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嘉茵 譚美玲 善行無跡
我們知道,生物通過不同的感覺器官收集外界的信息。這些感知覺信息通過外周神經系統傳遞到中央神經系統——大腦,進行進一步分析和整合,讓我們體驗到豐富多彩的外部世界。例如:通過眼睛獲取的視覺信息占了這些信息的70%以上,這部分信息通過經典視覺通路進行加工整合。物體的顏色、朝向等局部信息首先由初級視皮層的神經元進行加工,最終會投射到顳葉的高級功能區,同聽覺嗅覺等信息進行整合。通過這種方式,大腦最終“拼湊”出物體的完整輪廓。
視覺通路示意圖
眼睛→外側膝狀體(LGN)→初級視皮層(V1)→顳葉(temporal lobe)
感知覺信息的處理只是還原外部信息的基礎,大腦中的鏡像系統(mirror system)才是我們和外界進行互動的關鍵所在。我們能夠通過模仿他人的動作來學習技能,或者通過觀察對方表情體會他人的情緒。這些過程就像大腦中有一面“鏡子”映出了我們所感知的一切。科學家最早在運動皮層(motor codex)中發現了鏡像神經元(mirror neuron)的存在,之后在其他腦區中也發現有鏡像神經元。例如:和語言相關的Broca區的鏡像神經元幫助我們更好地處理他人的語義信息,并擁有模仿和學習語言的能力。更多研究發現青少年中的自閉癥(autism)和鏡像神經元的損傷有密切關系,從而導致他們無法準確理解他人的意圖,不能合理表達自己情緒。
鏡像神經元幫助動物和人進行模仿和學習
鏡像神經元幫助我們在大腦中重建了豐富多彩的外部世界,我們似乎也對這面“鏡子”很滿意。但很早就有人對這面鏡子產生了懷疑:鏡子雖好,但鏡子中呈現的是真實可靠的信息嗎?有研究發現,人在鏡子中看到的自己和他人看到的自己是有區別的,自己眼中的自己會被無意識地美化。類似的,不同性格和情緒狀態也會影響看到的事物。比如樂觀的人看事物往往關注優點,而悲觀的人總糾結于缺點。同一個事物在不同人的眼里可能會展示出不同的樣子,大腦中的“鏡子”也會按照主觀偏好扭曲看到的東西。
這就好比盲人摸象,每個人摸到的都是大象,也都不是大象。這種現象在心理學研究中被稱為“雙穩態”(bistable perception)。例如老嫗少女圖、花瓶人臉圖等,這些視錯覺現象都是利用大腦對視覺信息加工的特點來產生欺騙效果,關注點的切換以及先驗知識的不同,就會導致一幅圖片兩種認知。而這種情況下,我們的大腦也樂于被騙,享受欺騙帶來的樂趣。此外,很多現代科技也利用大腦中感知覺信息加工的特點,創造出了滿足我們感官刺激的各種新鮮事物,例如VR游戲、3D電影等等。
視錯覺固鴨兔圖,你看到的是鴨子還是兔子?
除了上述現象,大腦中也經常發生一些更嚴重的真假難辨的情況。記憶是我們存儲和再現事物的重要功能,可靠的記憶是正確處理外部信息的基礎。相反地,扭曲的記憶就像一面變了形的鏡子,照出的物體都是扭曲和錯誤的,會嚴重影響我們對客觀世界的認知。錯構(paramnesia)是對真實經歷過的事物,在時間、地點、情節上發生張冠李戴后導致的錯誤,而且能引發相應的情感反應。錯構癥多見于一些老年人和精神癥狀患者中。虛構癥(confabulation)是患者將事實上從未發生的事或經歷,當成確有其事,患者就以這樣一段虛構的事實來填補他所遺忘的那一片段的經過。由于其虛構的情節不能保持,因此其報告的經歷可能每次都不相同。看過電影《盜夢空間》的小伙伴都對主角一行人可以隨意改變和重構他人記憶的能力印象深刻,影片中的科技正是利用記憶的片段進行錯構和虛構來改變一個人的認知狀態。
目前為止,針對錯構和虛構的神經機制研究相對較少,一些研究認為這可能與前額葉和頂葉的功能連接損傷有關。
“莊周夢蝶”的故事中,那種真假難辨、似夢似醒的狀態大部分人可能很難想象。但我們的大腦確實會出現這樣的異常狀態,例如:妄想、視幻覺和聽幻覺等等。這些精神癥狀在一些特殊人群和有大腦疾病的人群中會經常出現,他們的“眼見為實”,其實是大腦的自我欺騙。筆者在工作中也遇到不少人有類似的情況:
案例1
患者A,女。經常喃喃自語,反映周圍有神鬼騷擾她。平時經常看見神鬼在家里走動,家屬觀察到其坐在沙發上對著空氣說話。
案例2
患者B,男。時常擔心性命受到威脅,經常感覺有人在背后推他,重復念叨陰謀論。在日常生活中,性格變得敏感焦慮,嚴重影響到了其生活和睡眠。
可以看到,患者A明顯受到幻視和幻聽的困擾,這一類精神障礙患者會對一些感知覺信息進行異常放大,甚至是看到聽到一些本不存在的信息。而患者B則表現出明顯的被害妄想,對于一些負面信息的過分關注以及對自身安全的擔憂,成為生活中的沉重負擔。盡管這一類人群表現出一些異于常人的言語或行為,但他們本身也為此深感困擾,更需要周圍人的理解和關愛。
“莊周夢蝶”出自《莊子·齊物論》,被視為我國先秦(戰國)時期偉大思想家、哲學家、文學家莊子所提出的一個哲學命題。大意為莊子夢見自己變成了蝴蝶,夢醒后卻分不清自己是夢到莊子的蝴蝶呢,還是夢到蝴蝶的莊子。正如人們時常不能確切地區分真實與虛幻,真假難辨。
你能說出提到這一典故的詩句嗎?(至少兩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