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編者按】? “中畜草原白羽肉鴨”新品種配套系(以下簡稱“草原鴨”)是內蒙古塞飛亞農業科技發展股份有限公司與中國農業科學院北京畜牧獸醫研究所合作,精心培育的優質快大型白羽肉鴨新品種。該品種問世以來,深受廣大顧客和消費者青睞,迅速成為水禽家族的重要成員。要獲得“草原鴨”最好的生產性能和經濟效益,良好的飼養方法和管理水平以及環境等因素必不可少。為此,本刊聯合“草原鴨”所在的內蒙古塞飛亞農業科技發展股份有限公司,從2021年第6期開始在“水禽世界專欄”連載草原鴨養殖管理相關技術,以期對廣大用戶提供技術幫助。
中圖分類號:S834.4? ? ? ? 文獻標識碼:C? ? ? ? 文章編號:1673-1085(2021)6-0047-06
1 草原鴨基本概念和技術數據
“中畜草原白羽肉鴨”新品種配套系(以下簡稱“草原鴨”)是內蒙古塞飛亞農業科技發展股份有限公司與中國農業科學院北京畜牧獸醫研究所合作,精心培育的優質快大型白羽肉鴨新品種。2018 年獲得了國家畜禽新品種證書(圖1)并成功推廣上市,填補了國內白羽肉鴨種業的空白,結束了白羽肉鴨依賴進口的歷史,對我國水禽產業發展做出了突出貢獻。
1.1 草原鴨品系及雜交模式
見圖2。“草原鴨”新品種由 S1、S2、S3、S4 系四個專門化品系組成,依托優良的種質資源、先進的育種技術、嚴謹的科學研究、獨特的區位優勢和氣候條件,造就了“草原鴨”獨特的品質。“草原鴨”父本生長速度快,體型碩大,交配能力強;母本體軀勻稱、胸腹部豐滿、生殖能力強。
利用四系配套的雜交模式,使“草原鴨”的生產性能和產品品質傳承了四個品系優質遺傳資源,生產性能突出、抗逆力強,各項性能指標均等于或優于目前國內外其它白羽肉鴨品種。“草原鴨”種鴨繁殖能力強,商品代鴨生長速度更快、飼料轉化率更高、皮脂率更低、肉品質更好,能適宜不同地域養殖、生產和加工。肉品質和風味更符合國人的消費習慣,養殖優勢明顯,商業價值極高。
1.2 草原鴨父母代種鴨生產周期和生產性能
種鴨生產周期和生產性能具體數據見表1。父母代種鴨技術數據相關曲線圖見圖3~圖6。表2是父母代種鴨 1~28 d喂料計劃。表 3是父母代種鴨育成期周體重參考標準。
2 父母代種鴨基本規范
2.1 外貌特征(圖7)
2.1.1 羽色特征 中畜草原白羽肉鴨(草原鴨)的雛鴨絨毛顏色為金黃色,成年鴨全身羽毛為白色。
2.1.2 體型特征 公鴨:成年公鴨體型碩大,頭部昂起,挺拔美觀,體軀長方橢圓。頭大,頸短粗,背寬平,胸部豐滿,胸骨長而直,腿短粗,尾部有4~5根卷起的性羽。成年公鴨體重為(4052±257)g,體斜長為(27.5±0.8)cm,胸寬為(12.3±0.8)cm,龍骨長為(15.1±0.3)cm,胸肌厚為(23.7±3.1)mm。
母鴨:成年母鴨體型大小適中,挺拔美觀、頭較小、喙中等大小,頸細。體軀橢圓,前部昂起,與地面約呈30°角,胸部豐滿,兩翅較小而緊附于體軀,尾短而上翹。產蛋母鴨因輸卵管發達而腹部豐滿,顯得后軀大于前軀,腿較短。
成年種母鴨體重為(3225±214)g,體斜長為(27.0±1.0)cm,胸寬為(12.0±0.4)cm,龍骨長為(14.3±0.1)cm,胸肌厚為(21.2±1.7)mm。
2.1.3 喙、脛、腳蹼特征 喙為橙黃色、喙豆為粉色,脛、蹼都是橘紅色。
2.2 基本管理
草原鴨父母代種鴨每個飼養單元1日齡種雛由135只組成(公鴨25只、母鴨110只),也可根據客戶需求配套公鴨數量。一般情況下,在種鴨開始組圈時應至少留出105只母鴨和21只公鴨用來組成產蛋群(5:1)。
要取得更好的生產性能,需要采用高水平的管理和飼養,使得鴨群自始至終處在最佳的生產和健康狀態。特別需要注意的是要掌握好恰當的體重及增速、性成熟規律,科學地保證營養水平和飼料品質,重視和研究好落實好給料方法,嚴肅嚴謹控制光照強度和時間,保證和維持一定的公母鴨的比例,根據鴨舍形態計劃好不同時段的密度,強化管理和利用現代畜禽技術適時解決好濕度、溫度、通風等諸因素平衡關系。做好和解決好這些種鴨生產的核心點、關鍵點,生產目標和經濟目標就能基本實現。
