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建偉
【摘要】互聯網技術隨著時代的發展,在不斷地創新和擴展,產業整合對房地產經濟發展的影響越來越大。互聯網的發展為物業管理服務行業帶來了新的發展契機。其中社區經濟的植入對物業管理的優化升級起到了重要作用,兩者之間的跨界融合推動了物業行業的快速發展。因此文章重點就社區經濟植入房地產增值服務項目展開分析。
【關鍵詞】社區經濟;共享管家;物業服務
【DOI】10.12334/j.issn.1002-8536.2021.24.
近年來,互聯網技術發展迅速,互聯網已廣泛應用于日常生活。它正在迅速滲透到服務業,推動傳統服務業特別是物業管理業的發展,已成為物業管理行業發展的新動力。“互聯網+”就是將網絡信息技術與互聯網平臺相結合,讓互聯網與物業行業融合,使傳統物業的發展得到優化升級,從而創造出新的發展生態,充分發揮互聯網在資源配置中的優化作用。“互聯網+”與物業管理的跨界融合,一方面,積極借助“互聯網+物業管理”的模式,有效整合線上線下的資源,通過手機App、微信公眾號等打造一站式綜合服務平臺,植入社區經濟,提供便捷、周到的高品質物業服務,提升物業小區的品質性;另一方面,探索“互聯網+物業管理”模式,打造智能物業管理平臺,使物業更具智能化,進而刺激房地產的銷售,提供更加符合用戶需求的商品房。
1、“互聯網+”背景下住宅物業的特點
方便快捷是“互聯網+”背景下房地產開發的一大特點。物業服務企業通過智能App的應用,改變了傳統物業服務中業主需要到物業服務公司聯系物業服務人員填寫申請單,以及等待物業員工、聯系技術人員進行服務工作等繁瑣又等待的過程,隨時隨地智能化的一鍵預約和選擇各種服務,方便快捷,提高了物業服務質量和效率。人性化是“互聯網+”背景下新現代物業蘊含的內核,物業服務企業利用大數據挖掘業主在生活服務、社區活動、公共服務等方面的需求,想業主所想、提供業主所需。物業服務企業應該本著以人為本的理念,通過智能App開發各種功能,涵蓋好業主的衣、食、住、行、娛、購,發展社區經濟,提高業主的幸福感和歸屬感。智能化是“互聯網+”背景下創新型物業的一大特色,從物業的基本服務說起,如房屋及設施設備的維修與養護、綠化保潔工作、安保工作、車輛管理工作,無一不潛藏著現代信息技術;再提到增值服務,從家政衛生、房屋出售、線上繳費到上門配送等等,更是以互聯網為平臺,打造社區服務平臺模式。
2、社區經濟植入房地產增值服務的應用分析——以馨美域小區為例
2.1基于共享管家平臺,創造更優服務
2.1.1拓展家政服務的種類
增加托管類服務、老人陪護、健康管理、房屋維修等有償服務,彌補物業服務的空白,爭取達到與物業服務聯動,形成全方位服務,不留空白和死角,解決社區服務“最后一公里”的難題。
2.1.2增加社區團購
在公司管理的各小區組織“團購團”團長,爭取一小區發展一至二人,組織團購,為小區業主提供優質生鮮產品,形成采購量。共享管家可負責組織貨源對接、配送等問題,可到共享管家自提,或加幾元配送費直接送到業主家。從而帶動共享管家在小區內的影響力,形成品牌效應。尤其在應對此次的疫情,可以發揮共享管家的優勢,提供點對點的服務。
2.1.3共享管家為業主提供多種有償服務
(1)裝修設計服務。可引入一家或幾家裝修公司出幾個裝修方案供業主選擇,或由裝修公司進駐現場,收取管理費或按單返點。(2)搬運服務。搬家及裝修材料的搬運服務。(3)家政保潔、拓荒保潔等一系列家政服務。(4)有償應急維修服務。在業主裝修和入住過程中,提供物業不能提供的有償維修服務。(5)增設智能柜。為小區及業主提供快遞寄存及自提服務。一個智能柜成本2萬元,通過收取快遞公司使用費及廣告位出租,一年半可收回投資,然后每年可產生1.5萬的利潤。
馨美域小區的共享管家可能在一兩年內不會盈利,但重要的是要搶先占領這個市場。
2.2大力發展線上平臺
(1)依托微信平臺,建立“中房共享管家”微信公眾號。把所有服務內容發布在公眾號內,業主可以在微信公眾平臺直接下單。優點:費用較少,見效較快,維護簡單。但缺點也比較明顯:受制于微信程序,只能微信支付。不能鏈接其他消費平臺。
(2)依托現有中房智慧社區APP,將共享管家服務內容嵌入其中,提高APP的下載率和點擊率,在推廣APP的同時也推廣了共享管家。從現在社區APP的使用情況來看,并沒有達到當初設想 的效果。共享管家的服務內容只是在APP上有展示,但并不能通過APP下單,從而降低了業主的體驗感。現有的APP功能尚不能支持共享管家的服務體系,如果要把共享管家加入,還需增加APP的設計費用。另外物業的收費功能尚未使用,使得APP的點擊量較低,制約了社區APP的推廣。為了提高社區APP的下載率和點擊率,建議物業盡快啟動收費功能,提高點擊率。同時,增加設計費用,將共享管家服務內容植入社區APP內,使之形成一個充分的融合體。再通過不斷舉行各種優惠活動,來擴大使用量和點擊量,增加業主使用的粘度,使社區APP能盡快推廣開來。隨著馨美域小區陸續入住,這是推廣社區APP的良機,同時也是共享管家開拓的良機。
(3)如果社區APP不能達到理想的使用效果,則建議引入“和社區”APP。和社區APP是一款智能社區服務平臺,涵蓋了諸多社區服務的內容,在保定市區試運行了兩年。該系統運行較為穩定,內容豐富,并且隨著時間的發展可不斷補充新的服務內容。總之,從共享管家的現狀及發展來看,現階段,老、舊小區以店鋪實體店及微信公眾號推廣為主。充分利用實體店優勢,發展社區團購,提供自提點服務,再結合完善的社區服務,從而擴大影響,增加利潤增長點。新小區即馨美域小區以實體店及智慧社區APP為主要推廣手段,在入住之初就要給業主以全新體驗,提供全方位服務,從而占領市場。
結語:
總之,物業與社區經濟的融合,建設相應的高質量社區服務平臺,能實現經濟的共享。物業管理企業應當與時俱進,開拓多方面的有償服務并積極參與社區服務平臺的建設。物業服務企業可依靠自身獨有的資源,吸引業主加入社區服務平臺,提高社區服務平臺的受歡迎程度。當下我國正大力推行城鎮化的發展,城市覆蓋率會越來越快,房地產業后續服務將會加快發展,這也為社區服務平臺帶來更多的發展空間和資源。同時,互聯網是社會發展的推進器,有了互聯網的推動,根植于社區服務平臺模式的前途將更加美好。社區經濟借助互聯網,搭建社區服務平臺,提供多種有償服務,提升房企形象,拉動經濟增長。
參考文獻:
[1]高凡.智慧社區基層治理平臺助力城市管理下沉社區[J].中國建設信息化,2021(02):66-67.
[2]趙金霞,李蕾.基于物聯網的智慧社區平臺搭建[J].中國市場,2020(34):191-192.
[3]呂波,康科武.疫情下的移動數字信息化社區物業管理探討[J].信息通信,2020(07):155-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