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恩端
【摘要】目前,建筑工程中的深基坑支護方式多種多樣,不同的深基坑支護方式,適用范圍、使用效果均有明顯的差異。同時,建筑工程的規模不斷擴大,結構日趨復雜化及大體量、高層建筑的增多給深基坑支護施工技術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對此,文章主要探討了建筑工程中的深基坑支護施工技術,希望可以為相關研究及實踐提供有效參考與指導。
【關鍵詞】建筑工程;深基坑;支護方式;施工技術
【DOI】10.12334/j.issn.1002-8536.2021.24.
1、深基坑支護施工面臨的問題
1.1 基坑深度不斷加大
近年來,我國城市化建設步伐不斷加快,房屋建筑、路橋等基礎設施建設項目的數量越來越多,導致土地資源大規模減小。為實現對有限的土地資源的高效利用,目前建筑工程領域越來越重視對地下空間的開發,導致建筑工程基坑深度越來越大,從而提高了對深基坑支護施工技術的要求,深基坑支護施工的難度也不斷增大[1]。
1.2 不確定因素較多
深基坑開挖時,往往面臨很多不確定因素。如果支護方案不夠合理或考慮不全面,則可能引起安全事故。一旦發生安全事故,便會造成巨大的經濟損失,還可能會導致人員傷亡。基于此,深基坑開挖施工時,應采取有效的措施,預防安全事故。施工前,應做好調研工作,對建筑工程所在區域的情況、周圍環境情況進行全面了解,然后選擇合適的支護方式,并制訂科學、可行的施工方案,為實現深基坑支護施工質量的提高奠定良好基礎。
1.3 施工條件比較復雜
當前,建筑工程的數量不斷增多,但建筑用地卻在日趨減少。在此背景下,很多建筑企業在進行選址時,往往不得不選擇環境相對復雜的地方,這些地方地下管線復雜、管道較多,導致深基坑支護施工難度較大,對支護施工技術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深基坑支護施工之前,如果沒有準確、全面地掌握該區域的地質條件、周圍環境等情況,便有可能出現深基坑開挖不成功的現象,導致大量資源的不必要浪費,還會影響深基坑的穩定性,甚至給周圍建筑物及構筑物造成嚴重的威脅。
2、常見的深基坑支護施工技術
2.1 土釘墻
建筑工程深基坑施工中,土釘墻是一種常用的支護方式。為確保基坑支護施工的順利開展、排水功能的有效性,應設置網狀的排水系統,并保證積水溝、積水坑等有良好的排水功能。在確定土釘大孔直徑時,應根據國家相關規范標準的要求進行,保證孔徑合格,且要對土釘進行仔細檢查,確保其無生銹、雜質等問題存在,釘入孔后,再灌入注漿管。土釘焊接托架時,加強對鋼筋、砂漿等材料的質量檢查,確保其符合建筑工程的實際要求,并要準確定位土釘的位置。注漿時,應確保漿液配比的合理性、科學性,速凝劑的用量為水泥用量的3%,同時也要對注漿壓力進行嚴格控制。
2.2 土層錨桿
建筑工程深基坑施工中,土層錨桿也是一種常用的支護方式。實際應用土層錨桿進行支護時,應對錨桿的位置進行合理選擇,使用鉆機對錨桿進行固定后再灌漿。鉆孔前,將錨桿位置當作基點,認真測量,錨桿機位于指定地點后才能進行鉆孔,并合理調整鉆桿的位置、鉆桿的角度。鉆孔過程中,若發現異物,則要停止鉆孔,立即上報,并要仔細探查,根據探查結果,再確定解決對策,到達指定位置后完成鉆孔[2]。
2.3 組合支護
