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繼立
孟子少時誦,其母方織。孟子輟①然中止,乃復進。其母知其喧②也,呼而問之:“何為中止?”對曰:“有所失,復得。” 其母引③刀裂④其織,曰:“此織斷,能復續乎?”以此戒之。自是之后,孟子不復喧矣。
——選自《韓詩外傳》
①輟(chuò):中止;停止。
②喧:遺忘。
③引:拿起。
④裂:割斷。
古文大意:
孟子小的時候背誦詩文,他的母親正在織布。孟子突然停止背書,一會兒又繼續背誦下去。孟母知道他遺忘了書中的內容,(于是)把他叫來問道:“為什么中途停止背書?”孟子回答說:“書中有些地方忘記了,后來又記起來了。”(這時)孟母拿起刀割斷她織的布,說:“這織物斷了,還能接連嗎?”以此來告誡孟子。從此以后,孟子不再因分心而遺忘書中的內容了。
選一選:
“其母引刀裂其織”這句話中,“其母”的“其”指(孟子 孟母),“其織”的“其”是指(孟子 孟母)。(在正確的答案上畫“√”)
填一填:
孟母割斷正在織的布匹,是為了告誡孟子:
人物鏈接:
孟母:仉氏,戰國時人,孟子的母親,以教子有方著稱。在孟子的成長過程中,孟母能按照孟子不同成長階段給予不同程度的教育,后世流傳著“三遷擇鄰”“殺豚不欺子”“萬事禮為先”等千古佳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