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曉清 唐曉芳


摘要:目的 本文旨在觀察定期進行產檢對降低孕婦母嬰并發癥發生率的臨床價值,為母嬰健康提供支持。方法 回顧分析昆山市第一人民醫院于2019年1月~2021年1月收治的500例孕婦為研究對象,根據孕婦產檢方式不同進行分組,定期產檢250例孕婦納入研究組,不定期產檢的250例孕婦納入參照組,觀察兩組母嬰并發癥發生率的區別。結果 研究組孕婦并發癥發生率、嬰兒并發癥發生率明顯低于參照組,具可比性(P<0.05)。結論 定期產檢在預防母嬰并發癥上有積極意義,可以加強定期產檢相關知識宣傳,提升孕婦定期產檢意識,促進母嬰健康事業的發展。
關鍵詞:定期產檢;孕婦并發癥發生率;嬰兒并發癥發生率;知識宣傳;產檢意識
【中圖分類號】R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026(2021)08-200-01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升及國家優生優育等政策的普及,家庭對孕婦、胎兒的健康及安全關注度逐漸升高,產檢也逐漸被孕婦所接受與認可。通過產檢便于及時發現母嬰存在的安全風險,確保母嬰安全[1]。目前產檢的項目以陰道檢查、骨盆測量、生化指標等檢查項目為主,通過這些檢查項目便于及時掌握孕婦的健康狀況。定期產檢是指在產前進行的有規律的檢查,通過此種方式便于密切跟蹤產婦及胎兒的生長情況,為產婦及胎兒健康提供幫助[2]。本文研究以500例孕婦為研究觀察對象,意在分析定期產檢在預防母嬰并發癥方面的臨床價值,報道如下。
1一般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2019年1月~2021年1月昆山市第一人民醫院收治的500例孕婦為研究對象,根據孕婦產檢方式不同分為研究組(250例)、參照組(250例),定期產檢孕婦納入研究組,不定期產檢孕婦納入參照組。研究組孕婦分布情況,年齡20歲~41歲,平均年齡(35.68±1.89)歲,孕周18周~27周,平均孕周(22.56±0.68)周;參照組孕婦分布情況,年齡20歲~41歲,平均年齡(35.72±1.88)歲,孕周18周~27周,平均孕周(22.58±0.72)周;兩組孕婦一般資料可行下一步比對(P>0.05)。
納入標準:①孕婦母嬰在本醫院進行檢查。②孕婦檔案完整。③臨床資料完備。
排除標準:①終止妊娠者。②并發癥導致流產者。③輔助生殖技術妊娠。
1.2方法
所有孕婦均進行產檢,產檢項目包括陰道檢查、骨盆測量、生化指標檢查、肛門檢查、超聲檢查、腹部檢查等。
參照組:該組孕婦到醫院進行產檢,但產檢周期不固定,也沒有參照醫囑進行檢查。
研究組:該組孕婦嚴格參照醫囑要求,每周定期進行產檢。
1.3觀察指標
回顧分析母嬰并發癥發生率情況,孕婦并發癥發生率主要從產前子癇、產前出血、產道損傷、產后出血等并發癥情況行觀察,并發癥發生率=并發癥孕婦數/總孕婦數×100%。嬰兒并發癥發生率主要從黃疸、體重過低、窒息、畸形等并發癥情況行觀察,并發癥發生率=并發癥嬰兒數/總嬰兒數×100%。
1.4統計方法
研究數據行統計處理,使用SPSS 24.0軟件,計數資料以n(%)表示,組間對比進行檢驗,P<0.05,具可比性標準。
2結果
2.1兩組孕婦并發癥發生率比對
研究組孕婦并發癥發生率較之參照組,明顯更低,具可比性(P<0.05),詳見表1。
2.2兩組嬰兒并發癥發生率比對
