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偉深 梁德建 歐渤
老年慢性心衰患者臨床常伴有腎功能不全,研究表明腎功能損傷可進一步加重心臟負擔影響患者預后[1],降低患者生活質量甚至威脅生命安全,目前常采用貝那普利等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進行治療,但是部分患者隨著治療劑量的不斷增加可引起腎功能進一步惡化,因此臨床亟需尋找新的治療方案改善患者心腎功能。金子安等[2]研究發現沙庫巴曲纈沙坦鈉在舒張血管的基礎上可利尿并調節血容量,改善射血分數且安全性較高,近年來作者在臨床中發現沙庫巴曲纈沙坦鈉應用于老年慢性心衰合并腎功能不全患者效果良好,今為進一步探討其對于老年心衰患者N 末端腦鈉肽前體及肌酐清除率的影響,遂進行本次研究,具體研究內容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9 年6 月~2020 年4 月于本院接受治療的40 例老年慢性心衰合并腎功能不全患者為研究對象。納入標準:由專科醫生結合臨床表現及輔助檢查診斷為心衰合并腎功能不全患者。排除標準:①既往有本研究所用藥物過敏史;②合并其他病因導致的水腫或惡性腫瘤患者;③認知功能異常或心梗患者。將患者按用藥不同分為沙庫巴曲纈沙坦鈉組和貝那普利組,各20 例。貝那普利組中男12 例,女8 例;年齡50~88 歲,平均年齡(67.14±6.96)歲;高血壓15 例,糖尿病12 例;心功能Ⅲ級13 例,Ⅳ級7 例。沙庫巴曲纈沙坦鈉組中男14 例,女6 例;年齡51~87 歲,平均年齡(68.07±6.31)歲;高血壓16 例,糖尿病12 例;心功能Ⅲ級12 例,Ⅳ級8 例。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貝那普利組口服貝那普利片2.5 mg,1 次/d,根據患者臨床情況每15 天調整一次劑量(最大劑量20 mg,1 次/d)。沙庫巴曲纈沙坦鈉組口服沙庫巴曲纈沙坦鈉片50 mg,2 次/d,根據患者臨床情況每15 天調整一次劑量(最大劑量200 mg,2 次/d)。兩組均連續治療6 個月。
1.3 觀察指標及判定標準 對比兩組臨床癥狀及心功能改善情況;治療前后生活質量及焦慮自評量表評分;治療前后血清中各項指標。①觀察并統計患者呼吸困難、下肢腫脹、腹脹改善情況。患者紐約心功能分級為Ⅰ級且射血分數明顯提高為顯效,心功能分級為Ⅱ級且射血分數稍有提高為有效,心功能分級及射血分數未見明顯改善且癥狀加重為無效,總有效率=(顯效+有效)/總例數×100%。②采用明尼蘇達生活質量量表評估患者生活質量,分值范圍在0~105 分,評分越低表示生活質量越好。采用焦慮自評量表評估患者負性情緒,50 分為臨界分值,評分越低表示情緒越好。③治療前后采集患者晨起靜脈血5 ml 檢測肌酐清除率、腎小球濾過率及N 末端腦鈉肽前體水平。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2.0 統計學軟件處理數據。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 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臨床癥狀及心功能改善情況對比 沙庫巴曲纈沙坦鈉組呼吸困難改善率、下肢腫脹改善率、腹脹改善率、心功能改善總有效率分別為85.00%、95.00%、80.00%、95.00%,均高于貝那普利組的55.00%、60.00%、50.00%、65.00%,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臨床癥狀及心功能改善情況對比[n(%)]
2.2 兩組治療前后生活質量及焦慮自評量表評分對比 治療前,兩組生活質量評分及焦慮自評量表評分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沙庫巴曲纈沙坦鈉組生活質量評分及焦慮自評量表評分分別為(35.75±8.69)、(35.95±5.49)分,均低于貝那普利組的(50.10±7.71)、(46.95±5.67)分,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治療前后生活質量及焦慮自評量表評分對比(,分)

表2 兩組治療前后生活質量及焦慮自評量表評分對比(,分)
注:與貝那普利組治療后對比,aP<0.05
2.3 兩組治療前后血清中各項指標對比 治療前,兩組肌酐清除率、腎小球濾過率、N 末端腦鈉肽前體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沙庫巴曲纈沙坦鈉組肌酐清除率(52.76±1.42)ml/min、腎小球濾過率(62.37±2.17)ml/min 高于貝那普利組的(48.55±1.15)、(59.96±2.13)ml/min,N 末端腦鈉肽前體(974.53±11.61)ng/L 低于貝那普利組的(1028.26±13.42)ng/L,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治療前后血清中各項指標對比()

表3 兩組治療前后血清中各項指標對比()
注:與貝那普利組治療后對比,aP<0.05
隨著社會發展及生活水平提高,老年慢性心衰合并腎功能不全發病率逐年升高。目前對慢性心衰治療以改善心功能、抑制炎癥反應、調節神經內分泌等利尿、強心、擴血管治療為主,旨在提高患者生活質量并改善心腎功能及預后,隨著藥物的不斷更新換代臨床亟需尋找安全有效的治療方案提高治療效果。
沙庫巴曲纈沙坦鈉作為受體腦啡肽抑制劑可抑制內源性利鈉肽分解并阻斷血管緊張素受體從而達到減少醛固酮系統被激活的目的,同時還可促進心肌重構并抑制心肌纖維化,研究表明沙庫巴曲纈沙坦鈉可通過促進尿鈉排泄并增加尿流量起到保護腎臟的作用[3],沙庫巴曲纈沙坦鈉在改善心功能的基礎上還可保護腎臟不被繼續損害,值得臨床進一步研究探討。
本研究發現,沙庫巴曲纈沙坦鈉組呼吸困難改善率、下肢腫脹改善率、腹脹改善率、心功能改善總有效率分別為85.00%、95.00%、80.00%、95.00%,均高于貝那普利組的55.00%、60.00%、50.00%、65.00%,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說明沙庫巴曲纈沙坦鈉可改善心功能及臨床癥狀,分析原因沙庫巴曲纈沙坦鈉在體內可代謝為LBQ657 進而減少醛固酮及腎素的釋放以擴血管,還可阻斷血管緊張素Ⅱ(Ang Ⅱ)的Ⅰ型受體從而減輕心臟負荷并改善心肌肥厚的情況[4],綜合改善心功能及臨床癥狀。
治療后,沙庫巴曲纈沙坦鈉組生活質量評分及焦慮自評量表評分均低于貝那普利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說明沙庫巴曲纈沙坦鈉可改善患者生活質量及負性情緒,分析原因心衰可影響老年患者日常活動并加重焦慮情緒,而沙庫巴曲纈沙坦鈉可通過對抗血管緊張素縮血管作用并抵抗醛固酮滯鈉離子效應改善患者心衰癥狀[5],從而提高生活質量并改善負性情緒。
治療后,沙庫巴曲纈沙坦鈉組肌酐清除率、腎小球濾過率高于貝那普利組,N 末端腦鈉肽前體低于貝那普利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說明沙庫巴曲纈沙坦鈉可改善血清中各項指標,分析原因沙庫巴曲纈沙坦鈉在減輕心臟前后負荷、調節腎素-血管緊張素-醛固酮系統(RAAS)的同時還能減少腎臟纖維化并改善腎臟的血流動力學,與貝那普利相比對腎臟影響較小,因此對肌酐清除率及腎小球濾過率影響較小。
綜上所述,沙庫巴曲纈沙坦鈉可改善老年慢性心衰合并腎功能不全患者心功能及臨床癥狀,提高生活質量并改善情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