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她是園藝花友圈的達人,經營著幾家布滿了鮮花綠植的民宿和有機餐廳。“這么多年一直熱衷于花園種植,熱情始終沒有減退。每一年,我都要修剪大量的植物 ,會用它們堆肥,自制堆肥箱,也會收集店里的咖啡粉、果皮,混合植物修剪下來的青草一起放進堆肥箱。我希望植物來源于自然,最后能回歸自然!”本期我們走進她的花園,請她用自家種植的果蔬烹調出一桌美味《甜蜜的辛勞》。(p48)

她生活于北京,是WDD維度點設計事務所的聯合創始人,運用自然材料、當代手法,打造開放、多樣化,詩意的精神場域空間。“我在設計材料的選擇上避免使用和消耗不可再生資源,將材料的回收和再利用納入設計系統,循環利用舊物,為空間增加人文自然氣息。”本期我們走進她在北京郊外設計的家《山水自由 嬉野安居》。(p68)

他是MONOARCHI度向建筑創始人之一,曾入圍2020年AD100 Young評審團特別獎。他在不同的空間尺度上嘗試材料、環境與人之間的趣味對話。“在我們辦公室的小院中,金屬網棧道下充滿野趣的生機,亦有幾株小樹成功‘越獄突破囚籠,我們穿行在樹叢創造的縫隙之間,享受大自然與人達成的共識。”本期我們在“設計上海”與他相遇《萬象更新》。(p56)

她生活在上海,是超集建筑設計創始人之一、H.N.LIN空間美學館設計總監。“生活不是一味地去購買新的物件。越來越多的人在搬家時都有意地保留著舊的物件,再根據新的環境添置、更改,賦予新的生命力,所以有品質的單品,有故事的物件,可以模塊化的家具都可以為永續生活添彩。”本期我們走進由她重新設計的上海老洋房《思南新意》。(p100)

在海外游歷多年,回到國內,他創立了壹柒設計事務所,專注于研究當下人的生活方式,打造中國當代的空間美學。“讓自己的狀態行為、身心慢下來,去做一些看似與自己的專業和工作不相干的事情,例如逛菜市場、插花、泡壺好茶,去尋找自己喜歡的器物等,讓這種慢的生活狀態走進生活日常。”本期我們走進由他設計的北京度假屋《回歸本真》。(p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