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姝
摘 要:在社會飛速發展的背景下,人們對房建質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必須跟隨當前建筑行業的發展,不斷進行技術和設計上的優化提升。在房屋施工建設過程中,必須要重視建設質量,對滲漏問題的處理是保障使用壽命和維護建設安全的重要環節,必須要從建設方案設計和施工實操的不同環節加以重視和優化處理,堅決為用戶打造更加舒適的居住環境。介紹建筑中防水處理的重要性,結合幾種常見的滲漏問題,詳細討論施工中的處理工藝。
關鍵詞:建筑施工;防水防滲;技術探討
在房屋建設工作的開展過程中,必須要重視對防水防滲等基礎建設的落實,否則會在房屋的居住和使用過程中產生很多威脅和安全隱患。經常出現屋內滲漏的地方包括廚衛、墻面和屋頂等,從原因上分析,包括建材質量不合格、施工防水處理不到位或建設方案存在缺陷等多個方面,一旦屋內出現透水滲漏問題,不僅會影響室內原有的建設和裝修,還有可能會對上下樓層、鄰居的房屋造成損壞,造成一定的經濟損失,必須要針對常見的滲漏問題加強處理和優化。
1?建筑防水防滲技術的基本應用
按照建筑防水協會統計的數據,約有37.48%的住戶受到房屋滲漏的困擾,這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防水建設工作的重要性[1]。在防水施工的建設過程中,必須要重視對防水材料的合理選擇,并嚴格按照建設施工中的防水保障要求開展施工處理,一般可以選擇10~15年,按照不同的年限對建設的價格進行調整,突出建設過程中的質量保障。積極開展房建防水工作對保障建筑體的使用壽命和財產安全具有很大影響,通過在實際施工建設過程中做好防水防漏處理來降低后期出現漏水問題的概率,對促進基建的防水技術優化極具現實意義。目前,許多民用、工用的建筑在建設過程中都十分重視防水處理的實際效果。
2?建筑施工中的結構滲漏分析
2.1? 屋面結構滲漏
常見的屋面滲漏和建筑物地基不均勻沉降有密切的關系;此外,氣候溫差變化比較大,導致混凝土脹縮、屋面板產生裂縫,這也是一個重要原因。面對屋面結構滲漏,一定要找到原因再解決。此外還需注意,不同的建設平面實際建設要求也存在差異,屋面施工一般要求平整,在建設時要確定好參考平面,按照施工圖紙的標注,確定基礎建設參數,保證建設質量。一些混凝土材料在長時間的使用過程中會受到外界環境或沉降變形等問題的影響,出現老化現象,部分混凝土甚至會出現裂縫和滲水問題,對使用和居住產生了很大影響。
2.2? 墻面結構滲漏
墻面的滲漏主要集中在門窗部位和墻體連接處,特別是外墻的實際受力情況較為復雜,在開取門框和窗框之后受到的剪力作用也會發生相應的變化,在長時間的使用過程中,容易導致變形和開裂,引發一系列內部管道的滲漏問題。在安裝或裝飾門窗時,使用的螺栓和其他連接結構之間很容易留存空隙,一些施工人員沒有使用密封材料對其進行二次處理,提高了墻體表面滲漏的概率。在墻面的連接處有時會存在一些管道跨越的問題,必須要提前預留好孔徑,同時對其尺寸進行合理控制,防止在使用中縫隙處產生滲水問題。
2.3? 廚衛結構滲漏
廚衛滲漏問題較為常見,由于該區域涉及大量的用水和水管鋪設,易出現下水不通暢的問題,進而造成地面積水,必須要在結構設計和基礎建設的環節予以優化處理。一般在廚衛空間使用的管道容易漏水,質量不佳或連接處處理不當就會產生滴漏現象。此外,還有一些廚衛空間的死角位置,包括櫥柜內部、洗漱池底部等,都容易出現滲水問題。由于視線被遮擋等,一般用戶很難及時發現并進行處理,在不知不覺中造成地面積水或地板泡壞。
3?優化建筑體防水防滲的主要工藝
3.1? 屋面防水處理
屋面的防水處理對建設方案有一定的依賴性,要求在施工中嚴格參照建設土質的要求進行施工處理。在選擇建材時,必須要把握防滲質量,可以增加施工時抹面的厚度,并使用一些防水涂料在其表層進行包覆,降低屋面滲漏的概率。在屋面施工時,必須要重視對地平面的選擇,嚴格按照參考平面進行施工處理,避免出現屋面不平和積水的問題。一般在找平時,將參數設計為2%較為合適,若偏大會產生施工質量隱患。在進行女兒墻建設時,頂部的建設坡度應該設計得高一些,使其能夠及時排水。屋面的防水建材要保證能夠和基面加強連接處理,部分施工縫也要重視密封處理,盡量避免在施工和使用過程中出現漏水問題。
3.2? 墻面防滲處理
