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媛



摘 要 目的:探討支持性心理聯合腦電治療精神分裂癥的效果。方法:選擇2019年4月至2020年5月收治的精神分裂癥患者60例,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30例。兩組均給予利培酮治療,2 mg/次,2次/d。對照組采用腦電治療,5次/周,30 min/次。共8周。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實施支持性心理治療共8周。觀察兩組療效、陰性癥狀和陽性癥狀評分、簡明精神病評定量表(BPRS)評分變化情況。結果:觀察組總有效率為93.33%(28/30),高于對照組的66.67%(20/30,P<0.05)。兩組治療后陰性癥狀評分、陽性癥狀評分、一般癥狀評分及總分均低于治療前(P<0.05),觀察組低于對照組(P<0.05)。兩組治療后BPRS評分低于治療前(P<0.05),觀察組低于對照組(P<0.05)。結論:支持性心理治療聯合腦電治療在精神分裂癥治療中的效果較好,可以提高臨床療效,改善患者的陰性癥狀評分、陽性癥狀評分、一般癥狀評分以及BPRS評分,應用價值較高。
關鍵詞 精神分裂癥;支持性心理治療;腦電治療;效果
中圖分類號:R749.3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6-1533(2021)14-0030-03
Effect of supportive psychology combined with electroencephalogram therapy in the treatment of schizophrenia
GUO Yuan
( Psychiatry Department of Kangning Hospital, Kangning, Jiangxi 331211,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supportive psychology combined with electroencephalogram(EEG) therapy in the treatment of schizophrenia. Methods: Sixty patients with schizophrenia were selected from April 2019 to May 2020, and according to random number table method divided into a control group and an observation group with 30 cases in each group. Both groups were treated with risperidone, 2 mg/time, 2 times/d. The control group was treated with EEG therapy, 5 times / week, 30 min / time for 8 weeks in total. On the basis of the control group, the observation group received supportive psychotherapy for 8 weeks. The changes in curative effect, negative and positive symptom scores, and brief psychiatric rating scale(BPRS) scores in the two groups were observed. Results: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was 93.33%(28/30)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hich was higher than 66.67%(20/30 ) in the control group (P<0.05); after treatment, the negative symptom score, positive symptom score, general symptom score and total score in the two groups were lower than those before treatment(P<0.05),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low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P<0.05). The BPRS score in the two groups after treatment was lower than that before treatment(P<0.05),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low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P<0.05). Conclusion: The effect of supportive psychotherapy combined with EEG therapy in the treatment of schizophrenia is good, which can improve the clinical efficacy, and improve the negative symptom score, positive symptom score, general symptom score and BPRS score of patients, which has high application value.
KEY WORDS schizophrenia; supportive psychotherapy; electroencephalogram therapy; effect
