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本文重點針對房屋建筑工程施工過程中,模板支撐系統的安全性和穩定性問題展開了相關分析和研究,有效提出模板支撐系統安全性和穩定性提升的有效方法,并且對強化模板支撐系統安全性和穩定性的相關策略進行了闡述,有效提高房屋建筑工程模板支撐系統的整體安全性和穩定性,避免對房屋建筑工程施工質量和安全性產生嚴重威脅,全面提高房屋建筑工程施工單位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同時也為人們后續的房屋居住安全打下良好的基礎。
【關鍵詞】房屋建筑;模板;支撐系統;安全
【DOI】10.12334/j.issn.1002-8536.2021.24.
當前隨著我國城市化建設發展速度不斷加快,城市內部大量的房屋建筑工程被不斷建設起來,進一步緩解城市內部人口居住壓力問題,同時推動整個城市經濟不斷朝著更高目標上發展。由于人們的生活質量的不斷提高,對于現代房屋建筑工程所提出的要求也在不斷上升,對于房屋建筑工程來講,人們不但重視建筑體所具有的功能性,同時更加重視整個建筑結構的安全性。因此,對于房屋建筑工程施工單位而言,需要對房屋建筑工程施工當中的各個環節安全控制要點加以明確,有效做好各項安全防護措施,保證房屋建筑工程的施工質量和安全性符合工程設計標準。
1、房屋建筑模板支撐系統安全穩定性提升工作分析
1.1支撐模板的設計工作要點
首先,在房屋建筑工程施工過程中,針對建筑工程模板設計工作所需要考慮的受力荷載問題,主要包含模板和支架結構的自重、施工所使用的各種機械設備重量受力影響等。同時在混凝土材料的澆筑過程中,經常會產生比較強大的側向壓力混凝土,在傾倒工作過程中會產生比較強烈的沖擊荷載。與此同時,在施工過程中必須要有所考慮到模板支撐系統的分項系數情況,全面提高模板支撐系統的安全性和穩定性。通常情況下,在房屋建筑模板支撐系統的設計過程中,針對模板自身重量所產生的影響可以忽略不計,因為在工程施工當中模板的實際重量,基本上都遠遠小于施工當中的其他荷載受力大小,但是對于建筑工程地下室頂板結構,則需要考慮到施工堆載所產生的影響,需要以每平方米500kg到活荷載來進行受力驗算和分析[1]。在具體的設計和計算工作過程中,需要對模板的受力情況進行全面分析,同時不需要再導入建筑體的梁柱和一些基礎性的計算工作,如圖1:
其次,建筑模板支架橫桿立桿之間的最大間距需要控制在合理范圍之內。通常情況下要求模板支架的橫桿之間間距大小不能超過1.2m,立桿的縱向間距橫向間距大小不能超過1.0m,而針對建筑模板支撐體系立桿間距,和上下水平桿之間的間距計算工作過程中,通常情況下使用的是計算機軟件來進行精確分析,同時還需要根據建筑工程腳手架的高度情況承受荷載情況來加以確認。比如,3m高度的滿堂腳手架和15m高度受力荷載情況會存在比較明顯的差異性,因此直接使用在工作人員的操作平臺腳手架,和承受混凝土模板的腳手架也各不相同。在具體的設計工作中需要有效確認每支立桿結構所承載模板的具體體積大小,并且準確計算出建筑工程模板單位面積施工和載量大小。由于單位面積所承受的單支支撐桿受力情況比較集中,同時需要準確驗算支撐桿的強度情況,對模板支撐桿的安全系數進行有效調節,并且對支撐桿的間距大小進行有效控制。
1.2提高鋼管的抗彎強度
要想全面提高房屋建筑工程模板支撐系統的安全性和穩定性,需要充分做好鋼管抗彎強度的計算和分析工作,這也是保證模板支撐安全性和穩定性的關鍵性影響因素。通常情況下,從工作原理上進行分析,鋼管材料的直徑越大所產生的慣性距越大、抗彎強度越高,但是由于鋼管壁厚度相對較薄同時也容易產生損壞,因此在分析過程中不能從單方面從抗彎強度上直接確定鋼管材料的厚度大小,需要充分考慮到鋼管的材質情況、鋼管的抗拉強度、剪切強度、彈性模量以及材料的耐腐蝕性等多方面因素。通過綜合因素分析之后,合理確定支撐鋼管的管壁厚度大小[2]。通過這種方法可以進一步提高鋼管的抗彎強度,要提高模板支撐系統的結構穩定性,同時還可以避免不必要的經濟成本浪費問題,如圖2:
