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宗明
在全面普及中小學生游泳教育方面,海南成了全國首個明確任務圖、時間表的省份。6月15日,海南省教育廳召開全省普及中小學生游泳教育2021年第三次視頻推進會時要求,全省小學畢業生在今年8月底前全部學會游泳,小學四年級至初中三年級在今年11月底前全部學會游泳;對于目前游泳池還未覆蓋到的13個鄉鎮,要在今年11月底前建成游泳池并投入使用。
(6月18日《光明日報》)
普及中小學生游泳教育,并非首次被提上政策議程,但像海南這樣,明確將游泳教育提到如此高度,還具體到“建立臺賬、倒排工期、掛圖作戰、掛牌督辦”的,實不多見。就目前看,海南面向中小學生強化游泳教育的針對性和指向性很明顯:立足的是“教育”,著眼的是“安全”。
防溺水需要疏堵結合。如果說,在塘、庫、堰、河旁設立安全警示牌或上線防溺水人臉識別監控預警系統是“堵”,那開展游泳教育則是“疏”。
游泳教育,還得從孩子抓起。近年來,坊間不時有“將游泳技能納入義務教育必修課程”的呼聲,這也得到了政策呼應。去年10月,教育部在公開答復代表委員相關建議時就表示,已將包含普及游泳技能在內的中小學公共安全教育內容納入學科課程標準中。近期,教育部又發通知提到,溺水事故高發地區學校要積極創造條件,開設游泳課,幫助學生掌握游泳技能和自救自護方法。
地方層面也不乏這方面的探索。如廣東省教育廳2018年7月就發通知要求,各級各類學校要把學生學習游泳作為體育教學內容,開設游泳課,逐步實現學生普及游泳教育全覆蓋;同時,各地要以中考體育為契機,把游泳作為中考體育必考選項。而早前因海灘泳場密布、海況復雜外加天氣炎熱而頻發溺水事故的海南,步子邁得更早也更大。早在2017年,海南就提出到2020年實現“全省中小學畢業生人人會安全游泳”目標,并按年分解了任務。與之對應的,是兒童溺水死亡事故大幅減少。
這也彰顯了一點:普及中小學生游泳教育,就該積極作為、應為盡為。在教會孩子“防溺水、懂自救、強身體”上,各地特別是水域廣布的地方要盡早部署,將其作為安全教育棋局中的重要落子,也與體育課權重增加的改革設計契合。
對各地而言,加強中小學生游泳教育,不是可選項,而是必選項,至于是漸進還是快進,還需地方拿捏好推進節奏。如今,有些省份已先行,其他地方也該跟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