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建國 葉俊奇
(作者單位:程建國,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公安廳,830000;葉俊奇,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和田地區公安局特警支隊特種專業大隊,830000)
當前我國公安部門針對警犬傳染疾病防治工作原則是“預防為主、養防結合、防重于治”,較為系統和全面揭示了養、防、治等各個環節之間存在的聯系。其中疾病預防位于首位,同時要融入警犬飼養全過程。我國警犬飼養、管理方式以集約化為主,表現出較強的人力依賴性、外部隔離困難、飼養密度較高等特點。由于警犬工作環境和內容復雜多變,犬舍衛生得不到有效保障,表現出較為顯著的流動性,給警犬傳染病防控工作帶來難題。正是因為警用犬類常見性傳染病會直接影響到正常工作,只有實現警犬傳染性疾病有效防控,降低發病率,才能最大程度發揮警犬價值。
長期以來,易發生于各種動物身上的寄生蟲病具有較高的發病率和死亡率,同樣對警犬來說,也很容易爆發寄生蟲病,其中,最為常見的寄生蟲是巴貝斯蟲,主要傳播途徑通過蜱蟲。尤其在我國北方,春秋季節是蜱蟲最為活躍的階段,而對于外出工作或者在訓練過程中的警犬,均有可能會接觸到蜱蟲而患上巴貝斯蟲病,一旦感染上,警犬體內的紅細胞會在短時間內發生破裂,失去生理功能,使得警犬出現嚴重的貧血現象,甚至導致死亡。正是因為這種寄生蟲病有著較高的發病率和死亡率,防控困難,給警犬生命健康帶來了威脅。
當下最常見具有較高危害性的犬類傳染病毒性疾病,包括犬瘟熱、犬細小病毒病、肝炎及冠狀病毒病等,前2種是發病率最高的病毒性傳染病。葉俊華通過對我國24個省(市、自治區)的38個警犬飼養場中的警犬身體狀況進行調查,結果顯示在2001年到2006年期間,有23個左右的警犬群曾爆發過36次犬瘟熱病,患病犬多達450頭,死亡率高達55.78%;2011年4月沈陽某警犬群中26頭成年犬患上了犬瘟熱,導致6頭警犬死亡,此次疫情直至2011年6月才得到控制;2007年5月沈陽某警犬場發生幼犬犬細小病毒病疫情,患病犬有90頭,其中52頭經過治療無效死亡。因此可發現警犬飼養場爆發各種傳染病而引發的后果難以想象。雖然報道的時間較久,但前車之鑒不可掉以輕心。
在犬場爆發各種常見性傳染病中,犬瘟熱與犬細小病毒病表現出較為顯著的傳染性強、傳播速度快、死亡率高等特征,且相比于成年犬,幼犬更易出現病情,尚未產生根治這2種傳染病有效的方法。隨著動物傳染病疫情防控體系的日益完善,警犬群傳染性疾病發生率明顯下降,特別最近幾年很難看到犬瘟熱的發生,同樣只有極少數的警犬發生犬細小病毒病,但要特別加以關注的是,該病毒出現了眾多變異株,給疫情防控和治療帶來了困難。
我國尚未出現警犬感染狂犬病的案例。修福曉等專家學者到位于沈陽市的某警犬訓練基地,對180頭警犬展開了狂犬病毒檢測工作,結果顯示,未發現狂犬病毒。秦海斌等多人對我國1980年到2003年警犬和帶犬民警病毒預防和治療情況展開全方位調查,調查結果顯示警犬及帶犬民警狂犬病毒實現全免疫,遠遠超過普通犬免疫率。對于帶犬民警來說,由于常年要和警犬一起工作,被犬咬傷的概率較大,因此,要熟練掌握預防狂犬病相關知識和基本救治操作。國內警犬狂犬病發生率為零,主要原因在于科學規范的飼養模式、封閉式管理制度以及100%免疫接種等。
