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劍鋒 王源
張家界市中醫醫院骨傷科里,常年能見到一個忙碌的身影穿梭于各個病房之間,只見他用嫻熟的手法將骨折脫位處閉合復位,聲聲細語溫暖著患者。他就是張家界市中醫醫院骨傷科主任——湯芳生,他用一雙手,幫助萬千患者減緩骨病的困擾。
守護初心 根植百姓
1988年本科五年畢業,當其他同學都選擇留在大城市時,湯芳生毅然決定回到自己的家鄉大庸市即現在的張家界市。那時,張家界市中醫醫院骨科技術力量薄弱,他經常24小時守候在醫院帶領醫生對就診的患者進行診治,運用小夾板治療四肢閉合骨折,這樣患者痛苦小,費用低,術后功能恢復好。之后總結出一套治療骨科常見病的綜合療法,該法包括推拿、牽引、平行針、小針刀、中藥外敷內服,為眾多腰椎病、頸椎病、膝關節病患者解除了痛苦。
醫者仁術,治病求本
曾經有一名外地高齡患者,診斷為股骨頭壞死,髖關節疼痛難忍,臥床多年,被病魔折磨多年,多處求醫無效,經人介紹至湯芳生教授科室就診。當時湯芳生教授正在鄉里問診,聽聞患者遠道而來,顧不得身上的疲倦,直接回到醫院,仔細檢查患者病情,收住院后仔細安排患者的各項檢查,準確地判斷了患者的病情并行手術治療。患者疼痛減輕明顯,術后第二日患者即可下地行走活動,他感激萬分,只嘆沒有早點碰到湯芳生教授,不然可以少遭受一些痛苦。
湯芳生教授認為,做一名好醫生,不僅需要技術高超,還需要德才兼備。以德為先,在治療過程中,不管是熟人還是陌生人,不管是領導干部還是普通百姓,他都一視同仁,根據病情需要診治。因為許多骨科疾病都和生活習慣有關,而最后恢復的情況也和功能鍛煉有很大關系,所以治療中他總是不厭其煩地向病人及家屬講解護理要點。他經常對學生們說,我們治療的是完整的人,而不是單獨的器官。因此我們不僅要接好患者的骨頭,更要讓患者恢復好功能,如果功能不行,骨頭長得再好也是失敗的。所以在治療前確定治療方案時,在治療過程中的護理及治療后的功能鍛煉全套環節他始終貫穿這一思想。
醫者仁心,治病兼治其心
為了減輕患者負擔,一般他都會盡量少做設備檢查,多做親手查體。一位患者說“我的腰椎疼痛多年,在大城市大小醫院花了幾萬元也沒看出什么病,還一天比一天重,沒想到在這里中醫院花了幾百來塊錢就看好了。”還有患者說“在湯大夫這里看病,看完了清清楚楚,不像在別處,還沒和大夫說兩句話呢就看完了,花了好多錢也沒搞清楚自己是什么病該怎么治。”就這樣湯芳生大夫通過一點一滴,一言一行,良好的口碑逐漸在患者中樹立起來。現在,在本地區及周圍鄉鎮的百姓中,許多人都知道在張家界市中醫醫院有一位德藝雙馨的骨科大夫看病看得準而且態度親切和藹。湯芳生大夫的醫德操守詮釋了大醫精誠之道,為年輕一代的醫生樹立了榜樣作用。
在臨床工作中,急患者之所急,憂患者之所憂,想患者之所想。他始終堅持醫者父母心的仁心仁術,始終把患者的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他常說作為醫生所做的事情微不足道,可正是這些微不足道,解決了一個又一個患者的痛苦,挽救了一個又一個家庭。醫生正是憑著這一份堅持,守護著老百姓的健康,為老百姓的生命安全保駕護航。
2020年12月3日,湖南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湖南省衛生健康委員會、湖南省中醫藥管理局聯合公布了湖南省名中醫和湖南省基層名中醫獲評名單,張家界市中醫醫院湯芳生醫生位列其中,被評為湖南省名中醫。湯芳生主任獲此殊榮,不僅是他個人的榮譽,也是張家界市中醫人的榮譽,更是張家界市中醫醫院中醫藥事業繁榮發展的有力證明。用中醫藥和中醫藥技術服務于民、造福于民是每一位中醫人的使命和責任,湖南省名中醫的評選使中醫人堅定了從事中醫的信心和理想。醫院至此已擁有龔福生等多位名中醫、老中醫,張家界市中醫醫院青年一代中醫人將在這些名、老中醫的帶領下奏響中醫藥“傳承精華、守正創新”的樂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