABL基因陰性病例,n=30)。其中參照組患兒實施VDLD治療,實驗組患兒給予TKI聯合VDLD治療,對比兩組患兒治療前后B淋巴刺激因子(BAFF)、增殖誘導配體水平(APRIL)及治療有效率。結果:治療前兩組患兒BAFF、APRIL水平指標有一致性(P>0.05),治療后實驗組相關指標水平均優于參照組,兩者差異明顯(P<0.05)。實驗組患兒臨床治療效果(86.67%)與參照組(50.00%)相比較高,組間差異性確切(P<0.05)。結論:針對BCR-ABL基因陽性、ABL激酶通路異常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患兒,應用TKI聯合VDLD治療,臨床治療效果良好,值得臨床應用與推廣。
關鍵詞:TKI;VDLD;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效果分析
【中圖分類號】R733.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026(2021)08-050-01
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是常見的兒童惡性血液系統疾病,相較于其他類型的白血病而言,發病率較高,患兒多表現為白細胞增高以及全身骨痛等[1]。臨床中主要應用VDLD化療的治療方法,但對于一些特殊基因突變病人,單純化療具有一定的復發率,治療效果并不理想 [2]。近年來,針對BCR-ABL基因陽性、ABL激酶通路異常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臨床中多應用TKI聯合VDLD治療的方法。鑒于此,本研究將選用我院60例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患兒進行分析,具體報告內容如下。
1臨床資料與方法
1.1臨床資料
選擇2018年1月到2021年6月我院收治的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患兒60例展開研究,所有患兒經MICM分型確診,分組方式為實驗組及參照組,實驗組(n=30,BCR-ABL基因陽性、ABL激酶及其同源激酶基因異常)與參照組(n=30,采用分層抽樣法選取病例BCR-ABL基因陰性)。實驗組患兒年齡范圍為2-14周歲,平均年齡(8.27±1.35)周歲。其中男性16例,女性14例。參照組患兒年齡范圍為2-14周歲,平均年齡(5.28±1.31)周歲,其中男性和女性各為15例。兩組患兒在一般資料方面,性別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實驗組發病年齡高于參照組。
1.2方法
參照組接受VDLD治療的方法,具體為:長春新堿、d8、d15、d22、d29靜脈推注1.5mg(m2·d),最大劑量不超過2mg,每療程中d1到d28服用潑尼松60mg(m2·d),d29-d35遞減至停;培東門酶2500U(m2·d),d9、d23,肌肉注射;d8、d15、d22、d29靜脈滴注柔紅霉素30mg(m2·d),30d為一個療程。實驗組患兒則在此基礎上應用TKI治療(甲磺酸伊馬替尼260-300mg/m2/d, 達沙替尼 80mg/m2/d),每日1次,溫水口服。
1.3觀察指標
比較兩組患兒治療前后BAFF、APRIL及治療有效率。臨床效果評定包括顯效、有效及無效。評判標準:顯效:患兒的臨床癥狀消失,臨床指標正常;有效:患兒的臨床癥狀消失,臨床指標基本正常;無效:患兒的臨床癥狀顯著,臨床指標明顯異常??傆行?顯效率+有效率。
1.4統計學分析
對患兒數據應用SPSS 19.0軟件進行統計學分析,治療前后BAFF、APRIL實施t檢驗形式校準,用(均數±標準差)表示,治療效果用卡方檢驗進行校準,用(n%)表示,P<0.05有統計學意義,反之無意義。
2.結果
2.1兩組患兒治療前后BAFF、APRIL比較
對比兩組患兒治療前后BAFF、APRIL變化水平情況,實驗組治療后相關指標水平優于參照組,兩者差異明顯(P<0.05)。(見表1)
2.2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患兒臨床應用效果比較
對比兩組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患兒臨床應用效果情況(見表2),實驗組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患兒臨床治療效果(86.67%)高于參照組(50.00%),兩者差異明顯(P<0.05)。
3.討論
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具有起病急、病死率高等特點,多發病于兒童群體中,由于兒童身體發育尚不完全,所以選擇危害性較小的治療方法是治療方案選擇的關鍵[3]。VDLD化療的方法能夠有效地緩解病情,但對于BCR-ABL基因陽性、ABL激酶及其同源激酶基因異常的病人,單獨化療臨床效果仍不理想,而TKI作為一種靶向治療藥物,能夠選擇性地阻礙新鮮細胞增殖,誘導凋亡,同時可以抑制血小板的衍化,將其與VDLD聯用,能夠起到理想的治療效果。
本研究將分別用TKI聯合VDLD治療和VDLD治療兩種方法,結果顯示,治療后實驗組相關指標優于參照組,兩者存在明顯差異(P<0.05)。
綜上所述,本研究用TKI聯合VDLD的治療方法來治療BCR-ABL基因陽性、ABL激酶及其同源激酶基因異常的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其臨床效果顯著,能夠有效改善患兒的臨床指標。因此,TKI聯合VDLD治療在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的治療方面具有臨床推廣及應用的優勢[4]。
參考文獻:
[1]陳書平,李艷平,王雅敏.甲磺酸伊馬替尼聯合VDLD化療方案治療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患兒的療效及對T細胞免疫功能的影響[J].實用癌癥雜志,2021,36(01):155-158.
[2]陽睿,周云,彭珍,黃建勤.甲磺酸伊馬替尼聯合VDLD化療方案治療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患兒的長期隨訪研究[J].中國處方藥,2020,18(01):8-9.
[3]張健,李芝帆,郭婧,李慧,潘凱麗.甲磺酸伊馬替尼聯合VDLD方案誘導治療兒童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的臨床觀察[J].臨床誤診誤治,2019,32(09):26-30.
[4] 許國發,陳蘇寧,劉立民,潘金蘭,朱明清,吳德沛,仇惠英.費城染色體樣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的研究進展[J].臨床血液學雜志,2021,34(07):517-522+526.
項目來源:昆明市科技局科技保障民生發展計劃
項目名稱:不同TKIs治療兒童Ph-like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療效臨床研究
項目編號:2019-1-S-25318000001288
作者簡介:雷慶齡(1988-07-),女,漢族,碩士研究生,云南宣威人,主治醫師,研究方向:兒科學(血液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