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可新

【摘要】橡膠瀝青吸收應力層可防止、延緩或防止反射裂縫的形成和擴大,從而有助于防水、填縫和粘合劑的作用。對橡膠瀝青吸收應力層產生的物理和技術控制點進行了研究,與鋪設施工方法結合使用。
【關鍵詞】橡膠瀝青;應力吸收層;作用機理;施工工藝
【DOI】10.12334/j.issn.1002-8536.2021.24.
隨著國民經濟的發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對交道路行駛的要求不斷提高。1980年代,我們的城市道路通常是混凝土,為了改善城市形象,創造有利的投資環境,許多城市都開展了白改黑項目。但是,許白改黑方法表明,混凝土道路是用瀝青再生的。當混凝土拉伸應力大于瀝青混凝土保護層的拉伸強度時,通常會在混凝土板的接縫和裂縫中產生反裂縫。為了防止這些裂縫的反射,許多專家研究了橡膠瀝青吸收應力層的顯著優點及性價比高,因此通常是為了城市道路廣泛使用白改黑。
1、橡膠應力吸收層作用機理
橡膠瀝青吸收應力層是一種較高彈性、變形能力,位于混凝土道路和瀝青層之間或半剛性材料層和瀝青層之間碎石封層,能夠有效地吸收集中在底部裂縫上的應力,以防止瀝青頂部表面反射裂縫。其工作機制是均勻分布橡膠瀝青層上的顆粒大小碎石增加了兩種材料之間的粘結力度,然后選擇碾壓進行循環并完全擠壓。當橡膠瀝青在相對碎石高度的位置處的壓力為3/4時,結構層支撐性層石料嵌鎖呈現,就是橡膠瀝青吸收應力層。
2、工程案例
某市政道路項目走向南北,是主干道。由于道路結構基礎厚度較薄,交通承擔量較大,現有混凝土板的承載能力和道路損壞狀況都不適于主干道的運輸。混凝土道路是本項目的主要道路,已使用了十年。由于各種因素的長期發展,混凝土道路的建設仍在繼續。像.交通環境、管道設置等造成路面板塊問題,如水平和垂直分隔以及局部車轍和裂縫,可能嚴重影響車輛的駕駛舒適性,因此需要道路維修。為3.39公里總長度,由于該項目是一個舊的道路重建項目,因此無法更改其路線。改善和加強變成混凝土瀝青后,需要對白+黑相應的交通節點改造。要求混凝土白+黑模式道路首先檢測排查,根據實際位置對損壞板塊進行分類,并確保瀝青層的均勻加鋪。該計劃具有以下優點:運行靈活性、機械運行配置低、成本低高控制。為了有效控制裂縫的反射,防止地下水進入底基,在舊混凝土板上設置一層防水粘結材料,并為瀝青混合料設置一層1厘米橡膠瀝青吸收應力層。
3、市政道路改造中橡膠瀝青應力吸收層的施工應用
(1)處理舊混凝土道路。舊混凝土存在少量嚴重損壞的或板塊較大彎沉,則必須首先通過連接清理這些板,板塊運出,C15混凝土可用于松散基層。要確保新舊材質的一致性,請選擇與舊混凝土內補相同的混凝土材質。對于相對較小的彎沉差異,舊混凝土路面板可以用注漿動作代替。修復完成后,必須及時填充板之間的橫、縱縫連接。灌縫施工之前由清潔橫、縱縫,選定的灌縫材料必須具有較高的粘度、密封性和穩定性。
(2)選用原材料。橡膠瀝青吸收應力層的主要材料橡膠瀝青與集料。首先選擇用于生產橡膠瀝青的加工設備,在加工前準確測量瀝青和基礎瀝青,確保混合后材料按比例交付給攪拌裝置。也可以在添加粉末時添加添加劑。根據粉的數量分別進行了16、18和20%。當橡膠粉添加時,溫度必須在177到204℃,試驗可在一小時后開始。按照技術規范,可根據試驗結果確定粘合劑的數量。橡膠瀝青性能要求見表1。二是砂礫在橡膠瀝青應力吸收層具有以下功能:傳遞荷載需要更高的潔凈、干燥和強度。為此,材料采用玄武和石灰石。將吸收層應用于道路結構還會過渡及粘結,這需要良好的石材黏附性。技術要求見表2。
(3)橡膠瀝青灑布。基層清理干凈后,可選用橡膠瀝青專用智能灑布車。它操作快捷方便。必須在合理的時間范圍內有效控制分配灑布量,灑布量必須采取具體計量。灑布量過高,可能會導致泛油,嚴重影響吸收層的防裂效應。當灑布量不足時,壓力層與混凝土板和瀝青混合料之間的粘結強度會大大降低。因此,灑布裝置分析應嚴格按照各自實驗室的測試結果進行。該項目需要控制范圍灑布量2.2公斤/平方米。為了保證正確性銜接,鋪設瀝青氈應保持在工程機械的啟動和停止位置。當車輛通過該段時,去除瀝青氈、灑布瀝青、石料進行碾壓施工,設置一層應力吸收層,然后設置一層瀝青,其中完成的瀝青和瀝青道路必須重疊10厘米。
(4)碎石撒鋪。灑布橡膠瀝青后,碎石撒鋪機可以用液壓氣動控制的碎石撒鋪。鋪撒碎石開始時,必須清潔、干燥,并對底層瀝青(0.4%至0.6%)進行覆蓋基質。碎石量撒鋪是根據試驗結果嚴格確定的。根據項目,碎石量鋪撒在15公斤到22公斤/平方米之間。如果分布不均勻,則必須手動填充。
(5)碾壓。通常情況下,選擇(25t)2臺膠輪壓路機同時擠壓三次。設置時間可以根據最低軸承溫度確定。下承層溫度為18到40℃,碾壓時間約10分鐘,大于40℃的下承層溫度,碾壓時間控制在20分鐘左右。
(6)檢測。1)檢測橡膠瀝青灑布量。灑布瀝青時,在瀝青爐上裝入標準尺寸的矩形容器,并在前10米處放置灑布車,計算準確的分布量,與瀝青灑布車計算機調節系統協同工作,正確調整用量。2)撒鋪量碎石檢測。撒鋪碎石時,將標準大小的矩形容器放置在瀝青路面段的終點處,然后進行稱重。經過容器后,及時卸下灑布車,重新稱重,然后計算出具體灑布量,最后用調節裝置進行適當調整,以確保配灑布量符合預期配灑布量容量。
結語:
總之,結合技術實例,對瀝青應力吸收在市政道路改造中的應用進行了深入研究。研究結果表明,橡膠瀝青吸收層的使用極大地提高了道路改造的效率和質量,大大提高了城市道路的社會經濟效益,滿足了城市道路改造項目下可持續改進的要求。該技術的應用可有效解決道路吸收層問題,提高施工質量,確保車輛安全舒適,并可持續地支持市政道路項目的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蘇偉森.橡膠瀝青應力吸收層在市政道路改造中的應用[J].重慶交通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9年01期
[2]王敏.市政道路改造中橡膠瀝青應力吸收層的應用探析[J].科技展望.2019年04期
[3]李凱.斷級配橡膠瀝青應力吸收層在城市道路改造中的應用[J].中國市政工程.2019年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