精神分裂癥是一種以異常社會行為和不了解現實為特征的疾病,屬于精神障礙疾病,一般情況下,患者表現為錯誤的信念、困惑的思維、社會參與感差、聽到別人聽不到的聲音等,隨著年齡的增加,患者的病情會不斷加重[1-3]。有臨床研究顯示,對患者實施定期、定量用藥,可以有效控制患者的臨床癥狀[4]。然而,藥物僅能緩解患者的短期療效,對于長期效果難以保障[5]。對精神分裂癥患者實施心理治療,如通過建議、勸告等方式,可以減少患者心理疾病的出現[6]。本文報道采用支持性心理治療和腦電治療對患者的療效。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9年4月至2020年5月收治的精神分裂癥患者60例,均符合精神分裂癥診斷標準[7],陽性癥狀和陰性癥狀量表評分在60分及以上。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將患者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30例。觀察組中男性7例,女性23例,年齡為14~64歲,平均(38.25±6.35)歲;偏執型8例,殘留型15例,衰退型7例。對照組中男性8例,女性22例,年齡為15~67歲,平均(37.96±6.84)歲;偏執型7例,殘留型16例,衰退型7例。兩組患者的上述基線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本研究經醫院醫學倫理委員會審核批準,患者均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合并軀體疾病者、存在藥物濫用史者、合并中樞神經系統疾病者、妊娠和哺乳期女性、心電圖異常者、有藥物過敏史者。
1.2 方法
兩組均給予基礎治療,口服利培酮(西安楊森制藥有限公司)200 mg/次,3次/d,共8周。(1)對照組采用腦電治療,將電極粘貼在患者的兩側耳廓后乳突部位表層,正式啟動,進行刺激,根據患者的情況調整刺激時間和輸出電流,5次/周,30 min/次,共8周。(2)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實施支持性心理治療。治療第1周,醫生與患者的監護人面談,詳細了解患者的病情并給予指導;治療第3周,結合患者的情況,醫生與患者面談2次,實現簡單交流;治療第5周,醫生與患者的監護人面談,了解治療情況。面談的主要內容:①傾聽。主動傾聽患者的訴說,建立信任關系,在不斷的交流過程中,了解患者的心理狀況,讓患者體會到被關愛的感覺。②講解。了解患者的情況后,通過多種形式,包括講座、宣傳手冊、視頻等,對患者實現健康宣教,讓患者及監護人了解疾病的發病原因、治療方法、藥物作用效果、不良反應的發生等,從患者和其監護人的角度進行講解,獲得理解。③為患者講解治療成功的案例,提高患者的治療信心。使患者認為基本可以被治療愈,積極戰勝病魔。④多為患者講解自身的責任,提高患者的社會關系情況,增強患者的社會活動能力。治療8周。觀察兩組患者的療效、陰性癥狀和陽性癥狀評分、簡明精神病評定量表(BPRS)評分變化情況。
1.3 評估標準
(1)療效評價:根據癥狀評分進行評價,計算癥狀評分減少率=(治療前癥狀評分-治療后癥狀評分)/治療前癥狀評分×100.00%[8]。分為治愈(癥狀評分減少率≥70%)、顯效(50%≤癥狀評分減少率<70%)、有效(30%≤癥狀評分減少率<50%)、無效(癥狀評分減少率<30%)。總有效率=(治愈例數+顯效例數+有效例數)/總例數×100%。(2)陰性癥狀和陽性癥狀評分的分值越高,表明患者的病情越嚴重[9]。(3)BPRS評分:共包括20項,分值范圍為18~126分,分值越高,表明患者的病情越嚴重[10]。
1.4 統計學分析
2 結果
2.1 兩組療效對比
觀察組總有效率為93.33%,高于對照組的66.67%(P<0.05,表1)。
2.2 兩組癥狀評分
兩組治療前陰性癥狀評分、陽性癥狀評分、一般癥狀評分及總分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陰性癥狀評分、陽性癥狀評分、一般癥狀評分及總分均低于治療前,且觀察組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2。
2.3 兩組BPRS評分
兩組治療前BPRS評分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BPRS評分均低于治療前(P<0.05),且觀察組低于照組(P<0.05),見表3。
3 討論
精神分裂癥臨床較常見,而且復發率、致殘率較高,治愈率卻偏低,臨床治療主要通過藥物治療和配合腦電干預[11]。已有研究顯示,藥物治療維持效果時間較短,而且患者依從性差,難以積極配合治療,使治療效果受到影響[12]。對于采取腦電干預治療的患者,在治療過程中結合適當的心理治療,是十分必要的。
腦電治療是能夠幫助患者恢復精神以及認知功能的一種措施,屬于無創治療,治療時結合患者情況進行參數設置,有著較強的針對性,效果較好[13]。本研究顯示,觀察組總有效率為93.33%,高于對照組的66.67%(P<0.05),說明患者的臨床療效較好。觀察組治療后陰性癥狀評分、陽性癥狀評分、一般癥狀評分及總分均低于治療前和對照組(P<0.05),BPRS評分亦低于治療前和對照組(P<0.05),說明患者的精神癥狀改善較好。支持性心理治療是一種新的治療模式,通過聯合治療,改善腦部血液循環,促進腦部神經細胞盡快恢復,提高神經遞質功能,從而調整患者的情緒,改善患者的臨床癥狀[14]。支持性心理治療,是結合了多種心理治療技巧,體現出對于患者的關心,促進患者的積極治療[15]。精神分裂癥患者往往存在意志、智力、感知行為障礙等,并伴有各種負面情緒,通過藥物治療配合腦電治療,控制疾病,再結合支持性心理治療,可改善患者的治療依從性,從而逐步改善患者的社會關系。在實施支持性心理治療時,需要醫師對患者保持熱情的態度,盡量少反駁患者,以積極的心態影響患者;在進行溝通的時候,要掌握方法,把握技巧,將正面情緒帶給患者。
總之,支持性心理治療聯合腦電治療在精神分裂癥治療中的效果較好,可以提高臨床療效,改善患者的陰性癥狀評分、陽性癥狀評分、一般癥狀評分以及BPRS評分,應用價值較高。
參考文獻
[ 1 ] 張麗. 全程康復護理聯合腦電生物反饋治療儀在精神分裂癥恢復期患者中的應用效果[J]. 醫療裝備, 2020, 33(14): 180-182.
