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尿是一種受意識和神經控制的反射性活動,主觀控制排尿的“開關”,只要憑意識把“開關”擰緊而抑制尿液排出,醫學上稱為強制性尿滯留,俗稱憋尿。強制性尿滯留一旦超過生理容量,會使膀胱內壓力升高,膀胱壁擴張,造成腹部脹滿不適,甚至出現疼痛及心煩意亂等癥狀。
男性憋尿可能引發前列腺炎,女性憋尿會引起慢性盆腔炎。對于老年人來說,特別是對患有高血壓、冠心病等基礎疾病的老年人,憋尿容易導致心率加快,血壓升高,誘發心絞痛、心律失常,甚至心源性猝死等嚴重后果。血壓升高的同時,可造成腦血管承受壓力過大,有腦血管病史的患者有可能誘發出血性腦卒中。如果老人長時間憋尿后突然排尿,會使大腦供血不足,血壓降低,心率減慢,出現突發排尿性暈厥。
憋尿后的“挽救”措施。
1、排尿后及時補水:憋了一段時間尿后,除了盡快將膀胱排空外,最好的方法就是再補充大量的水分,強迫自己多小便幾次,這對膀胱來說有沖洗的作用,能避免膀胱內細菌的增生。
2、按摩小腹:長期憋尿會導致小腹脹痛、排尿不暢,為緩解不適,可用手掌輕撫小腹。撫摸時可單手,也可雙手重疊;按摩可以先順時針再逆時針;手法不宜太重,按摩時間以感覺小腹部發熱為宜。
3、訓練膀胱:養成定時排尿的習慣,如每兩小時一次定時排尿,可鍛煉膀胱的儲尿功能。
(摘自《天津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