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小寶

鄧海平至今還記得那只叫小灰的藏羚羊。那天,他和隊友在可可西里自然保護區巡山,看到了一只孤獨瘦弱的小藏羚羊。每年5月至7月,來自青海三江源、新疆阿爾金山、西藏羌塘等地的藏羚羊就會到可可西里卓乃湖集中產崽,然后再帶著藏羚羊寶寶回家,往返遷徙的行程長達幾千千米。在長途跋涉中,藏羚羊經常會遇到狼群的追擊,一些雌性藏羚羊因此喪命,在荒野中留下新生的藏羚羊寶寶。這些無依無靠的藏羚羊寶寶身體羸弱,不是凍死或餓死,就是淪為狼的食物。所以,看到這只孤苦伶仃的小藏羚羊時,鄧海平毫不猶豫地把它帶回了保護站。
鄧海平給小藏羚羊取名小灰。小灰的體質很差,剛來保護站就鬧肚子,不吃不喝好幾天,喂了藥,情況還是不見好轉。鄧海平想不出其他辦法,就把小灰抱到宿舍,蓋上被子和它一起睡,每隔一兩個小時就喂一點兒水,再慢慢加一點兒牛奶。經過兩天兩夜的照顧,小灰終于好了起來。
此后,小灰好像認定了鄧海平,鄧海平走到哪兒,它就跟到哪兒。有時,鄧海平出去巡山,小灰的情緒就會不穩定,看到鄧海平,小灰老遠就會跑過來,用頭蹭他的腿,用舌頭舔他的手。鄧海平對小灰呵護有加,牛奶他喝一半,給小灰留一半;可可西里的冬天很冷,夜里,他就讓小灰住在宿舍里。
一年夏天,保護站周圍出現了一群藏羚羊,奔跑起來的場面非常壯觀。那些天,鄧海平經??吹叫』疫h遠地望著那群藏羚羊發呆。隊友告訴他,藏羚羊是群居動物,草原才是它們的天堂。
一語驚醒夢中人。
從那之后,鄧海平開始為小灰回歸自然作準備。他不再給小灰喂牛奶,讓它晚上睡在外面,逐漸減少與它見面的次數。兩個月后,鄧海平把小灰帶到草原,看到湖邊有幾只藏羚羊正在喝水,他趁小灰不注意,悄悄地藏了起來。小灰找不到鄧海平,咩咩叫著四處奔跑,有幾只藏羚羊也跟著小灰跑,跑著跑著,它們漸漸消失在鄧海平的視線,鄧海平的眼淚也流了下來。
小灰離開后,好幾次出現在鄧海平的夢里。從此,鄧海平和藏羚羊結下了不解之緣。每年,鄧海平和隊友們在巡山時,都會遇到獨孤無助的小藏羚羊,每次他都會把小藏羚羊帶回來。慢慢地,保護站收留的小藏羚羊越來越多。為此,他們專門建了一個占地約三萬平方米的圍欄,取名“藏羚羊幼兒園”。鄧海平和隊友們當起了照顧小藏羚羊的“奶爸”和“保育員”。
小藏羚羊們像孩子一樣嬌氣,照顧它們,“奶爸”們操碎了心:有的小藏羚羊腸胃不好,“奶爸”們就在牛奶里加蔬菜汁或葡萄糖;有的小藏羚羊性格靦腆,膽子小,“奶爸”們擔心它爭不過其他同伴,單獨為它開小灶;嚴冬的可可西里滴水成冰,“奶爸”們害怕小藏羚羊受涼,每天早上都會先用大鍋燒好水,把奶瓶煮透消毒,倒放著瀝干,再煮牛奶,晾溫裝瓶,然后用毛巾包著送過來。喂奶之前,“奶爸”們甚至要先嘗一下牛奶的溫度。
在“奶爸”們的精心照料下,每只小藏羚羊都健康成長,也學會了撒嬌和黏人,或者咬住奶瓶不松口,或把“奶爸”們的防風帽打翻在地,咬著褲腿不讓走……可可西里地廣人稀,“奶爸”們生活單調,照顧小藏羚羊給他們帶來了無盡的快樂,也使他們體會到了世間純粹的依戀、深情與溫暖。
盡管“奶爸”們與小藏羚羊結下了深厚的感情,可就像孩子長大了終歸要離開父母一樣,“奶爸”們也知道,對小藏羚羊最深的愛就是讓它們回歸自然。因此,當藏羚羊們長到兩歲時,“奶爸”們就會在大圍欄里對它們進行野化訓練,等野化成熟后再將它們放回大自然。雖然心里萬般不舍,但他們更想看到成群的藏羚羊在可可西里奔跑、覓食,那才是這里最美的樣子。
從2000年至今,鄧海平和隊友們幫助三百多只藏羚羊重回家園??煽晌骼锊亓缪虻臄盗恳矎?997年的不足兩萬只恢復到如今的七萬多只。
保護站的巡山員換了一批又一批,可無論哪一批,在巡山時,只要看到落單的小藏羚羊,大家都會將它們帶回“藏羚羊幼兒園”。在他們看來,守護萬物生靈,既是責任和期盼,又是不容放棄的傳統和傳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