在進行墻面的建設處理時,必須要結合具體的使用場合進行區分,一般外墻出現滲漏的概率更高,需要在建設時更加關注細節處理。目前常見的工民建外墻都是采用混凝土澆筑的方式,在選擇原材料時,要關注其強度和抗滲性,避免在長時間使用中出現變形問題。部分墻體中需要安裝門窗,在對其進行開孔建設時,要注意在切口處使用螺栓和板材進行加固處理,提升其承載性能。為了防止水流透過螺栓口流出,一般使用膨脹螺栓或混凝土和防滲液進行處理,確保外墻建設中的細節性[2]。對于墻面上伸出的窗臺等結構,要在臺面上進行一定的坡度處理,使水流及時排出,避免水流堆積。在整個墻面中,可以加入一些防水板,提升抗滲水性,提高墻面的施工質量。
3.3? 廚衛建設優化
廚衛結構是房屋建設中最容易出現滲水問題的區域,在實際施工過程中,必須要加以關注并提升處理技術。首先,在進行廚衛的地面處理時,應該略低于屋外的地面,利用高差來降低透水事件的危害性。在廚衛空間內的下水口進行施工時,也應該留存一定的高差或坡度,有助于地面積水外排[3]。其次,在廚衛區域鋪設了許多管線,在設計中要對其進行優化,一般要求水管線設計在底部,有利于保障使用的安全性。當涉及一些管線的搭接施工時,要提前預留好位置,參考施工方案中的標注進行合理控制,避免影響后續的走線建設。預留孔徑時,要保證合理性,如果過小,管道不能順利穿出,還需要進行擴洞處理,影響本身結構的穩定性;若過大,管道會和孔壁發生摩擦碰撞,容易出現問題。
3.4? 加強建材控制
對于部分因建材質量缺陷引發的房屋滲漏問題,必須要加以重視,從施工的源頭選擇好防水建材,保質保量地完成房屋建設工作。首先,混凝土材料屬于普通建材,在防水工程中也是一種防水材料,在進行混合配備時,要更加重視不同原材料的使用比例,并向其中添加一些減水劑等添加劑來優化其性能,使其能夠更好地發揮抗滲漏的作用。在混凝土的澆筑施工中,要關注和鋼材的連接性,使其更好地包覆在鋼筋表面,并保證一次施工到位,防止漿體凝結中出現分層和脫落現象。其次,在防水建設中使用的板材、管材等都需要在進場之前進行抽檢,避免存在漏水的劣質建材。在采購時,要注意對這類基礎材料生產資質的查詢,選擇更有誠信度的供貨商進行合作。
3.5? 明確建設方案
施工方案是基建開展過程中最基礎的參考內容,相關的建設參數和要求都需要核照標注,設計人員必須要加以重視,并確保方案的合理性。首先,設計人員要對建設現場進行踏勘測量,并結合一定的工作經驗,對一些常發滲漏的部位進行優化和修改。如一些管線交叉、墻面結合的位置,更容易出現滲水問題,可以通過建材優化和設計優化的方式來應對,選擇更具防滲效果的砂漿對接口進行封閉處理,根據房屋的基本結構調節一些水管線路的走向,避免滲漏產生[4]。其次,在建設方案設計完成后,可以通過一些計算機模型進行驗證和改進,如BIM系統可以模擬該建設房屋在長時間的使用過程中可能產生的管線問題,能夠及時發現一些很容易忽視的基礎性建設問題,使方案的優化更具針對性,為后續建設工作的開展提供重要保障。
3.6? 優化施工流程
基建項目中的防水施工技術有一定的流程次序,如果在施工時對其進行隨意調整,可能會產生建設漏洞和質量隱患,必須要引起施工人員和現場監理的重視。首先,在施工前必須要認真核對施工方案和現場環境之間的差異,明確建設位置、用材、數量等基礎參數,確保實操能夠順利推進。在施工時,要保證在每一道工序開展之前都經過一定的質量檢驗,針對一些容易出現滲漏問題的施工點,要保證建設質量。監理要充分發揮個人職責,對于實操過程的規范性作出嚴格要求,若發現有不合規行為,應及時阻止并對問題進行修復處理。其次,在工程完成后,需要專門的第三方機構對項目的建設質量、滲漏建設等進行核查和評估,嚴格參照項目的建設需求進行逐個核對,發現有建設不完全的地方要拍照標注,要求施工單位及時補救,提升建設流程的完整性和全面性。在進行補漏處理時,可以用一些隱形防水材料修復細小的裂縫,保障整體的建設質量。
4?結語
在房屋建設過程中,積極開展防滲漏處理是保障其使用壽命的重要環節,設計和施工人員都應該加強關注。在進行墻面防滲建設時,應重視施工細節,加強對混凝土和防水板等材料的質量優化,避免墻體在長時間使用過程中出現變形問題并引發滲漏。在墻面上的門窗結構中,要使用螺栓結構來提升承載力,并使用密封材料對孔洞處進行處理。廚衛結構的防水建設要求從設計方面對內部管道走向進行合理安排,施工時,要按照標注的尺寸開口,如果有滲水隱患,應使用一些防水液、塑鋼泥進行修復填補。
[參考文獻]
[1]江翼.現階段建筑施工中防水防滲施工技術的應用和創新[J].綠色環保建材,2019(12):144-145.
[2]陳全道.建筑施工中的防水防滲技術及應用的相關解析[J].建材與裝飾,2019(23):38-39.
[3]王庭.建筑施工中防水防滲施工技術的應用探究[J].建材與裝飾,2016(1):32-33.
[4]曾鴻文.工業與民用建筑工程中防水防滲施工技術的應用分析[J].低碳世界,2019(6):153-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