1.3模板立桿地基承載力分析
在進行建筑地基承載力計算和分析過程中,需要根據腳手架立桿方向上的軸力和地基承載能力的比值進行分析,需要通過立桿下方的墊板面積大小來進行針對性計算。具體計算公式為A=N/F。其中F為地基的基礎承載力;力桿的軸向受力為N;墊板的實際面積為A。在具體的計算工作當中,必須要保證計算單位統一使用kN作為受力單位,承載力使用PA,所計算出的A單位為平米。除此之外,還需要對建筑地基結構的基礎承載能力進行檢測和分析,通常情況下針對建筑基礎結構的檢測工作方法存在多樣化性質,其中比較常規的檢測方法為單樁豎向抗壓進載實驗,以及復合式地基荷載實驗檢測方法。通過這種試驗檢測方法,主要的依據是基于建筑工程地基結構構成形式所決定,如果房屋建筑工程圖紙設計標志當中屬于復合地基結構,則需要采取單樁豎向抗壓試驗檢測工作方法來進行操作。在具體施工當中,如果通過檢測之后沒有達到標準要求的建筑基礎承載能力,則需要對持力層部分繼續進行延伸,如果和地質勘察資料數據之間存在偏差,比如在設計工作要求方面,地基結構當中要求的是中密卵石層,地勘資料當中也是卵石層,但是開發之后并不是中密卵石層,則需要進一步進行開挖,然后可以使用毛石混凝土材料進行回填處理[3]。
2、強化模板支撐系統結構穩定性的控制要點
首先,模板支撐系統在使用組合架構中,需要在系統當中增設剪刀支撐結構,在工程施工當中通常會使用鋼管、木頭等材料作為模板的支撐體系,同時需要在橋梁上部結構使用碗扣式腳手架,其中網購是腳手架設備不會增加剪刀撐結構,而其他部分比如鋼管木頭等所做的模板支撐系統必須要向其中增加剪刀撐結構,以此來提高模板支撐體系的結構穩定性和安全性。
其次,在模板支撐結構的搭建過程中,普通截面不需要在梁體底部額外增加立桿結構,支撐模板大截面的寬度通常保持在450~800mm之間,同時建筑梁體結構呈矩形形狀,對于普通寬度300mm以及800mm以下則不需要進行使用。通常情況下,可以直接使用常規支撐結構即可完成,在具體工程書當中必須要根據房屋建筑模板的支撐情況來進行設定,通常情況下如果直接通過滿堂架的形式進行搭,設通常不需要增加支撐立桿結構,因為其中存在橫梁桿支撐部分,可以有效提高建筑房屋模板結構的穩定性,如果采用滿堂架搭設方法,經常會出現比較嚴重的橫向水平桿缺失,以及支撐桿之間的間距較大等方面問題,因此這一問題的產生必須要采取梁下加固處理工的方法[4]。
最后,在模板支架的搭設工作當中,需要全面提高模板搭設監督和檢查工作質量,有效防止支架搭設存在各種通病問題,如果產生問題之后需要及時進行整改,同時要保證整個工程施工資料以及相關參數的準確度,全面落實各項工作責任展開詳細的技術交底工作,對工程施工材料進行嚴格控制,尤其針對鋼管材料質量控制,必須要達到標準的設計工作規范要求,全面提高房屋建筑模板支撐系統的安全性和穩定性。
結語:
綜上所述,房屋建筑模板支撐系統的安全性和穩定性,直接關系到整個建筑結構的施工質量和基礎穩定性,如果房屋建筑模板支撐系統的穩定性不符合標準所產生的安全事故影響范圍相對較大,甚至會直接威脅到人們的生命財產安全。因此,全面提高房屋建筑模板支撐系統的安全穩定性,是我國各大工程建設施工單位所需要重視的關鍵性問題。
參考文獻:
[1]潘談,宋文博.綠色建筑鋁合金模板的開發應用現狀與發展[J].綠色環保建材,2019(10):250-251+253.
[2]霍改蕊.建筑模板工程中主體模板施工技術[J].建材與裝飾,2019(19):9-10.
[3]杜海艷.房屋建筑模板工程施工質量控制與防治[J].居舍,2018(32):119.
[4]鮑力宏.分析建筑模板工程施工中質量問題與防治措施[J].中外企業家,2018(02):72.
作者簡介:
劉金龍(1986.05-),男,漢,本科,湖南,一級建造師證,研究方向:房屋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