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彩玲 關則想 趙起仙 劉楊桃
小兒腎病綜合征指因多種原因造成腎小球基底膜通透性增加致使血漿內蛋白質過度丟失的綜合征,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癥是本病的主要特點,也是疾病診斷的必備條件[1]。小兒一旦患有腎病綜合征,受疾病反復發作影響,可對其正常發育成長帶來極大不利,加之患兒年齡較小,對藥物耐受性存在差異,因此,對臨床治療要求更高,探尋高效、安全的治療方案對小兒腎病綜合征患兒意義重大[2]。本文以80 例小兒腎病綜合征患兒為觀察對象,采取不同方案治療,比較其臨床療效。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7 年3 月~2020 年3 月本院收治的80 例小兒腎病綜合征患兒為觀察對象,以隨機單雙號法將分為對比組(單號)及研究組(雙號),各40 例。對比組:男22 例、女18 例;年齡3~12 歲,平均年齡(7.5±2.4)歲;病程4~12 個月,平均病程(8.2±2.3)個月。研究組:男23 例、女17 例;年齡2~12 歲,平均年齡(7.2±2.5)歲;病程3~12 個月,平均病程(7.8±2.2)個月。兩組患兒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納入標準:符合小兒腎病綜合征診斷指南與標準[3];②臨床病歷資料完整、真實;③家屬知情研究內容、目的,配合有效性良好。排除標準:①對研究選擇用藥存在既往過敏史、禁忌證者;②近期內接受過相關治療者;③合并其他嚴重疾病者;④中途脫落或者退出觀察者。
1.2 方法 兩組于入院后均給予降壓、抗感染以及糾正水電解質失衡等基礎治療措施,在此基礎上,對比組應用潑尼松治療:初始劑量:取1.5~2.0 mg/kg 潑尼松片讓患兒服用,1 次/d,至尿蛋白轉陰,調整劑量為2.0~3.0 mg/kg,每2 天1 次,用藥4 周,酌情減少劑量,共治療6 個月;研究組應用雙嘧達莫+潑尼松治療:潑尼松用藥與對比組一致,取1 mg/kg 雙嘧達莫讓患兒服用,3 次/d,共治療6 個月。
1.3 觀察指標及判定標準 比較兩組臨床治療效果、腎功能指標、凝血功能指標水平。療效判定標準:顯效:各項癥狀全部消失,相關指標恢復至正常范圍;有效:癥狀、指標較治療前改善明顯;無效:不符合上述標準。總有效率=顯效率+有效率[4]。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4.0 統計學軟件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表示,采用t 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臨床治療效果比較 研究組治療總有效率95.00%高于對比組的75.00%,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臨床治療效果比較[n(%)]
2.2 兩組腎功能指標水平比較 治療前,兩組Scr、BUN、24 h 尿蛋白定量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Scr、BUN、24 h 尿蛋白定量均較治療前改善,且研究組Scr(73.18±13.25)μmol/L、BUN(7.01±1.28)mmol/L、24 h 尿蛋白定量(1.41±0.78)g 優于對比組的(82.27±20.33)μmol/L、(8.12±2.01)mmol/L、(2.65±0.94)g,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腎功能指標水平比較()

表2 兩組腎功能指標水平比較()
注:與本組治療前比較,aP<0.05;與對比組治療后比較,bP<0.05
2.3 兩組凝血功能指標水平比較 治療前,兩組PT、APTT、PLT 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PT、APTT、PLT 均較治療前改善,且研究組優于對比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凝血功能指標水平比較()

表3 兩組凝血功能指標水平比較()
注:與本組治療前比較,aP<0.05;與對比組治療后比較,bP<0.05
腎病綜合征病因較多,其中以感染、遺傳、免疫等因素在臨床中比較多見,流行病學統計,近年來,腎病綜合征發生率出現明顯上升,小兒腎病綜合征患兒數量隨之增加[5]。小兒腎病綜合征患兒作為特殊群體,受身體機能、素質制約,無法耐受較大劑量激素藥物,致使臨床療效不甚理想,潑尼松是臨床治療小兒腎病綜合征的常用藥,具有較強抗炎、抗過敏以及免疫抑制等作用,但是,長期用藥會造成依賴性,停藥后易復發,另外,受患兒個體差異性影響,單藥治療存在一定局限性[6]。雙嘧達莫為抗血小板藥,具有抗血栓形成作用,其作用機制可能為雙嘧達莫作為腺苷轉運抑制劑,能夠抑制血小板反應,同時在抑制磷酸二酯酶、血栓素A2等方面也具有良好作用[7]。
本次研究:研究組治療總有效率95.00%高于對比組的75.00%,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Scr、BUN、24 h 尿蛋白定量均較治療前改善,且研究組Scr(73.18±13.25)μmol/L、BUN(7.01±1.28)mmol/L、24 h 尿蛋白定量(1.41±0.78)g 優于對比組的(82.27±20.33)μmol/L、(8.12±2.01)mmol/L、(2.65±0.94)g,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PT、APTT、PLT均較治療前改善,且研究組優于對比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果說明雙嘧達莫+潑尼松治療小兒腎病綜合征的臨床療效確切,分析原因在于兩種藥物聯合使用可發揮協同作用,彌補單藥治療的局限性,從而提升療效,另外,雙嘧達莫能夠更好地改善患兒機體血液高凝狀態,抑制血栓形成,發揮良好遠期效果。
綜上所述,在小兒腎病綜合征臨床治療中,采用雙嘧達莫+潑尼松聯合用藥方案,可獲得滿意療效,且能夠更好地改善患兒腎功能、凝血功能,因此,雙嘧達莫+潑尼松聯合用藥方案可作為推薦在小兒腎病綜合征臨床治療中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