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玉霞 李鳳菊 田小玲 王兵 鄧艷
摘要:目的 觀察經頭頸部惡性腫瘤組織間插植后近距離放療的療效及總結護理要點。方法 對35例頭頸部惡性腫瘤患者進行組織間插植放療, 配合醫生做好插植時的護理。 結果 均成功將施源器準確插入患者腫瘤中心區, 插植位置及深度經CT驗證后100%合格, 插植術后未發生感染、大出血、皮膚壞死等嚴重并發癥及放療副反應;隨訪5-18月腫瘤完全緩解(CR),無腫瘤遠處轉移及局部復發。結論 經頭頸部惡性腫瘤組織間插植組織近距離放射治療效果好,插植前做好患者的皮膚準備、心理護理及測量生命體征、準備用物;術中密切配合醫生并嚴密觀察患者的反應,詢問患者有無不適;術后密切觀察及預防放療的并發癥,可以使患者的治療順利進行。
關鍵詞:放療;頭頸部惡性腫瘤;護理
【中圖分類號】R4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026(2021)08-318-01
惡性腫瘤的放射治療分為遠距離放射治療和近距離放射治療, 而近距離放射治療又分為腔內放療、組織間放療和表面治療[1]。對于頭頸部惡性腫瘤一般都是常規放化療后局部未控時采用組織間插植近距離放射治療,具有并發癥少, 療效較好的特點。2018年3月-2020年1月對本院35例頸部腫物患者在CT引導下定位, 將施源器插入腫瘤中心進行放射治療,效果好,現將護理情況總結如下。
1.臨床資料
2018年3月-2020年1月確診為頭頸部惡性腫瘤并經CT引導下定位, 將施源器插入腫瘤中心進行放射治療的患者35例,其中男21例,女14例,年齡34-64歲,中位年齡43歲。初治22例, 復發13例, 均為晚期腫瘤。所有病例均為放療后腫瘤殘留。
2.方法
施源器插植及后裝放射治療方法:經CT定位后畫出插植位置,定好插植深度,將患者抬上手術床,推入后裝室,充分暴露插植區域,0.5%安爾碘皮膚消毒后,用2%利多卡因進行腫瘤局部麻醉,按計劃將帶有刻度的插植套針插入腫瘤,拔除針芯[4],通常插植2-4根,施源器尾端用3M膠貼進行粘貼固定,檢查插植針有無松動并記錄插植深度。經CT定位掃描觀察施源器插植位置是否符合要求,將合格的插植CT圖象傳輸到PLATO治療計劃系統, 物理師對施源器進行三維重建, 確定走源方向和長度, 然后進行劑量優化。醫生在核通系統上進行靶區和敏感器官的勾畫[2]。用手術床將患者推入機房后,將施源管末端與治療機分導頭連接,保證施源管在水平位置,交代患者勿亂動,關好防護門[3],使 用 荷蘭核通公司Ir192高劑量率(A點劑量率>12Gy/h)后裝治療機進行治療,放射源為四川產192Ir,直徑為 0.5 mm,長度為3.5mm,總劑量為2Gy,治療結束后將患者推入后裝室拔除施源器。
3.護理
3.1插植前準備
3.1.1心理護理 ?由于頭頸部腫物患者對經CT引導下定位插植近距離放療缺乏了解,同時患者已經經歷了放化療等一系列治療后治療效果較不理想的情況,心理上比較悲觀焦慮,對治療及生活失去勇氣及信心。責任護士應理解患者,給予充分的安慰,鼓勵患者接受治療,放松心情。同時向患者講解插植近距離放療的方法、注意事項、配合要點。并介紹成功病例,增加患者治療的信心,積極配合治療。
3.1.2物品及患者準備 插植前責任護士提前熟悉插植術步驟及術中需要的器械使用方法,配合醫生井井有條的完成手術。首先要做好準備工作,包括告知患者清潔插植區域皮膚、必要時進行備皮、測量并記錄患者生命體征、進入后裝室調好無影燈、準備好無菌的有刻度插植套針、螺絲刀、注射器、利多卡因、消毒包、治療盤等。術前1天采用紫外線燈照射空氣消毒后裝室1小時。核對患者后指導患者臥于CT定位床上,頭下墊一小枕,頭稍后仰,充分暴露頭頸部腫物;指導患者自然呼吸,CT定位標注插植位置后與醫生一起將患者抬于手術床上推回后裝室進行插植。囑咐患者插植中頭不要亂動,以免插植針位置出現偏差。
3.2插植中的護理
配合醫生進行手術準備,插植中除嚴密觀察患者反應外, 還應注意觀察患者生命體征及其他不適。如患者自訴疼痛難忍時,再次給予2%利多卡因局部麻醉,插植完畢后,囑患者放松休息,觀察是否疼痛、有無出血。因施源器固定在頸部,易移位,因此應定時巡視觀察患者, 囑患者注意身體活動幅度不要太大, 以免改變施源器位置,治療時如有任何不適,舉手示意。
3.3插植后的護理
3.3.1病情觀察 治療結束后拔除施源器,用紗布加壓包扎后推患者回病房,測量并記錄生命體征,嚴密觀察患者病情及刀口處敷料情況,并給予低流量氧氣吸入,遵醫囑給于相應處理,囑患者臥床休息。
3.3.2飲食指導 插植術當天因麻醉后感覺減退,注意勿進食帶刺的魚肉,應進食清淡易消化營養豐富的流質飲食, 如牛奶、果汁、肉粥、面條等。指導患者插植期間避免吃干硬食物及辛辣刺激性食物;宜溫涼飲食, 避免熱刺激導致血管擴張, 增加出血;進食速度不宜過快,少量多餐。
3.3.3 健康指導 告知患者術后前3個月每月隨訪1次,以后每2個月隨訪1次。詢問頭頸部腫物有無壓痛、腫物有無增大等,建議加強營養,清淡飲食,多食新鮮水果、蔬菜,適當進行體育鍛煉,避免勞累。定期復查,進行CT檢查,進行療效評價。
4.結果
35例患者均將施源器準確插入腫瘤區,插植位置100%合格。無感染及大出血等并發癥, 無皮膚壞死等嚴重近距離放療并發癥。隨訪5-18月腫瘤消失,無腫瘤遠處轉移及局部復發。
5.討論
腫瘤組織間插植放療是以高劑量率直接而集中作用于腫瘤局部 ,以發揮其最大效應,療程短 ,對鄰近組織的損傷及全身系統的影響不明顯 ,副反應輕 ,并發癥少 ,療效確切。 它是外照射的一種重要補充 ,現逐步在臨床上推廣使用。但要求操作準確 ,醫、護、技共同密切配合 ,才能取得較好的效果。
參考文獻:
[1]張天澤,徐光煒.腫瘤學.上冊.天津:天津科學技術出版社,1996.615-632
[2]劉宇英, 覃惠英, 吳劍輝.經鼻咽旁插植后裝近距離加量放療鼻咽癌的護理.現代臨床護理,2008.7(1)34-36
[3]李菲,趙紅福,程光惠.防止宮頸癌三維適形近距離治療施源器移位的護理干預.護理學雜志.2017.10.32(20)34-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