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紙鶴

聽人說,晚秋的時候偷偷采擷一瓣欲落未落的花,將其放置在不經常翻動的書頁里,待到來年春日再掀開時,抬眼就能看到漫山遍野的春花與春草,像是萬物生靈被指尖那一片薄薄的、早已風干的花簽喚醒。
這事若發生在夏意濃烈的時候,我大抵是不信的。但入冬后,日子變得很慢,似乎晌午吃過飯日頭就轉下西山,沉入云靄煙霞里。有人從天邊扯過一塊幕布,嘩啦一聲就把城市的建筑、橋索、路道和樹木全部遮蓋住了。月亮還沒從好夢里完全醒來,雖然被迫上崗,卻是消極怠工。星星少得能用指頭數清,一顆顆毫無規律地零散分布在夜空之上,連起來像一條時有時無的軌跡線,仔細看后又覺得亂糟糟的,什么也不似。
或許這就是冬天,萬事萬物都變得圓潤可愛。厚重的絨毛大衣緊裹著肌體,針織帽稍放下來就會擋住眼前的視線,暖烘烘的圍巾把細長的脖頸繞了好幾圈,指節也要用手套包住,手臂縮進長長的外套袖子,整個人蜷縮后像個滑稽的小圓球,行走起來緩慢而蹣跚。好像全世界都被按下了減速按鈕,無論干什么都顯得有些遲緩。
正是這樣的時段,人間忽晚,山河已冬,慢和慵懶成為生活的主調。因為這樣的緣故,好像冬花喚春醒的說法也不那么離奇了。大家都奔走在自己的熱愛里,熱愛生活,熱愛自己,也熱愛其他人,都做冬日里該有、該做的事,一點一點貼近心中的歡喜,一步一步靠近年歲的尾巴。
農家喜歡在冬天貯藏谷物、腌制咸菜、釀存清酒,把哪里掉漆落塵的墻壁和鐵門又粉刷一遍,到處張貼得鮮紅喜慶,要熱熱鬧鬧喧吵一整個冬天,好像用這種方式能很輕易地驅阻嚴寒,把光與暖留住。
有的人喜歡在窗戶的玻璃上寫寫畫畫。輕輕哈一口氣,玻璃就成了畫板或是紙張。寫給遠在他鄉的人,寫下說不完的思念和牽掛,畫出腦海里的情與景。
小時候不是很在意公歷的跨年,因為老一輩的大人們不過這個節。不知道從什么時候開始,我對舊一年的12月31日和新一年的1月1日之間的分界有了跨年的概念。
學??缒晖頃奈猜曤A段,人們會許下虔誠的愿望,對來年,也可能就是對明日,說下自己的祝福和規劃、期許和祈禱。
圖書館頂層會在子夜后敲響鐘聲,據說這是延續多年的傳統。低沉的鐘聲嗡嗡的,從圖書館一直傳到宿舍區的廣場,甚至更遠處,敲響新一年的新氣象,敲去了此前種種的灰霾和壞運氣。
將近子夜的前半個鐘頭,我和朋友閑散地踏著步子,緩緩退出了人群中心。我們臨近找了家還在營業的奶茶店坐下,拍一張照片,交談幾句,慢慢等跨年時間點的到來。
我給家里打了通電話,他們說家鄉也有類似的慶?;顒樱鹘值难睾訕蜻厭鞚M了燈籠,燈光映在古舊的城墻上,有節目,也有煙火,很是熱鬧。爸媽吃完晚飯就出門閑逛了,問我何時放假回去,也提醒我早點睡,別熬一整夜。掛斷前,媽媽說給我寄了幾件衣服過來,怕學校太冷,我被凍著,還讓我記得去取。
手機屏幕的燈光熄滅以后,我待在原地站了好久。是因為有些感動,明明是平日里細碎、不在意的小事,遇上冬天,遇上跨年,就顯得溫情而美好。冬日里就是容易被觸動吧,也容易煽情,容易有濃烈深厚的情感,這些我都懂。
店里的服務員把奶茶端上桌的時候,我才發覺自己在不知不覺中失了神。提前編輯好的文案已經發送出去,空間更新的動態不久便有了很多點贊和評論,原來大家都還沒睡。記不太清楚當時發了些什么內容,只覺得這是很有儀式感的事情,浪漫且富有意義??赡芎芏嗄暌院笪遗既婚g看到這條消息,會懷念當時的自己在做什么、在想什么,以什么樣的姿態和心情迎接未來的一年。就一如那時坐在奶茶店里的我,也會對以后的跨年夜抱有想象和憧憬。
晚會結束后,路面和街道并沒有歸于沉寂,依然有人在高歌,有人在歡笑。和朋友互相告別后,我回宿舍和舍友聊到了很晚,明明大家都很累了,卻還是興奮地講個不停。我們用軟棉被把身體裹成一團,隔著床與床的距離,談天說地,從古到今。
不知道多久以后,說話的聲音漸漸小了,我們安穩地熟睡于夢中。明天會是新的一天,哦——不對,是今天,睡醒后的今天。很喜歡村上春樹的那句話:“我要睡個懶懶的覺,可能看不到清霧里的魚肚白了,但我明日卻要喝杯熱熱的茶,牛奶或者熱湯也行,要嗅到草木花葉的清香,也要翻開夾有花簽的書頁?!?/p>
不過這都還早著,我依舊在美夢中。我該慶幸自己提前將風干的花朵夾在了書頁里,這樣,醒來的時候就能看到春日,可能是今天,可能是明天,或者都不是。這都沒有關系,至少我知道冬過后春會來,到時滿山遍野花草爛漫,就是春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