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霓

關于施浩廉,你應該了解的是,他畢業于美國加州帕薩迪納藝術中心設計學院,在那里獲得了交通設計學士學位。加入通用汽車之前,他曾就職于寶馬集團全球創意設計公司。而目前,這個位于上海浦東的新啟用的通用前瞻設計中心將是他辦公的地方。“這個地方揭幕的前夜,我激動得睡不著覺。”施浩廉說。

擴容后的前瞻設計中心面積達五千余平方米,實現了從數字設計到實體模型制作的全功能覆蓋。啟用后,前瞻設計中心將專注于純電智能網聯汽車、自動駕駛汽車等未來概念車的開發,并積極探索更多的出行可能。全新設計的前瞻設計中心以“光與時間的交融”為靈感,布局靈活開放,在簡約的空間設計中蘊含諸多細節,比如融合了數字與空間交互設計、帶來浸入式全息體驗的入口長廊“靈感之廊”;隨時間流轉呈現不同色溫,創造自然舒適氛圍的開放式中庭“廷”;展現輕盈利落的重力感知,由27扇落地旋轉玻璃門構成的“交響之門”……為新一代汽車設計師們打造了一個前衛、啟迪、創新的創作空間。
我們在這個充滿藝術氛圍的空間中,與施浩廉就“汽車設計師腦子里到底在想些什么”展開了對話。

Q:現在一般說到好的設計會說特別有未來感,你認為未來感是什么?
A:在科技快速發展的今天,特別是有了電氣化和自動駕駛技術之后,大家更多地把“未來感”這個詞跟技術關聯在一起,很多時候人們為了凸顯未來感會刻意做一些設計,我們認為未來感并不是靠刻意的設計去體現的,應該更偏自然的狀態。比如前幾年我們看到《創:戰紀》這部迪士尼的電影作品,它用藍光來體現未來感,但現在來看已經有點過時了。對于未來感我們的觀點是,不去過多地標簽化,因為標簽化的同時會限制設計。我們需要關注品牌,關注產品的內核本質,思考如何與消費者建立情感連接,并真正滿足他們的需求,這些才是未來感的前提。同時我們要去觀察并研究消費者的不同背景和習慣,從而創造不同的體驗去吸引他們。未來將采取更大膽的方式去實現所謂的未來感,因為希望能夠突破自己的想象。

Q:通用汽車中國前瞻設計中心在升級前主要聚焦于前瞻相關的設計工作,升級后的主要任務有沒有變化?
A:我們希望中國市場能給全球設計帶來更多靈感。中國市場不單單只是速度快而已,它具有多元化的特質。雖然很多時候我們看到的設計是快餐化的,但也頗有一些展現深度洞察的作品。在過去的15至20年間,計算機等科技的發展給整個市場帶來翻天覆地的變革,我非常看好這種發展帶來的新設計趨勢。全新升級的通用汽車中國前瞻設計中心擁有五千余平方米的全新創意空間,開發能力實現翻番。我們新增了色彩與材料工作室、油漆車間、沉浸式虛擬評審室以及第二油泥銑削平臺等設施。同時,原有的油泥銑削平臺、虛擬現實評審室、天光平臺等設施也同步完成了升級。在升級設計中心的時候,我們就在思考環境如何能給設計師們帶來靈感。
Q:對汽車設計師來說,科技對你們意味著什么?比如通用這樣傳統的汽車公司,你們是如何利用大數據來了解用戶需求并開展汽車設計的?
A:通用汽車在多個領域都基于海量數據進行分析,設計領域就是其中之一。我們基于調研采集了許多數據,如何解讀數據是關鍵。我們不僅需要定量的研究,也需要定性的研究。比如,中國文化有自身的特點,這不完全能通過定量的研究去理解。前瞻設計往往需要我們看得更遠一些,以推動社會進步為著眼點,積極思考未來的出行模式。如果完全被數據所驅使,我們就會陷入被動應對的局面,無法主動引領趨勢變化。每個公司都有自己的文化和定位,沒有優劣之分,這體現了市場多元化的特點。通用汽車有非常深厚的積淀和底蘊,這是我們的特點,也是我們掌握更多未來發言權的機會和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