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競恒
漢服的源頭可以追溯到遠古,《周易·系辭下》說“黃帝、堯、舜垂衣裳而天下治”。漢服交領右衽、上衣下裳的特征雛形可能就出現在這個時期。當然,目前能看到最早關于服裝形制的考古證據,主要是商代的人像,穿著袖子較小的交領右衽,也出現了上衣下裳和蔽膝,這些證據表明最遲至商代,漢服最重要的特征已經出現了。
到東周時期,除了上衣下裳之外,還出現了上下連為一體的深衣,《論語》中孔子穿的“非帷裳,必殺之”,就是比帷裳更為修長的深衣??鬃诱f“微管仲,吾其被發左衽矣”,就是因為管仲輔佐齊桓公幫助華夏各諸侯抵抗入侵的戎狄,保衛了華夏文化,如果不抵抗,華夏人可能就被迫穿上戎狄的“左衽”服裝了。根據學者邢義田的研究,考古所見在受到斯基泰文化影響的民族服飾中,多有左衽的現象。因此至少在孔子的時代,漢服的交領右衽已經成為了區分華夏和戎狄的重要服裝標志。
(摘自《南方周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