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州鋼 樓林哲
【摘要】建筑房屋裝配混凝土結構設計分析中,需要重視裝配混凝土的結構技術操作要求。結合相關的資源配置分析標準,以節約抗震綜合性能建設優勢為發展前提,快速的推動建筑房屋產業化施工模式的變革。從建筑房屋的內部裝配結構入手,分析施工操作的結構規范操作形式,重視優化建筑結構的發展建設需求,提高建筑裝配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設計的合理性。本文將針對建筑房屋裝配混凝土結構設計的建設優勢,發展進度變化,抗震保溫等進行標準化技術分析,重點研究裝配混凝土結構下的技術要素實施,保證裝配混凝土結構施工對策符合實際建筑房屋結構設計的標準要求。
【關鍵詞】裝配式;混凝土結構;施工措施
【DOI】10.12334/j.issn.1002-8536.2021.24.
建筑房屋混凝土結構裝配分析中,需要按照具體的結構施工重點,結合相關的施工規范要求進行分析,明確如何調整建筑房屋的施工建設優勢,降低成本,提高環保價值,滿足施工質量標準建設要求。從裝配結構化操作的基本要求入手,分析如何采用不同的技術施工方式,提供符合裝配式混凝土結構設計的措施方案。
1、建筑裝配混凝土結構施工設計的建設優勢
1.1 節約成本,提高環保設計價值
我國傳統混凝土澆筑中,需要由專業的人員指導完整。混凝土施工現場所需要的工序多,時間長,容易導致各類失誤問題發生。混凝土澆筑工程使用中,各個因素都需要合理的掌控。環境因素、氣候因素、溫濕度變化等,都會直接影響混凝土的澆筑質量水平。在混凝土澆筑過程中,鋼模板在澆筑中可能受不同程度的影響,造成損耗,導致建筑工程施工成本的增加。建筑施工規范化管理中,需要明確混凝土結構配置的標準,結合實際情況減少模板的消耗和使用量水平。傳統的模板消耗量在65%左右,而采用裝配式混凝土結構方式,可以有效的減少混凝土的澆筑損耗量,提高工作效率建設水平。根據混凝土結構加工施工規范操作要求,需要明確模板的相關預制標準。制作前需要確定材料的操作工序,逐步降低資源的損耗比例水平。按照合理科學的設計方式,逐步減少混凝土的綜合使用量水平。技術人員需要結合裝配混凝土的實際施工規范要求,準確的分析如何降低施工現場的噪音損害,提高周邊噪音防護。重視提升建筑施工的綜合建設速度水平。充分利用混凝土結構裝配操作形式,減少施工中的廢水比例量水平,提高生態化環保建設優勢,滿足現代房屋建筑裝配的使用設計標準。
1.2 施工進度水平的提升
房屋建筑施工規范操作中,需要明確裝配混凝土的操作技術基礎。結合裝配混凝土的施工設計標準和操作優勢,不斷加強建筑施工的綜合建設速度。裝配建筑施工規范管理中,需要做好前期的成本規范化管理,結合施工過程中的澆筑工作流程,分析如何建立符合預制規范操作的裝配標準。以有效節約施工規范化操作時間為基礎要求,重視建筑工程施工地點的規范操作。按照房屋建筑施工圖紙的規范設計要求,確定放線、布線的規范操作,做好鋼筋砼構件的配置,確定規范化的操作標準要求。通過預制的鋼筋規范操作,對后澆筑砼進行鏈接,構件砼結構整體,保證配置混凝土技術復核實際施工進度和規范要求,提高工作施工的綜合效率。
1.3 抗震性能、保溫性能的提升
房屋建筑規范操作中,需要確定裝配混凝土的施工標準。結合實際結構的材料標準水平,實施預制操作。施工過程中,需要確定規范化的連接標準要求。結合建筑整體實施規范化水平應用,確定建筑物整體的抗震有效性水平,加強人民居住的安全性。在建筑工程施工規范化操作中,重視相關綜合性能水平的提升,增強抗震性能的發展和建設,構建居住舒適的規范配置標準。重視配置混凝土的施工合理性,改變傳統保溫建筑效果實施方式,重視裝配構件的有效設計,確定產品室合計符合建筑使用的需求,滿足居住的質量標準要求。