犬窩咳表現出明顯的傳播速度快、幼犬發病率及死亡率低等特征,阻礙了警犬訓練的正常開展。常見引發犬窩咳的病原是細菌、病毒及支原體等,其中感染菌為波氏桿菌,病毒包括犬副流感病毒、腺病毒等。不僅可能是細菌或病毒單獨感染,也有可能是其中2種或多種病原體共同引起,通過調查發現,多種病原體混合感染最為常見。近些年,感染窩咳病的警犬數量逐年增多,發病率持續增加。據不完全統計,有超過4/5的警犬群曾爆發過犬窩咳病情。一些警犬群每年平均發生2次以上的犬窩咳病,而這主要是由于警犬工作場所和工作性質特殊性所引起,比如在高海拔地區工作的警犬易發生犬窩咳病。

根據相關報道,由于犬瘟熱母源可中和掉5%左右的抗體,降低了免疫效果,而對于母源中和抗體小于1%的犬細小病毒,通過注射疫苗能夠起到95%的保護作用。一般來說,對于母源抗體含量為5%的病毒,只有一半左右的幼犬會產生免疫應答。幼犬母源抗體水平和免疫效果存在著密切聯系,直接決定著免疫應答高低。深入了解和分析幼犬母源抗體變化規律,按照計劃完成繁殖母犬免疫工作,可有效提高警犬免疫效果。
由于警犬所從事的工作表現出較為顯著的社會特征,雖然站在傳染性疾病防范控制的立場上,將警犬和外部環境隔離開來很有意義,然而因為工作的特殊性,幾乎無法實現。在2002年5月由于沈陽某犬場的1名學員結束實習回來時,將帶有犬瘟的犬帶到了犬場,使得犬群爆發了嚴重的犬瘟熱,后故將工作犬和繁殖犬分開飼養,外來犬進行隔離可最大程度避免引發嚴重的犬群疾病。對免疫力低下的幼犬具有重大意義,犬群隔離檢疫措施必須要落實到位。
由于大部分寄生于警犬體內的寄生蟲可借助顯微鏡等設備觀察其生活狀態,為預防和治療寄生蟲病提供了有力支持。比如最常見的半寄生于警犬紅細胞內的巴貝斯蟲,總長度為5μm左右。通過觀察和檢驗警犬紅細胞形態和運動狀態進行預防和治療,只要發現警犬體內出現該蟲體要馬上進行清除。此外對于一些處于活躍期或繁殖期的寄生蟲要預先做好殺蟲工作,尤其要加強對幼犬的關注和照顧,要求飼養員要注意觀察警犬狀態,一旦發現它們出現嘔吐、便血等現象,要立即安排體檢,避免患上傳染性疾病。
一旦發現犬場出現病毒性傳染病,要立即將病源犬進行隔離,并積極開展相關治療工作。正常情況下,發病犬所在的隔離區要與健康犬舍相隔超過30米,且隔離區應設置在健康犬舍下風口,這樣能夠有效預防傳播途徑為空氣的呼吸性傳染病,比如犬瘟熱、犬窩咳等。要適當將隔離區和健康區之間相隔的距離調整為50米以上,對于患病犬安排專業人員進行管控,且治療人員最好避免出現在健康犬所在區域,更不能直接和健康犬進行接觸。傳統單一的預防措施很難實現病毒傳染病有效防治,更重要的是采取多種防治手段聯合的方式,例如注射免疫疫苗、犬舍全方位消毒、增強警犬自身免疫力、與外部環境隔離等。如今我國動物傳染病防控分子生物學技術日益完善,為犬類傳染病防控和治療提供了有力支持。
任何警犬都要定期注射疫苗,特別對于常見傳染病要做好預防工作,避免爆發嚴重的犬類傳染病疫情。為加強對動物疫情防控和傳染病防治工作,國家政府接連制定并實施數條相關管理規定,并針對防治狂犬病毒出臺了應急預案。因此警犬訓練人員日常飼養警犬時,要依據警犬所處的生長階段按照計劃注射狂犬疫苗,防止帶犬民警感染上狂犬病。警犬注射狂犬疫苗原則是月齡為3~4個月的警犬需注射首次經過優化的活毒狂犬疫苗;在警犬1周歲后接種第2次疫苗,經過2~3年后要再次注射免疫疫苗,為提高狂犬病防治效果,完成二次免疫的警犬需每年再接種。對于已感染上狂犬病的警犬進行隔離治療,避免傳染給其他警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