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年前,“5·12”汶川地震,在成都都江堰虹口鄉旅游的以色列姑娘瑪阿雅身受重傷。和她素不相識的當地小伙蔣偉冒著余震的危險,攙扶著瑪阿雅在泥濘的山路上步行12小時,最終走出山區,叫來了救護車,才讓瑪阿雅得到了及時的手術治療。如今,瑪阿雅已是三個孩子的母親。她一直沒有忘記給予她第二次生命的蔣偉。讓她備感遺憾的,是當年因為下顎受傷,不能說話,她甚至沒能對恩人說一句謝謝。2021年5月11日,在以色列駐成都總領事館的協助下,瑪阿雅和蔣偉通過電視電話會議系統成功“云見面”……
泥濘中徒步12小時
對蔣偉而言,13年前的那一幕,至今歷歷在目。
“5·12”汶川地震發生后,當時在溫江上大學的蔣偉,一路換乘摩托、大巴,再徒步回到位于都江堰虹口鄉的家中。5月14日上午7時左右,他在虹口鄉場鎮附近發現兩名外國女孩,其中一位手指斷了,另一位下巴嚴重受傷。通過簡單英語與她們交流后,蔣偉了解到,這兩名女孩是來自以色列的留學生,手指斷了的叫阿娜特,另一個叫瑪阿雅。
得知兩位女孩想徒步去都江堰城區尋求醫療救助后,蔣偉下意識地觀察了其中傷勢較重的瑪阿雅。“她的頭上扎著一件男式T恤當繃帶,暫時固定住嚴重受傷的下巴。”蔣偉回憶說,更糟糕的是,因受傷位置特殊,瑪阿雅已經兩天沒能進食,人幾近虛脫,僅靠阿娜特一人之力,是根本沒有辦法攙扶她走出去的。
“行,我帶你們出去。”蔣偉決定,幫助兩個異國女孩走出山區。
接下來的12個小時,按瑪阿雅的話說,“徹底改變了我的人生”。
蔣偉攙扶著她,在泥濘的山路上艱難前行。一段原本只需要一個小時就能走完的路程,他們走了整整6個小時。為了幫瑪阿雅維持基本補給,細心的蔣偉找來礦泉水瓶,用蓋子接水,一點點倒在她的喉嚨里。6個小時后,蔣偉的叔叔和他們匯合,兩個人一起攙扶著兩個女孩繼續前行。當天晚上7點左右,他們成功將瑪阿雅送上了救護車。
13年后,他們再次“云見面”了
“人和人之間的友愛和互助,可以跨越種族、超越語言。尤其是當時,當地民眾在失去親人、失去家園,極端困難的情況下,仍對一個外國人無私地伸出了援手,這種人性的光輝,讓我終身難忘。”回到以色列后,瑪阿雅的故事被媒體競相報道。將瑪阿雅她們從廢墟中救出來的虹口村民、陪伴瑪阿雅兩天兩夜幫忙翻譯的中國女孩“天天”,還有蔣偉,在當時的以色列可謂家喻戶曉。
從此,瑪阿雅也將宣傳中以友誼作為自己的終身目標。她接受媒體采訪,不斷講述著成都好人的故事,同時,她也一直在尋找自己的救命恩人,只要聽說哪個社區來了中國人,她就會去尋求對方幫助。
成都市民陳女士還記得,當時瑪阿雅通過朋友找到自己,請她協助尋找蔣偉。“我聽到這個故事后,非常感動。我對她說,你放心,我一定竭盡全力,幫你找到他。”
陳女士通過老鄉和同學在成都四處尋找線索。終于,2018年,蔣偉的朋友認出了照片中的人,瑪阿雅也終于和蔣偉在微信上有了一次簡短的會面。但后來雙方再次失去了聯系。
今年4月,瑪阿雅在國外社交媒體上看到了以色列駐成都總領事館發布的一條消息——為感謝汶川在抗擊疫情過程中給以色列捐贈了十萬只口罩,以色列駐成都總領事館向汶川水磨中學捐贈了中以友誼電子圖書室。她興奮地在這條消息下留言,并附上了自己的故事。
“每一個讀到這個故事的人都深受感動。”以色列駐成都總領事潘立文說,他決定幫助瑪阿雅再次找到蔣偉。
5月11日,在以色列駐成都總領事館的協助下,瑪阿雅和蔣偉再一次“云見面”了。瑪阿雅在屏幕上看到蔣偉,頓時淚如泉涌。
蔣偉獲以色列獎章,女孩說出遲到13年的“謝謝”
“13年前,我下顎受傷說不了話。你攙扶我的12個小時,我沒能和你交談一句,也沒有辦法對你說一聲謝謝。”屏幕那頭,瑪阿雅不停地說著謝謝。她說,十多年過去了,她下顎的傷口早已痊愈,但直到這一聲“謝謝”說出口,她才感覺到,心上的傷口悄然愈合。
瑪阿雅對蔣偉說,她現在最大的夢想,就是再次回到中國,或是邀請蔣偉到以色列做客,“再次握住你溫暖的手,像13年前你們緊緊握住我的手,給我溫暖和力量。”
和瑪阿雅相比,蔣偉則顯得平靜許多。他并不覺得自己有多了不起,說只是做了該做的事情。
“在以色列有句俗語,救下一條生命,就等于拯救了一個世界。”潘立文總領事說。這句話也被翻譯成中文,刻在了一塊金色的獎章上,潘立文總領事將這枚獎章贈給了蔣偉。
(摘自《華西都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