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淑婷
(作者單位:中國工作犬業雜志社,210012)

陳曦駿,男,漢族,大學文化,1987年5月出生,2011年8月參加公安工作,2017年7月加入中國共產黨。現任上海市公安局軌道公交總隊警犬支隊二中隊政治指導員。先后榮獲上海市公安局和上海市公安局軌道公交總隊嘉獎5次,曾獲上海市公安局優秀五四青年榮譽稱號,2019年被授予“上海最美家庭”稱號,被評為優秀政工信息員1次,發表警犬技術論文2篇。
幼時的陳曦駿在爺爺的啟迪下,開始背誦起幼童啟蒙的相關詩詞。一首首古詩詞就像一顆顆在暖春播下的種子,伴著爺爺線裝書散發的陣陣書香,逐漸在陳曦駿的幼小心田中“生根發芽”。
工作后的陳曦駿從1名普通的民警,一步一個腳印,逐漸成了業務骨干和宣傳方面的能手,先后擔任了上海市公安局軌道公交總隊助理教官、團干部等職務。繁忙工作之余,陳曦駿還是時常暢游在詩詞的海洋里,在研究業務資料加強自身的工作能力的同時,陳曦駿還開始嘗試起了寫作。他說要把有限的時間用在有意義的事上,正是陳曦駿的不懈堅持,才讓他無論是在詩詞競賽的舞臺,還是維護公共安全的平臺,陳曦駿都能“一站到底”,開啟自己的精彩人生。
談起自己正式成為帶犬民警的經歷,陳曦駿笑著說道:“1次崗位上的調整讓我意外來到了上海市公安局軌道公交總隊警犬支隊二中隊。從巡邏民警到治安民警再到團干部負責團青工作,在行政執法崗位和綜合崗位工作了七八年的我,對于公安技術崗位,尤其是警犬技術幾乎是一無所知。這對我而言無疑是一個巨大的挑戰。”
在成為1名警犬訓導員之初,陳曦駿總是被別人詢問是否因為喜歡犬才選擇從事警犬工作。這時的陳曦駿只能尷尬地笑笑,因為小時候被犬追逐而狠狠摔倒的心理陰影讓他對犬很是懼怕。在恐懼犬這件事上,陳曦駿著實頭疼了很久。但他最終還是選擇一心撲在訓練場上,看其他人訓練犬,一邊看一邊為自己鼓勁,漸漸地陳曦駿敢牽起別人的犬了。循序漸進,終于有一天他邁出了借用其他轉崗民警的犬參與了日常訓練的這一步,也是在漫長克服心理陰影的過程里,陳曦駿闖過了恐懼犬的這一難關。隨后,陳曦駿在公安部南京警犬研究所擁有了屬于自己的第1頭犬——“閃電”。在研究所老師的悉心指導下,陳曦駿在服從性和搜爆能力培養上下足了功夫,順利在畢業考核時取得了理想的成績,正式成為1名持證上崗的警犬訓導員。
從怕犬之人變成了愛犬之人的陳曦駿,結束培訓回到隊里后,馬上面臨著國慶70周年盛典和第二屆進博會安排下來的安保工作,作為政治指導員,在隊里沒有安排隊長的情況下,他要挑起業務和隊伍2根扁擔,不但要管好隊伍,在業務上也要起到表率作用。為了能讓“閃電”盡快投入安檢搜爆實戰工作中去,陳曦駿一邊積極向他人請教一邊主動加訓加練。聰明的“閃電”配合著陳曦駿的不懈努力,在復訓1個月后就完全符合了實戰需求。陳曦駿攜“閃電”在國慶70周年盛典 、第二屆進博會、上海國際馬拉松賽等連續高強度安保工作中表現出色,順利地完成了各項安檢安保工作。在陳曦駿前往北京錄制《中國詩詞大會》的前1周,他依然帶著“閃電”夜以繼日的奮戰在第三屆進博會場館。每天十幾個小時,3萬多步,3周連續不斷的高強度安檢安保工作。陳曦駿帶著“閃電”認真對每1片區域,每1塊草地,每1個窨井,每1扇門進行了檢查,確保了場館和駐地的絕對平安。在重大安保節點,他與同伴攜犬在軌道車站巡邏查危并幫助轄區民警一起進行客流疏導。同時,陳曦駿還發揮自己優勢,用照片和文字及時記錄下一線民警的安保風采,通過內網和新媒體來展現軌交民警的風貌。