2、建筑房屋裝配混泥土結構設計要點分析
2.1 NPC技術分析
NPC是房屋建筑裝配混凝土結構施工中的重要技術標準之一。在NPC施工技術分析中,通過不同構件的緊密連接,調整不同構件水平、垂直關系,減少縫隙,強化建筑物的穩定性,保證建筑結構安全穩定。
2.2 PC技術分析
房屋建筑裝配混凝土施工操作中,使用PC技術應用可以快速準確的確定不同構件的施工配置標準。確定建筑構件的連接標準。減少施工縫隙,重視連接緊密度水平。加強建筑物的內部保溫水平,需要確定構件的配置標準。使用PC技術可以簡化操作工作流程,重視施工現場工作效率水平的提升,加強材料的充分使用,規范PC技術操作管理建設要求,減少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充分利用實際施工的材料規范標準要求,在一定程度上減少環境的污染,簡化工作流程,促進建筑工程施工綜合速度水平的提升,有效的縮短施工工期。
2.3 混凝土澆筑技術分析
建筑房屋的裝配混凝土施工技術操作中,需要結合不同構件鏈接,確定混凝土澆筑的規范標準。在施工操作過程中,需要充分考慮施工操作的規范要求,重視混凝土施工澆筑的操作標準。依據混凝土制作的規范要求,對水泥進行攪拌操作,將水泥、砂子等材料混合攪拌,灌注時間控制在5°至35°之間,避免因為澆筑溫度的影響導致澆筑失敗。在混凝土澆筑過程中,需要避免陽光的直接照射,一般需要在30分鐘內澆筑完畢。混凝土澆筑施工中,如果溫度在5℃以下,就需要停止施工,避免因為溫度不足導致澆筑失敗問題發生。
在實際施工操作中,需要重視施工澆筑的功能匹配。根據墻板預制操作確定組合模板,采取套管配置方式完整澆筑。套管底部可以采用PVC澆筑灌注方式,當灌注滿后,需要使用活塞封堵,避免漏漿現象發生。灌注完畢后四個小時內不可以移動構件,防治出現裂縫現象問題。
2.4 墻體澆筑技術分析
建筑房屋施工操作中,需要在底部澆筑3cm-5cm的同比例厚度的砼,控制水泥砂漿的比例量水平,提升砼分離作用效果。按照混凝土墻澆灌注的要求,實施分層灌注操作方式,保證灌注的合理有效。灌注高度一般為40cm,澆筑過程中,需要控制砼初凝的時間范圍。按照墻體澆筑的規范要求,調整震動范圍和振動角度,逐步規范分層振搗范圍。按照層級標準要求,調整振搗角度快慢水平。每次需要保持下層砼位置。振動管理操作中,需要調整振動的規范操作時間,控制混凝土無下沉,做好懸浮效果。澆筑過程中,需要避免碰到鋼筋,做好預埋件的調控,防止構件導致墻體受到損害。混凝土澆筑過程中,需要加強澆筑的平整度、壓實效果,提高混凝土表面的光滑度。
結語:
綜上所述,建筑房屋裝配式混凝土結構建設中,需要結合建筑規范操作標準要求,分析如何建立裝配混凝土的施工技術標準。按照現有的自然環境條件,分析如何在短時間縮短工期,降低噪音,減少資源浪費比例水平。裝配混凝土施工技術操作中,需要加強綠色環保技術水平分析,構建符合建筑施工規范的操作質量管理標準,快速提升建筑混凝土整體質量水平的規范建設,避免質量問題的發生與發展。
參考文獻:
[1]尤華.預制裝配式混凝土建筑施工安全和質量評估[J].建材與裝飾,2018(02)
[2]劉迪.裝配式混凝土建筑的安全施工管理[J].建筑施工,2016(07)
[3]林楠.裝配式混凝土結構施工過程監理控制要點及對策分析[J].建設監理,201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