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輝

近年來,校園安全事故時有發生,加強中小學安全管理和安全教育,建立一套合理的校園安全評價指標體系迫在眉睫。
一、加強安全管理
1.提升安全意識
中小學體育教師在日常管理中除了將主要精力集中在學業成績上,還應對校園的安全隱患、學生的身心異常引起重視。如,小學生骨化尚未完成,彈性大硬度小,運動不當易脫臼、變形;學生的肌肉纖維較細,力量和耐力較差,運動強度過大易造成肌肉損傷。體育教師和相關管理人員應關注低年級學生身體發育特點,提升運動安全意識,選擇適合他們的運動,避免造成運動傷害。
2.完善安全制度
應建立針對中小學生的安全制度,落實教育部等十部委聯合發布的《中小學幼兒園安全管理辦法》第三章校內安全管理制度的要求:學校應建立健全門衛、消防、用水、用電、用氣、食品衛生、實驗室管理、專職醫務(保健)人員管理、學生安全信息通報、校內安全定期檢查、危房報告、住宿生管理、校車管理等相關制度,各學校還可根據實際情況制訂相應的管理制度,排查安全隱患,確保師生人身財產安全。
3.落實安全措施
安全制度重在落實,如果制度與執行、落實相互脫節,就不能起到制約作用。如,西城區的1名教師在晨檢時發現1名學生未到校,但當時忙于上課,未及時聯系家長,該生在校外發生了人身安全事故,家長和學校全然不知。《中小學幼兒園安全管理辦法》第24條規定:“學校應當建立學生安全信息通報制度,將學校規定的到校和放學時間、學生非正常缺席或擅自離校情況、以及學生身體和心理異常狀態等關系到學生安全的信息,及時報告監護人。”如果該校教師能及時將學生未到校信息通報家長,及時采取措施,也許可以避免事故的發生。
二、提升設施設備安全意識
1.執行法定程序和標準,確保工程質量和安全
中小學校的校舍、場地、設施、設備應當符合相關的國家標準。如,學校場地設施應符合《中小學建筑設計規范》《城市普通中小學校舍建筑標準》《農村普通中小學校舍建設標準》等要求,避免因此造成的人身傷害事故。如,某小學建學校圍墻和混凝土的遮雨板時,未請專業人員設計、施工、質檢和驗收,建成后直接投入使用,結果導致10余名學生攀爬遮雨板時發生倒塌,3名學生遇難。法院以“教育設施重大安全事故罪”,判處校長有期徒刑3年。學校在進行建設時,應符合法定程序和標準,以確保工程質量和安全。
2.教育設施使用過程中定期開展安全檢查,做好維護、維修、更換工作
教育設施設備在使用過程中,應經常進行安全檢查,做好場地與器材的維護、維修和優化工作,使設施設備處于安全狀態。此外,學校應在正在施工或維修的場所、樓道直角轉彎處、開水間、配電箱等容易發生危險的地方,設立醒目的警示標志或做好相關的防護措施。
3.加強課間活動的巡視、監管工作
課間,活動場地開放、活動自由度大、學生受到的約束小,極易興奮,常出現危險行為,如,奔跑追逐、做危險的游戲、打架、跳臺、攀爬高處等。還應加強教室、樓道、樓梯、室外、體育器材擺放處、操場、廁所等事故容易發生區域的監督管理,對出現危險行為的學生應立刻教育,予以糾正。學校可以選派行政干部、值周教師、安全管理人員組成課間巡視小組,明確職責,深入學生活動的區域,查看有無安全隱患,引導學生進行安全的游戲活動,發現學生出現危險行為時及時提示、制止。也可以發動學生的力量,協助學校進行巡視工作,發現行為危險時及時制止、報告,做“安全小衛士”。還可以采取一些措施,如,上下樓梯左右分線,靠右行走等;張貼安全的標語、溫馨提示等,營造安全的文化氛圍,使學生不推、不拉、不擁擠,養成良好習慣。
4.確保做好前期籌備工作
學生運動受傷與體育教師教學方式不合理、超負荷運動或是缺乏相應的安全保護、場地器材不達標等有較大關系。發生在下課放學或大型活動時的擁擠踩踏事故等與短時間內人員過于密集,缺乏相應的疏導、管理有關。因學校食堂或送餐公司提供的食物腐敗變質或是加工不當造成的食物中毒與未做好檢查工作有關。在前期如能樹立責任意識,加強安全管理,將相關的安全制度落實到位,則能減少安全事故的發生。
5.將安全教育融入校園與課堂中
做好校園安全工作離不開安全教育,其是從根本上預防事故的重要手段。按照《中小學幼兒園安全管理辦法》相關規定,可將防毒防爆防輻射防污染等實驗用品,用水、用電,交通安全,消防安全,戲水、游泳,住宿生的安全等安全教育融入校園中。學校也可將《中小學幼兒園安全管理辦法》提出的安全教育相關要求融入課堂中,如,按照國家現行課程標準和地方設置要求,將安全教育納入教學內容;開學初、放假前,有針對性地對學生集中開展安全教育;每學期至少開展1次針對洪水、地震、火災等緊急疏散的演練;學校應對教職工進行安全教育培訓等。
三、校園安全評價
我國出臺教育部等十部委聯合頒布的《中小學幼兒園安全管理辦法》、教育部頒布的《學生傷害事故處理辦法》《中小學公共安全教育指導綱要》等校園安全法規,對做好校園安全工作起到了促進作用。但目前,國內還沒有針對中小學校園安全制訂統一的評價方法和規范的評價指標,也沒有相關的法規對校園安全進行指導性評價。國家應制訂一套校園安全評價的指標體系,能有效指導學校開展安全管理工作,也有助于學校通過對比、監測,提升安全管理、安全教育的水平。筆者結合學校實際,制訂了一套對中小學校園安全進行監測的體系,以供學校參考(表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