[2] 徐艷玲, 李楚泉, 陳燕華. 運動治療配合系統心理干預對慢性精神分裂癥患者生存質量和行為障礙的影響[J]. 護理實踐與研究, 2020, 17(14): 152-154.
[ 3 ] 陳桂榮. 住院精神分裂癥患者行心理護理對其治療依從性和抑郁癥狀的影響[J]. 中國農村衛生, 2020, 12(12): 58.
[4] 許曲, 楊瑞, 劉珍, 等. 團體心理治療康復期精神分裂癥患者的效果及在提高自尊水平中的應用價值[J]. 中國實用醫藥, 2020, 15(18): 188-189.
[ 5 ] 溫財文, 李田妹, 冼懷柏, 等. 團體心理聯合奧氮平治療對精神分裂癥患者PANSS、睡眠質量的影響[J]. 黑龍江醫藥, 2020, 33(3): 599-601.
[ 6 ] 蔡秋梅, 俞爐英. 康復護理配合腦電生物反饋治療儀在精神分裂癥患者中的應用效果[J]. 基層醫學論壇, 2020, 24(18): 2523-2524.
[ 7 ] 龐勝吾, 魏相玲, 范玉潔. 家庭心理治療對精神分裂癥患者服藥依從性的影響[J]. 臨床醫學研究與實踐, 2020, 5(16): 156-158.
[ 8 ] 溫財文, 冼懷柏, 招日蘭, 等. 阿立哌唑聯合藝術心理治療對精神分裂癥患者社會功能和生活質量的影響[J]. 中國醫學創新, 2020, 17(14): 147-150.
[ 9 ] 朱紫穎, 何卓玲, 王丹, 等. 運動治療聯合心理護理對慢性精神分裂癥病人康復和生活質量的影響[J]. 中國實用醫藥, 2020, 15(12): 179-181.
[ 1 0 ] 連陽陽. 心理治療在精神分裂癥臨床治療中的應用效果[J]. 臨床醫學研究與實踐, 2020, 5(11): 33-34.
[ 1 1 ] 趙明勇, 駱建忠, 吳景竹, 等. 支持性心理治療聯合丙戊酸鈉在精神分裂癥治療中的價值[J]. 重慶醫學, 2019, 48(24): 4176-4178; 4182.
[12] 齊艷, 許錦冰. 利培酮聯合腦電生物反饋治療對精神分裂癥患者臨床癥狀、日常行為能力的影響[J]. 醫學理論與實踐, 2019, 32(19): 3090-3092.
[ 1 3 ] 謝志樺, 楊茂增, 李子良, 等. 坦度螺酮與腦電、皮電生物反饋治療精神分裂癥穩定期焦慮對照研究[J]. 齊齊哈爾醫學院學報, 2019, 40(11): 1346-1348.
[14] 孫洪波, 李宏斌, 匡世瑤. 齊拉西酮聯合心理治療對伴抑郁癥狀精神分裂癥的效果[J]. 中國當代醫藥, 2018, 25(33): 82-85.
[ 1 5 ] 徐翡翡, 韋敏, 鄭梅芳, 等. 腦電生物反饋治療對慢性精神分裂癥患者的影響[J]. 中國民康醫學, 2018, 30(14): 9-10; 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