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居(中國)克而瑞研究中心



2021年1月,全國300城經營性土地總成交建筑面積高位回落,僅12248萬平方米,環比去年12月降幅超7成,和去年同期相比也下降了3成;成交幅數共計2185幅,環比也下降了近7成;成交總金額僅3676億元,同樣較上月下降近7成。由于一線城市成交規模占比明顯增加,平均樓板價增至3001元/平方米,較去年12月份增加了26%。
市場熱度方面,在長三角二三線城市優質地塊供應明顯增加的影響下,成交溢價率低位回升,增至13.2%。各能級城市表現各異,呈現一線城市下降、二三線上升的趨勢。流拍也明顯緩解,環比去年12月下降5.2個百分點至8.6%。
一線城市成交總量為504萬平方米,環比上月降幅達29%;成交金額降至624億元;平均樓板價降至12364元/平方米,環比去年12月下降12%。除深圳零供應外,京、滬、廣均有土地供應,上海成交量居首達408萬平方米。二線城市成交量也大幅下滑,僅有2504萬平方米,較去年12月下降了75%;成交金額下降了60%,降至1453億元;平均樓面地價較上月大漲56%,增至5802元/平方米。具體來看,杭州以總成交建面405萬平方米居于榜首,其中半數地塊以最高限價+競自持成交,市場表現亮眼,最高限價成交已然成為常態。此外,寧波、合肥等長三角城市土地市場熱度也保持高位,溢價率均在20%以上。中西部城市土地市場熱度相對較低,成都、重慶、鄭州、長沙等城市溢價率基本都在10%以下。三四線城市成交體量僅9239萬平方米,和上月相比下降了75%,和去年同期相比也有34%的跌幅;價格方面,樓板價降至1731元/平方米,環比下降了5%。成交量超過100萬平方米的城市僅有煙臺、徐州和湖州三個,較上月減少了17個。其中,煙臺的成交量最大,為160萬平方米;其次是徐州,為142萬平方米,土地成交量較上月顯著減少。
1月土地市場成交量表現慘淡,和去年同期相比也有超三成的降幅,但地價、溢價率、流拍率等反應熱度的指標卻明顯好轉。結合近期政策走勢來看,中央多次強調“房住不炒”,“三道紅線”還將持續發力,房企整體融資環境依舊偏緊,企業拿地態度將會更加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