評價一個好的種鴨批次飼養效果和指標水平,在育雛期和育成期可從體重和成活率體現出來。種雛鴨飼養的好,育雛期成活率可達99%以上,育成期體重在標準范圍內,均勻度整齊。產蛋期可以用開產周齡和增蛋速度、蛋重變化、產蛋高峰期長短、全程產蛋量、孵化率和受精率來衡量。
監測樣本顯示,草原鴨父母代種鴨50周生產期產蛋量可達300枚/只以上,可上孵種蛋達290枚,種蛋受精率在96%左右,孵化率在85%左右,而死淘率每月可控制在0.8%以內,生產性能極佳。種鴨的產蛋曲線除了反映出品種的生產性能以外,更重要的是反映了育成期和產蛋期飼養管理水平高低。一般正常產蛋率在24周齡達到5%以上,26周齡達到50%以上,29或30周齡即能達到90%,進入產蛋高峰期,高峰期可持續20周以上或更長。當然,生產性能水平會受到眾多因素的影響,這些因素不僅限于對鴨子的飼養管理水平、裝備水平,環境和氣候等條件也會對鴨子的性能水平產生顯著影響。所以本手冊所列出的性能水平數據及相關表述是標準條件下生產應實現的目標,而不是產品的規格要求和承諾。
在日常工作中,管理和技術人員要經常巡視檢查鴨子的生產狀況和健康狀態,定期評估生產效率和種蛋質量,如果在生產過程中各項指標與標準相差太大,則應及時采取措施盡快加以解決。
2.3 場地選擇
種鴨養殖的場地應盡可能地與附近其他生產區域分開(圖8),以盡量減小疾病傳播的可能性。所處位置應符合國家和地方有關畜禽養殖的規定。
在一個多齡鴨場內,種鴨舍也可以規劃為不同功能的場地,如育雛鴨舍、育成鴨舍和產蛋鴨舍區域,每一階段生產安排在不同的鴨舍里進行,見圖9。鴨子也可以在同一鴨舍里,從1日齡飼養至生產結束。從生物安全管控角度,養殖場存欄量適中最好,規模過大不利于疫病防控和現場管理。
2.4 鴨舍的適用性
種鴨最好還是地面養殖,所使用的鴨舍和設施必須能為鴨子提供舒適的環境,保護鴨子不被其它動物咬傷,不受惡劣氣候的影響,并避免與潛在的致病菌接觸。
鴨舍必須根據所飼養鴨子的數量提供足夠的飼養面積和通風換氣,并且能夠通過可調節的計時器控制光照時間。
鴨場可根據具體情況采取封閉養殖或半開放養殖。當然,基礎設施和裝備保證對封閉養殖的要求是很高的。
用于鴨舍的建筑材料和表面材料要便于定期清洗有效消毒和耐腐蝕,這對生產效率的發揮將有很大的幫助。
理想狀態下,鴨子最好生長在與生長階段相適應的相對舒適溫度的環境中。這樣,日常管理就尤為重要,最大程度地處理好溫度、濕度、通風三者關系,是日常基礎管理的重要工作。在環境溫度較高或較低的情況下,應需要通過加熱和降溫等必備的管理措施予以保證,所以鴨舍基本的基礎設施和裝備是必不可少的。
鴨子屬水禽,喜水。然而用水管理不當,會造成很潮濕的環境。為了維持較好的地面狀況,在育雛期結束后,鴨舍內飲水槽應放在條板或網狀板的飲水區域,通常稱為飲水島。這樣能便于讓所有的廢水流走,而不會長時間在鴨子周圍形成水灘。通往飲水島的通道應是有斜坡的網狀板斜面。最好把飲水島用—較低而牢固的欄板(磚墻)圍起來,以防止水從飲水槽中飛濺或減少鴨子行走帶到墊料上,見圖10。同時,所有鴨舍內的設備都必須經常檢查和維修,保證其正常使用。
日常中保持鴨舍及鴨舍周圍區域干凈、清潔、無雜草,維持有效的日常害蟲控制措施,防止野生禽鳥進入鴨舍;注重生物安全,實行全進全出和按區域、棟舍封閉管理;使用高質量的飼料和清潔墊料養殖。
2.5 人員保證
高品質的種鴨生產,需要鴨場全體職工和管理人員都具有關愛之心和認真負責的態度。
飼養員首先要具備基本的責任意識和團隊意識,要保持人員的穩定,所有人員都必須重視飼養管理中的每一細節,鴨場要建立一系列生產標準、業務流程及管理制度,落實責任機制予以保證日常經營。管理人員必須定期檢查鴨子、鴨舍和飼養程序的有效執行情況,并科學認真記錄,及時分析優化,每一群鴨都必須有具體的飼養人員專門負責且保持穩定。
2.6 衛生和消毒
種鴨場入口處設車輛消毒通道和人員消毒通道。車輛消毒通道設車輪清洗消毒池和噴淋消毒設施,以保障對過往車輛的全面清洗消毒,見圖11;人員消毒通道設鞋靴消毒池和噴淋消毒設施,以保障對過往人員的全面消毒;入口處還要設更衣室,進入場區人員要按程序更換服裝和鞋帽,之后方可經過消毒通道進入場區,見圖12。消毒劑和噴淋、清洗設備要以保證正常運行為準,以此來保證衛生和防疫計劃的有效實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