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順紅
摘要:目的:調查分析本院臨床精神科護理不良事件的認知現狀,并給出針對性的應對措施。方法:通過電腦,隨機抽取我院近2年內的40例出現不良事件的精神科患者作為研究案例,對其不良事件的發生情況進行回顧性分析,最終得出護理不良事件的認知現狀,并給出相應的應對措施。結果:通過分析統計發現,在精神科護理不良事件中,其中患者跌倒、醫療設施損壞、護患糾紛以及藥品交接錯誤等不良事件占據了所有不良事件中的絕大部分,同時,精神科護理人員各方面因素所導致的不良事件發生率存在明顯的差異(P<0.05)。結論:
關鍵詞:精神科;護理;不良事件;認知現狀;應對措施
【中圖分類號】R473.7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026(2021)08-291-01
在醫院眾多科室當中,精神科屬于高風險科室,護理人員在護理過程中需要面對的護理難度較大,而之所以會導致臨床精神科護理難度大,其主要原因在于精神科患者情緒波動較大,常常出現各種異常行為,比如:拒絕配合臨床治療,拒絕接受護理人員的臨床護理等[1],甚至還會出現打罵醫護人員的行為,這也是導致精神科臨床護理出現不良事件的主要原因。有研究人員提出,精神科護理不良事件的發生除了與患者自身具有一定關系之外,還與護理服務、醫院護理管理等方面相關。就此,為了減少精神科不良事件發生概率,減輕患者家屬及護理人員的負擔,本文筆者將對目前臨床精神科護理不良事件的認知現狀及其應對措施進行詳細分析。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回顧性分析本院2019年-2021年期間精神科發生的40例護理不良事件,其中包括26例男性患者,14例女性患者,患者年齡范圍在25-71歲之間,平均年齡值為(35.26±2.05)歲,病程時間在3-10年,平均病程(5.26±1.05)年。參與護理不良事件的護理人員共29名。筆者在開展本次研究前,已經對所有患者的一般資料進行了相互對比,發現患者在一般資料比較上差異并不顯著(P>0.05),可以展開臨床對比。
1.2方法
在本次40例精神科臨床護理不良事件當中,通過筆者的回顧性分析統計發現其中包括了安全管理、護理規章制度問題。另外,筆者還統計分析了不良事件患者的年齡、性別等一般資料情況以及臨床護理人員的護齡、學歷以及職稱等一般資料[2]。最終總結出精神科臨床護理不良事件發生率以及護理人員相關因素,并根據最終的統計結果制定出了針對性的應對措施,具體如下:
針對精神科臨床護理不良事件的主要發生因素,首先,在患者入院接受治療時,醫護人員應當不斷加強精神科患者的自我管理意識以及患者家屬的安全防范意識,讓患者及其家屬明確臨床護理的重要性,同時感受到作為醫院精神科對于臨床護理的重視程度。另外,精神科相關人員應當定期檢查患者病房內的相關設施,確保患者能夠在安全、安靜的環境中接受相關治療[3],盡可能的避免患者出現情緒異常波動情況;其次,不斷加強精神科護理人員的專業素質培養,通過護理人員專業技能水平的上升,積極推動精神科臨床護理質量的上升。全面培養護理人員的職業修養,要求所有護理人員在面對精神科患者時,予以足夠的耐心,積極主動的與患者及其家屬進行溝通,避免由于誤會產生不必要的護患糾紛;再次,不斷加強精神科護理流程的監管,成立醫院內部的安全管理小組,進一步規范精神科操作病區,所有護理工作嚴格按照相關規定及要求完成[4];最后,一旦精神科臨床發生護理不良事件,立即進行積極、準確的分析,尋找到不良事件的發生原因,并進行針對性的解決,降低不良事件發生率,同時也減少不良事件發生所造成的惡劣影響。
1.3統計學分析
本次研究所產生的所有數據均行SPSS21.0統計學軟件處理;
采用百分比表示組內計量資料,如:患者因素占比、護理人員因素占比等,對比采用X2進行;
以P<0.05為標準,判定數據值是否具有統計學差異。
2結果
2.1護理不良事件類型以及不良事件發生占比
回顧性分析了研究內40例精神科護理不良事件發生情況后筆者發現,在40例護理不良事件中,主要包括了患者安全管理、護理規章制度問題。具體不良事件發生情況包括有:不良事件有12例跌倒事件(占比30.00%)、10例醫療設施損壞(占比25.00%)、15例護患糾紛(占比37.50%)、3例藥品交接錯誤(占比7.50%)。其中以護患糾紛占比最多,與其他不良事件的發生占比相比,差異顯著(P<0.05)。
2.2護理人員相關因素與不良事件發生關系比較
在臨床精神科護理不良事件發生中,護理人員基本情況詳見表1.
3結論
通過本次的研究統計發現,精神科臨床護理不良事件發生的主要原因包括了:護理人員對臨床護理工作重視程度不足、患者及其家屬沒有正確認識護理工作的重要性、醫院內部沒有制定嚴格的規章制度[5]。另外,護理人員不同護齡、學歷以及職稱,在不良事件發生率比較上存在非常明顯的差異(P<0.05),護齡低、學歷低的護理人員由于缺乏臨床護理經驗,導致護理不良事件頻發。因此,筆者針對精神科護理不良事件的認知現狀進行詳細分析,對給出針對性的應對措施。
綜上,精神科臨床想要降低不良事件的發生率,就必須積極尋找出不良事件的發生原因,對根據實際情況給出積極、有效的針對性措施,以此降低不良事件發生率,保證精神科患者接受有效護理。
參考文獻:
[1] 王玲. 臨床精神科護理不良事件的認知現狀及其應對措施[J]. 家有孕寶,2021,3(19):260.
[2] 于新玲,韓娟. 臨床精神科護理不良事件的認知現狀及應對措施[J]. 實用臨床護理學電子雜志,2020,5(11):2,5.
[3] 王芳. 臨床精神科護理不良事件的認知現狀及應對措施[J]. 檢驗醫學與臨床,2017,14(z2):102-104.
[4] 劉東芳. 臨床精神科護理不良事件的認知現狀及其應對措施[J]. 臨床醫藥文獻電子雜志,2019,6(15):1,3.
[5] 孟慶玲. 臨床精神科護理不良事件的認知現狀及其應對措施[J]. 心理醫生,2017,23(27):282-2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