研究組嬰兒并發癥發生率較之參照組,明顯更低,具可比性(P<0.05),詳見表2。
3討論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升,孕婦對妊娠期營養、運動等關注度越來越高,產檢意識逐漸提升。產檢可以通過一系列檢查,跟蹤監測孕婦及胎兒的生長情況,以便于根據孕婦及胎兒的情況調整飲食、運動等,確保孕婦及胎兒的安全,有效預防母嬰并發癥的出現[3]。
一直以來孕婦出現的產前子癇、產前出血、產道損傷、產后出血等并發癥,嬰兒出現的黃疸、體重過低、窒息、畸形等并發癥,是威脅母嬰安全的危險因素,是母嬰健康中不得不關注的重點問題。導致母嬰出現并發癥的因素有很多,包括飲食因素、運動因素、孕婦身體狀況變化等,而這些因素導致的身體變化程度及具體情況,往往需要通過專業的手段才可以發現。定期產檢是結合孕婦妊娠特點,進行的定期的、系統性、全面性的健康檢查,以便于準確掌握孕婦及胎兒的健康情況,有效預防母嬰并發癥的出現[4-5]。研究觀察我院收治的500例孕婦,結果顯示定期產檢的研究組母嬰并發癥發生率明顯低于不定期產檢的參照組(P<0.05)。研究結果提示定期產檢在確保母嬰健康上具有積極意義,據此在母嬰定期產檢工作中,可以采取以下策略:(1)加強定期產檢宣教。定期產檢在確保孕婦及嬰兒健康上有積極意義,相關醫護人員可以加大定期產檢宣教力度,以不斷提升孕婦的認知水平,使得孕婦可以養成良好的產檢習慣。在宣教中可以充分利用多種手段,可以采用對首次來孕檢的孕婦發放產檢宣傳冊、定期舉辦孕婦學校課堂、微信公眾號推送科普文章等方式,增加定期產檢相關知識同孕婦及家屬接觸的機會,提升孕婦定期產檢意識。(2)進一步強化孕婦健康指導。在定期產檢工作推進與開展中,完善孕婦健康檔案,根據孕婦產檢結果,對孕婦的飲食與運動等進行干預,強化孕婦健康指導,幫助孕婦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結合定期產檢幫助孕婦預防并發癥,確保母嬰安全。另外,在孕婦健康指導上,結合孕婦孕周不同,適當進行育兒知識與技巧宣教,以加深孕婦對母親這一角色的認知,確保孕婦心理健康,孕育健康的寶寶。(3)產后嬰兒健康指導延伸服務。在定期產檢工作開展中,延伸產檢業務,關注產后嬰兒健康檢查,對于一些特殊嬰兒給予專項健康指導,以助力嬰兒之后健康茁壯成長,有效預防嬰兒并發癥。
綜上所述,在母嬰并發癥預防上,定期進行產檢具有很高的價值,可以通過多種方式進行宣傳、進一步強化孕婦健康指導、產后嬰兒體檢、產后嬰兒健康指導延伸服務,以提高孕婦及其家屬的產檢意識,盡可能確保母嬰健康與安全,助力母嬰健康事業的發展。
參考文獻:
[1]陳宇, 孫文廣, 田文霞,等. 孕婦不同碘營養狀態對母嬰甲狀腺功能的影響[J]. 中華地方病學雜志, 2020, 39(06):411-415.
[2]李莉. 孕婦定期進行產檢對降低母嬰疾病及并發癥發生率的臨床價值分析[J]. 中國保健營養 , 2020, 30(30):62.
[3]李月春. 定期產檢對高危妊娠篩查的影響分析[J]. 基層醫學論壇, 2019, 23(04):478-479.
[4]趙偉薇. 孕婦定期進行產檢對降低母嬰疾病及并發癥發生率的臨床價值分析[J]. 中國現代藥物應用, 2019, 13(05):48-49.
[5]李月春. 定期產檢對高危妊娠篩查的影響分析[J]. 基層醫學論壇, 2019, 23(04):478-4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