陳曦駿不僅在實戰工作中表現出色,日常工作里,作為基層青年干部的他,在管理工作上也是1名合格的指揮員。在勤務工作中,陳曦駿主動分析車站客流,總結危險品高發車站、點位和時段,合理布崗,在提升民警的管事率和查獲率方面下足了功夫。在訓練工作中,陳曦駿注重實戰,積極對接其他部門開展實戰合成演練工作,以及新犬種的實戰訓練。在隊伍管理中,陳曦駿將個人考核做細做實,讓民警在工作中有獲得感。對于業務骨干和青年民警抓牢用好,并積極為他們創造平臺和機會。經常性走訪民警和文職,了解他們的困難,積極有效的為他們解決問題。陳曦駿還利用自身優勢創新宣傳,努力將支隊自媒體賬號做大做強,2年以來支隊多篇自媒體宣傳稿件被中央政法委微博轉發。在陳曦駿任職的2年里,他帶領的隊伍在考核中始終名列前茅,出色的工作表現讓從警不到10年的他,7次獲得表彰獎勵。
在工作崗位上有著優異表現的陳曦駿,在詩詞競賽的舞臺上也是表現的出類拔萃。剛榮獲《中國詩詞大會》第六季總冠軍的他在接受采訪時用“唯有玉人心似鐵,始終不負歲寒盟”表達了自己的參賽感受。
陳曦駿覺得《中國詩詞大會》是1個富有詩意的舞臺,它不是一場詩詞比賽,而是一場詩詞盛會。“節目從數十萬報名者中選拔優秀選手們從百城聚到一城,在詩詞大會錄制的每一個夜晚,錄制棚里總是有一團驅散寒冬的詩意之火。節目錄制結束后,選手從一城回到百城,我們熱愛中國古典詩詞的心不變,這顆詩心是點綴城市夜空的1顆星。從第三季起,每年報名《中國詩詞大會》已經成為我的習慣,無論是以何種身份回歸,對我而言都是享受詩意的一場盛宴。”陳曦駿如是說。
3年來,《中國詩詞大會》給了陳曦駿太多學習和生活中的感動,七夕特別節目里他和妻子還有2個孩子在仙女湖畔詩話愛情;中秋詩會離鄉15年首次和父親一起過了一場詩意團圓節。《中國詩詞大會》第四季和第六季又讓他收獲了和世界各地詩詞愛好者們的珍貴友情。

從《中國詩詞大會》七夕特別節目到第四季2次登臺,再到第五季時作為第二現場的主持嘉賓,還有2020年與父親一起參加的中秋詩會,再到奪冠的第六季。在3年里,陳曦駿4次走上《中國詩詞大會》的舞臺。參加《中國詩詞大會》后陳曦駿改變了很多,首先就是心態上的改變,從之前的“三十而立”轉為現在的“三十而已”。詩意生活讓陳曦駿變得自信滿滿,從而讓他可以更加積極的面對工作、生活、人生的全部課題。陳曦駿掌握的詩詞量從500到將近3000,創作詩詞300余首,編寫課程視頻腳本近百條,撰寫詩詞鑒賞類文章博文近50萬字,還有1本關于晚唐五代詩詞史的書籍出版在即。
結束《中國詩詞大會》錄制后的陳曦駿卸載了全部的手機游戲。幾乎把全部的業余時間都投入到古詩詞和歷史學習的創作中去,每日拿出乘坐公共交通的時間來寫詩詞和博文,與自己的粉絲分享各種知識點,有時也會以視頻的形式去呈現,他的妻子和孩子時不時地還會有出鏡鏡頭。陳曦駿微博粉絲數現已達百萬,偶爾他會在微博上做一些專題直播分享好書和自己讀書的故事心得。他也會為平臺做一些公益課程,比如央視頻里二十集的詩詞動畫片《詩兄與詩弟》中的知識點趣味講解,云聽平臺上《人生有詩意》中所表現出的愛國精神的個人理解分享,也和康震、蒙曼、酈波、李定廣等參與制作了1~9年級的央視古詩詞公益課程。最后就是和志同道合的詩友一起討論創作和詩詞品讀的雅集。
問起陳曦駿對未來的期許,他用“征南幕下帶長刀,夢筆深藏五色毫”來概括。古詩詞不僅是陳曦駿的業余愛好,它更像戰鼓和號角激勵著他在工作中不斷前行。“名編壯士籍,不得中顧私”讓陳曦駿感受到帶犬民警的責任擔當,“一年三百六十日,多是橫戈馬上行”是陳曦駿的日常工作實錄。
陳曦駿希望通過《中國詩詞大會》第六季奪冠的這個契機,將中國優秀的傳統文化和警營文化結合起來,釋放更多的正能量,讓更多的人愛上古詩詞,講好當代帶犬民警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