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旭
【摘要】在建筑施工中會應用到大量的資源,而我國目前呈現出嚴重的資源短缺現象,根據相關資料分析,發現將近1/5的能源消耗與建筑施工有關。在傳統的建筑工程施工中,并未關注對能源的節約造成了大量資源浪費,而在此基礎之上實現低能耗建筑和綠色環保就成為了建筑業發展的重要趨勢。被動式設計是低能耗建筑的重要組成部分,相比于主動式設計,被動式設計更能展現因地制宜的設計原則,也更符合低能耗建筑的應用要求?;诖?,本文針對被動式超低能耗居住建筑施工技術進行分析,僅供參考。
【關鍵詞】被動式;低能耗建筑;綜合施工技術
【中圖分類號】TU745
【文獻標識碼】A
【DOI】10.12334/j.issn.1002-8536.2021.24.
1、引言
在當前的建筑工程施工中,人們除了關注建筑的居住安全和居住質量,更提出了對居住環境的要求。被動式超低能耗建筑是建筑業發展的重要趨勢,引起了建筑企業和政府部門的高度關注,而且隨著建筑業的不斷宣傳低能耗建筑,也已被社會各界人士關注。通過被動超低能耗建筑施工,滿足了建筑能源消耗的降低,同時還實現了保溫效果的提升,是建筑業可持續發展的重要體現。
2、被動式超低能耗建筑的設計理念和內涵
被動式超低能耗建筑,在設計過程中往往需要針對建筑實際施工情況進行綜合考量,尤其是經濟氣候和區域等因素,通過合理的資源應用降低對不可再生資源的依賴,減少建筑施工中的能源浪費。被動式超低能耗建筑就是指在建筑的設計過程中,結合施工地具體情況,分析建筑施工的真正需求,對應用到的資源進行科學調配,保障每一種資源都能發揮最大價值,滿足建筑業的節能環保,在超低能耗建筑施工時,不僅需要考慮到低能耗,還要滿足建筑居住的舒適性要求,達到建筑業的整體性能提升。
3、被動式超低能耗建筑綜合施工技術
3.1 氣密性施工技術
被動式建筑在施工中尤其需要關注氣密性設計,能夠避免建筑使用過程中冷熱氣體對流,減少熱量損失。一般來說,容易引起熱量損失的部位包含門窗,電線和線管貫穿處,在這些部位進行氣密性處理能夠達到相應的效果。針對電力管線可以采用預埋穿線的方式減少管線貫穿墻體的現象,在建筑外窗安裝時,可以在洞口和窗框之間進行發泡處理,采用合理的發泡劑,讓窗框與外墻之間的縫隙進行處理,比如說可以應用聚氨酯采用防水透氣膜和隔氣膜形成密封系統,強化門窗部位的親密性。如果在進行管線外墻的貫穿時,可以設置防水套管,讓套管將縫隙填滿減少氣體對流。在應用發泡劑時,需要確保發泡劑干燥之后進行抹平,粘貼防水布,確保建筑外墻沒有縫隙。
3.2 保溫系統施工技術
在被動式建筑保溫系統施工時,普遍采用外圍護結構進行保溫,而外圍護結構保溫是根據不同地區的氣候特點而選定的保溫方式,不同地區不同氣候特點的差異會讓保溫層的厚度有一定的差別,因此需要結合不同的能耗展開相應的厚度計算,比如說建筑墻壁、屋頂、地面等,都需要落實設計的科學性。在施工時,工作人員首先需要對建筑主體進行仔細檢查,所有的外墻門窗等保持已安裝完畢為標準,在施工過程中對施工溫度有著嚴格要求,基本保持在環境溫度5度以上時進行施工。其次,在施工過程中,工作人員需要提前準備所有應用到的材料和設備,比如說砂漿膠漿,剪刀,攪拌器等等。結合不同區域內的設計規范以及不同的處理方式,保障保溫系統能起到良好的隔熱作用,在具體施工中,在外墻保溫施工需要采用石墨聚苯乙烯材料,設置良好的巖棉,達到保溫效果,并強化其防火作用。
3.3 建筑外遮陽技術
建筑外遮陽技術就是指在建筑外部設置相應的遮陽產品,防止太陽對建筑的直接輻射,尤其是在夏季,太陽光直接照射會讓大量的熱進入室內,而冬季能夠避免熱量從窗口散出,達到良好的保溫隔熱作用。因此,在建筑外側設置遮陽設施非常必要,是降低能耗的重要方式。通過相關數據統計發現,外遮陽技術能夠節約大約25%的用電量。另外,外遮陽技術能夠應用在提升建筑的保溫性能方面,節省冬季采暖時所消耗的能源,也就是說這樣系統不僅能夠達到這樣效果,還能夠具備非常強的保溫作用,加大對自然光源的應用力度。
3.4 地源熱泵技術
地源熱泵技術在被動式建筑設計中有著關鍵作用,通過該技術應用能夠保持建筑運行的獨立性,減少對其他資源的依賴,進而體現建筑能耗的降低,并且展現綠色和節能環保的建筑發展趨勢。在進行地源熱泵機組的安裝之后,交由專業工作人員進行設備運行狀態的檢查,在運轉過程中,設備不會造成水資源消耗,降低了對水資源的污染,同時也不需要進行燃料堆放,具備非常強的節能和環保效果。地源熱泵技術在電力資源和煤炭資源節約方面發揮著關鍵作用,相比于空氣源熱泵,大量降低了對電力資源和煤炭資源的消耗。而與電力資源采暖相比,地源熱泵技術應用的效率更高,能耗節約也更加明顯。
3.5 光伏發電技術
在光伏發電技術覆蓋之后,能夠大量節約電力資源損耗,在設置過程中需要針對太陽能電池類型以及各發電板的設置進行精準計算。一般來說,光伏發電設備需要以鋼筋混凝土為基礎,在實際施工時要求工作人員結合設計圖紙對基礎施工進行改造,降低對建筑屋頂的破壞。為了強化光伏發電技術應用效果,在施工中可以采用清水混凝土施工技術,不需要進行基礎的二次加工,既達到了建筑外觀的美觀性又降低了對能源的消耗。
結語:
總而言之,被動式超低能耗建筑是建筑業發展的重要趨勢,為確保技術應用的科學性,需要結合建筑設計和施工的具體情況進行針對性方案制定,通過被動式技術應用,為建筑居民提供良好而舒適的環境,又減少對資源的浪費,真正實現建筑業的綠色化、健康化發展。
參考文獻:
[1]梁銳.被動式超低能耗建筑綜合施工技術研究[J].建筑技術,2019,50(01):12-15.
[2]于永剛,聶建衛,陳凱,等.被動式超低能耗建筑外圍護系統隔熱施工控制技術[J].建設科技,2018(11):63-66.
[3]黃裕輝,顧鵬軍.被動式超低能耗建筑外墻外保溫EPS模塊安裝施工技術[J].建筑施工,2017,39(12):1797-1799.
[4]閆永龍,張峰,張同玉,等.被動式超低能耗綠色建筑外窗施工技術[J].門窗,2017(01):19-20+23.
[5]顧鵬軍,陸錦強,顧洪才.被動式超低能耗建筑的外墻窗安裝施工技術[J].建筑施工,2015,37(12):1441-14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