組合支護指將多種支護方式與相關技術有機結合起來。噴錨支護便是深基坑施工中的一種常用組合支護方式,其是將混凝土噴射、錨桿、釘墻、鐵絲網等有機結合起來,適用于地下水位較低以及黏土、砂土、弱膠土等特殊土體的基坑支護施工。實際應用噴錨支護方式時,基坑深度應≤15m,并要做好準備工作,從而確保噴錨支護施工質量。同時,樁錨支護也是深基坑施工中的常用組合支護方式之一,其在土體性能較好、土層較薄、土質較軟的地基中有著良好的應用效果。例如,基坑坑體長度≤40m、設計軸向抗拔力≤750k N、水平角度為20°~50°時,便可以應用樁錨支護方式。樁錨支護方式的構造形式相對簡單,是在基坑穩定地層內將受拉桿件的一端固定住,然后使其另一端連接圍護樁,從而通過圍護樁來對力進行傳導,以保證圍護結構的穩定性。實際應用樁錨支護方式時,應做好實地勘測,將垂直、水平位置標注好,并對支護結構、基坑底部間的夾角進行嚴格控制,確保其不超出20°~25°的范圍。如果基坑單邊長>40m或邊緣總長>140m,則要嚴格控制錨桿軸向抗拔力,通常不可超出700~800k N的范圍。此外,自立式支護也是深基坑施工中的常見組合支護方式,其適用于素填土、粉土、粒土、黏土以及淤泥土等土體,主要是設置具有阻擋、支護等效果的水泥攪拌樁,并將其當作支護屏障。實際應用自立式支護方式時,需要嚴格控制基坑挖掘深度,深度應≤9m。
3、建筑工程中深基坑支護施工技術的應用實例
3.1 工程概況
該項目工程基坑采用整體開挖方式,呈不規則矩形,擬支護基坑東西長約246m,南北寬約186m。高層基底標高17.95m;多層基底標高18.90m;車庫正常基底標高19.05m,部分基底標高為17.05m、18.95m、17.95m。東部及北部水池地區需要對淤泥質土進行換填。根據勘察報告,東側換填最低處基底標高為16.62m,北側換填最低處基底標高為17.02m(已換填完成標高最低為18.95m)。
項目場地地下水為第四系孔隙潛水,主要補給來源為大氣降水及地下徑流。勘察測得地下水靜止水位埋深為0.60~6.00m,平均為4.67m;穩定水位標高為19.31~19.98m,平均為19.69m。受周邊降水影響,水位變化幅度較大,該區域水位變化幅度約為1.0~3.0m,豐水期最高水位標高可按23.00m考慮。綜合考慮地質勘測結果、場地周邊環境情況等因素,按照便于施工、經濟合理的原則,以保障深基坑支護施工質量、安全為目標,對多種支護方式進行比較,決定選擇土釘墻支護和自然放坡的支護方式[3]。
3.2 噴錨支護施工技術的應用效果
深基坑施工中應用噴土釘支護施工技術,施工完成后,被支護的土體土釘支護結構之間構成了一個整體,土釘支護結構可滿足土層內力、外力的要求,能夠實現對施工支護面的穩固,支護面強度、穩定性也比較高。面層施工使邊坡表面上建立起一個有效的防護層,可避免雨水、地表水沖刷而引起的滑坡,有利于確保基坑的穩固性。
結語:
綜上所述,建筑工程中的深基坑支護施工技術多種多樣,包括土釘墻、土層錨桿、護坡樁以及噴錨支護、樁錨支護、自立式支護等組合支護方式。實踐過程中應根據建筑工程實際情況、具體要求,對支護方式進行合理選擇,以確保深基坑支護施工質量,保障建筑工程的建設效果。
參考文獻:
[1]張妍.建筑工程施工中深基坑支護的施工技術[J].中國高新科技,2020(20):69-70.
[2]劉珩.建筑工程施工中深基坑支護的施工技術管理探討[J].中國建筑金屬結構,2020(10):24-25.
[3]周克軍.建筑施工中深基坑支護的施工技術與管理探究[J].冶金與材料,2020,40(05):68-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