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青晨
【摘要】理想的平整性和行車噪音低等優勢,使得瀝青混凝土路面在公路施工中得到了普遍的使用,不過公路如果存在施工質量問題,那么車輛在碾壓后就很有可能產生裂縫、車轍等一系列情況,從而無法保證車輛運行的安全性,所以施工企業要對公路瀝青混凝土路面進行有效的病害處理,并做好對路面的養護工作,這樣就可以提高瀝青混凝土路面的整體質量,從而確保行車的安全性。
【關鍵詞】公路路面;養護措施
【DOI】10.12334/j.issn.1002-8536.2021.24.
隨著當前我國社會經濟的高速發展,與此同時也加快推動了我國公路事業的發展,因車輛增多對公路建設帶來了非常大的壓力,在這樣的背景下,瀝青混凝土路面被廣泛應用于公路工程中,因此本文通過對公路工程中常見病害進行詳細分析,提出了路面養護的施工方法,具有一定的現實性研究意義。
1、路面病害
1.1裂縫病害
1.1.1縱向裂縫病害
所謂縱向路面裂縫,主要指的是順著公路縱向方向開裂而產生的裂縫,通常和道路的行車方向保持平行,但是裂縫的長度與寬度不同。如果路面出現縱向裂縫,主要是由于路基填土壓實度不足引起的,尤其是半填半挖類型的路基,新舊路基的壓實度不符合規定要求,使得路基出現不均勻沉降,引發路面縱向裂縫。此外,在冬季溫度比較低的地區,受到外部環境溫度的影響,路基容易發生凍脹,使得路面出現較多的縱向裂縫。同時,在瀝青混凝土施工環節,接縫處理不規范,或者路面碾壓不到位,面層容易出現老化現象,從而形成大面積的荷載裂縫。由于路面出現較多的縱向裂縫,在外部車輛荷載的反復作用下,縱向裂縫深度不斷增加,一旦外界降雨量過大,雨水會順著裂縫滲入到路基中,嚴重影響道路車輛的安全運行。
1.1.2橫向裂縫病害
路面橫向裂縫通常順著道路橫向逐漸開裂,和道路中心線保持垂直狀態,長短不一。出現橫向裂縫的主要原因是氣溫過低引起的,因為冬季外部溫度比較低,瀝青混凝土面層會出現收縮現象,因為路面結構較為復雜,收縮主要體現為橫向裂縫。
1.1.3網狀裂縫病害
路面網狀裂縫主要由許多的多邊形小塊組成的裂縫,其初始形態通常為單條或者多條平行裂縫,表現為縱向裂縫,然后在縱向裂縫的中間位置出現橫向連接縫與縱向連接縫,形成大面積的網狀裂縫。如果路面結構強度比較低,或者道路基層施工強度不達標,在局部范圍之內,路面容易出現大面積的網狀裂縫。
另外,當外部的行車荷載比較大時,路面裂縫范圍逐漸擴大,長時間的作用之下,容易出現大面積的網狀裂縫。若路面網狀裂縫處理不當,容易引發路面變形。因此,在瀝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期間,如果發現路面出現裂縫,要立即處理,積極采取補修措施,避免裂縫不斷擴大,提高路面的穩定性。
1.2車轍病害
瀝青路面出現車轍病害,主要受車輛輪跡影響較大,使得路面呈現出縱向下沉,表現為帶狀的凹槽,同時,在縱向裂縫和輪跡兩側位置,還會出現一定程度的隆起。路面出現車轍病害,主要是因為瀝青混合料壓實度不滿足規定要求引起的,再加上道路車輛荷載的影響,路面的上部會出現變形,瀝青混合料攤鋪不均的部位,容易出現塑性變形,引發車轍病害。
1.3沉陷病害
在瀝青混凝土路面當中,沉陷病害也經常發生,而且影響程度較大,路面結構層次也很深。而產生沉陷的原因比較多,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公路路基鋪裝強度不夠大,難以經受得住車輛的碾壓,從而產生了沉陷;2.路面強度不夠,在不斷遭受車輛碾壓后,產生了沉陷的情況;路面排水效果不理想,導致積水過多,在長時間受到積水的侵蝕后產生了沉陷。而路面產生沉陷病害后,會很大程度地降低車輛運行的安全性。
2、公路瀝青混凝土路面的養護措施
2.1對裂縫病害的路面養護措施
為了能夠避免公路瀝青混凝土路面產生一系列的病害,那么就要實施完善的養護,以此提升路面施工的效果。而在對出現裂縫的路面進行養護的時候,要根據季節特點來采用合適的養護方式。通常夏天所產生的裂縫,會通過高溫而慢慢消失,因此無需采取針對性的處理。但是對無法消失的裂縫,就要馬上對裂縫附近的灰塵和雜物進行清理,然后在離裂縫外1m處設置長度60mm、直徑5mm的孔洞,同時利用灌縫設備往里放入標準量的灌縫材料,等到材料凝結之后,就可避免公路路面產生裂縫。如果裂縫嚴重,則要采用切割機清理產生裂縫的路面,然后重建。若公路路面具有大量不規則的裂縫,則要依據裂縫的嚴重程度來進行合理的養護。
2.2對車轍病害的路面養護措施
要盡可能地減輕車輛對路面的碾壓程度,這樣就可以做好對路面車轍的病害養護。而如果路面產生了車轍,那么就要先掌握變形嚴重性,然后把不超過10mm變形高度的路面車轍使用銑刨機進行拉毛處理。若車轍變形高度在10cm-20cm間,則要采用銑刨機進行銑刨,然后重新鋪裝上端的面層。若車轍變形高度大于20cm,則要對面層進行新一次的攤鋪,從而便能夠保證車轍處理的效果。若公路路面車轍變形高度大于20cm,則要進行新一次的攤鋪,如此一來才可以保證路面養護工作達到理想的效果。
2.3對沉陷病害的路面養護措施
在對公路路面沉陷情況進行養護的時候,要根據路面沉陷的程度來采用合適的處理方式。若路面沉陷深度不超過20cm,則就無需進行養護。若超過20cm的話,那么就屬于是嚴重的沉陷。如果公路土層和公路密實度非常平穩,則只要對公路面層實施相應的補救就能夠防止沉陷不斷惡化,從而達到養護的效果。而要是公路路面產生了沉陷,不過并未給路面造成迫害,此時可使用銑刨機在出現沉陷位置的路面中銑刨出凹槽,然后在它的底部和附近灑入黏層瀝青,同時在沉陷位置中鋪設熱瀝青混合料,然后采用壓路機進行壓實。
結語:
通過以上內容我們能夠了解到,公路施工如果出現質量問題,則會導致車輛在碾壓后產生裂縫、車轍等一系列情況,從而無法保證車輛運行的安全性,所以施工企業要對公路瀝青混凝土路面的質量,并以此提升車輛行駛的安全性。因此在今后的工作中,相關工作人員要刻苦努力,爭取進一步完善瀝青混凝土路面病害處理和養護措施,以此保證更好的處理和養護效果,從而使我國公路建設得到更好的發展。
參考文獻:
[1]張聰.公路瀝青混凝土路面病害處理及養護技術[J].現代物業:中旬刊,2019(10):174-175.
[2]張光偉.公路瀝青混凝土路面的病害及養護實踐[J].交通世界,2017(24):3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