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君利
【摘要】城市與國家的發展都離不開水資源,在以往的城市和國家建設發展的過程中,所消耗的水資源量比較大,再加上對生態環境的過多使用,導致生態環境受到了一定的影響。因此在本文中,對生態建設和水資源水環境保護治理進行了全面的分析,結合我國未來綜合經濟發展的要求,綜合性的研究生態建設與水資源水環境保護治理的方法。隨著我國城市化綜合建設的水平不斷提升,國家對于生態建設十分重視,逐步加大生態建設管理水平,將水資源水環境保護治理列入其中,針對性的提出了水資源保護與節約的專項措施,希望通過這些專項措施的應用,為生態建設打下堅實的水資源基礎,保障在未來的城市建設中,有充足的水資源。因此筆者在本文中,對生態建設與水資源環境保護治理進行了全面的分析和研究,結合相應的對策,以此實現我國整體生態建設水平的提升,更好的發揮出水資源的重要作用。
【關鍵詞】生態建設;水資源;水環境;保護治理;意見;研究
【DOI】10.12334/j.issn.1002-8536.2021.24.
1、生態建設與水資源水環境保護治理相關概述
1.1生態建設
所謂的生態建設就是對人為活動干擾和破壞的生態系統進行生態恢復和重建。在整個生態建設的過程中,需要進行全面的人工設計,發揮出現代科學技術的重要作用,結合生態系統的自然規律,實現自然和人工的結合,進而達到高效和諧的建設目標,逐步改善生態環境,實現人民生活質量的提升。從根本上來說,生態建設還包括生態文明建設,這與傳統的污染控制及生態恢復之間有明顯的差異性,需要全面克服工業文明的弊端,實現資源節約,達到環境友好的建設目標。
1.2生態建設與水資源水環境保護治理現狀
隨著我國整體經濟的不斷發展,城市和國家的發展,都需要使用充足的水資源,更好的保障生態管理與生態建設。我國在生態建設和水資源水環境建設和保護中的資金投入不斷增加,取得了較為突出的效果。但是其中仍舊存在各種各樣的不足和缺陷。目前我國水資源短缺和污染問題較為嚴重,城市的生態環境自我恢復比較困難,因此需要實現城市的全面管理,解決生態建設和水資源水環境污染的多方面問題,保障城市和國家的可持續發展。
1.3我國水資源保護的重要性
水資源自身的重要作用是毋庸置疑的,水資源直接關系到城市和國家的未來經濟發展,再加上我國最近十幾年國家經濟發展的速度很快,各大城市都在不斷的提升自身的發展空間,因此對于水資源的使用量不斷增加。通過對我國水資源使用情況進行分析和研究發現,預計在2030年我國水資源使用量會達到最高峰,因此未來水資源的價值很有可能會超過石油等化石資源。水資源的保護和使用也關系到國家的未來發展和富裕情況。水資源對于人們的日常生活和工農業的生產意義是重大的,但是我國的水資源存在區域分布不均衡的問題,部分地區的缺水較為嚴重,甚至嚴重影響到當地人的生活。因此水資源的保護具有舉足輕重的決定性作用,是保障城市國家未來發展及人們日常生活正常開展的重要資源。
2、生態建設與水資源水環境保護治理的關鍵要素
生態建設通過綜合化的管理,能夠實現水資源利用效率的提升,逐步達到水資源花費和收益之間的平衡管理,另外還需要提高水資源保護和治理意識之間的融合,利用相應的技術和手段,減少城市的污水、廢水和環境及生態環境的管理,逐步實現生態的綜合建設與水資源水環境的綜合性保護,進而達到可持續發展的根本要求。通過協調化的管理模式,提高綜合管理針對性,保障水資源利用的科學性和合理性,更好的滿足工農業和人們的日常需求。
3、生態建設與水資源水環境保護治理的建議
3.1提高保護意識,發揮市場監督管理作用
水資源的保護,需要全民的參與,因此需要全面提高工作人員及人民的保護意識。對于城市居民,需要做好日常的綜合性宣傳,過加強城市居民的教育針對性,實現多方面的宣傳和教育,保障居民有較強的環境保護意識。在保障居民的日常用水節約的前提下,減少企業的標準排污,提高治理的整體水平。另外為了更好的發揮出市場監督和管控作用,要提升政府對市場的管理針對性,重視相關工作的開展。通過政策上的鼓勵,做好日常的清潔和生活管理。對于排污量和排污不達標的企業,必須要提高收費的標準,做好針對性的處罰,構建完善的水資源管理體系,促進統一管理,實現企業、市場和制度的相互支配及高效管理。
3.2加強防治措施
在進行生態建設和水資源管理的過程中,要全面加強防治措施的應用,將可持續發展理念真正落實到實處,逐步構建綠色生態文明環境,提高水資源和水環境保護治理目標設立的針對性。水環境的改善要以源頭管理為主,采用現代化的科技和傳統農業融合管理的方式,合理的選擇肥料,杜絕使用高濃度農藥,提高對生物農業技術的應用水平,保障從污染管理入手,實現水體循環的改善。通過針對性防治措施的應用,改善水資源,保障水環境。
結語:
為了更好的做好全面的生態建設管理,實現水資源水環境的全面保護,需要首先認識到環境保護的重要意義,保障生態城市綜合建設的同時,逐步推進多方面工作的開展,實現對環境危機的全面緩解。在開展具體工作的時候,需要全面堅持以人為本的根本原則,逐步將生態文明建設融入其中,節約資源提高利用效率的同時,減少對環境的污染,逐步推進城市的綜合性建設。對于水資源的利用,要實現管理體系的綜合性構建,實現市場的綜合化監督,保障綜合性高效化管理,逐步推進城市的高效可持續發展。只有通過針對性的措施,才能夠實現生態城市的綜合化管理與建設,明確水資源水環境的綜合保護與管理,保障城市和國家未來發展中有充足的水資源。
參考文獻:
[1]趙楊.關于生態城市建設與水資源水環境保護治理的建議[J].農業科技與信息,2016,(15):155-155,157.
[2]吳燕.關于生態城市建設與水資源水環境保護治理的建議[J].區域治理,2018,(50):68.
[3]徐斌.關于生態城市建設與水資源水環境保護治理的建議嘗試[J].智能城市,2018,4(3):117-118.
[4]徐斌.關于生態城市建設與水資源水環境保護治理的建議嘗試[J].智能城市,2018,004(003):P.117-118.
[5]許之秋,俞逸琴.關于生態城市建設與水資源水環境保護治理的建議嘗試[J].居舍,2018,000(005):P.155-155.
[6]趙彥剛.城市水資源污染治理與環境保護分析[J].建筑工程技術與設計,2019,(11):2442.
[7]郭寅.城市水資源污染治理與環境保護分析[J].環境與發展,2017,29(10):20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