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明
近期,小米汽車總部及工廠將落戶選址何處,各地競爭激烈。已有北京、上海、武漢、合肥、成都、西安等6個城市公開表態爭搶,結果撲朔迷離,仍無定數。大企業對項目的選址,除了考慮顯性的產業鏈、人才、土地、區位等要素配置和要素成本外,更看重一個地方的營商環境。一個地方的發展,短期靠項目,中期靠政策,長期靠環境。營商環境就是生產力、競爭力,代表未來發展趨勢和發展潛力。
強化大局意識,爭當營商環境的局中人。每一個黨員干部都是營商環境的建設者,也是受益者。要有高站位、大局觀意識,不能把優化和維護營商環境作為哪個部門、哪個領導的事情,而是要當成每一名黨員干部、每一個崗位職責的事。要弘揚主人翁精神,當好局中人,不做局外人,敢于解放思想、勇于變革、勇于創新,以思想破冰引領發展突圍,以好的營商環境推動高質量發展。
強化作風擔當,爭當營商環境的明白人。一個馬掌釘沒有釘牢,有可能導致一場戰役的慘敗。干部的作風擔當和服務水平是營商環境的直接反映,都會影響政府形象和評價。要有人民情懷和服務意識,把服務市場主體和人民群眾作為第一工作要求,勤勉敬業,真抓實干,創造出經得起歷史檢驗的實績。要樹立工作作風就是營商環境、崗位服務水平就是營商環境的理念,推動每個干部、每個崗位都成為優化營商環境的建設者。
強化業務能力,爭當營商環境的帶頭人。再好的政策,都需要干部,特別是一線的干部去有效執行,落實的能力效果決定政策的好壞。可以說,干部的思想、作風與能力的高度,決定了制度、政策與流程執行的程度。要加強業務學習、轉變服務理念、創新工作方法,強化能力席位匹配,不斷提升專業技能專業化服務能力和水平。
要把優化營商環境作為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重要突破口,以優化制度供給持續推進營商環境革命。聚焦市場主體和群眾高頻辦理的事項,以高效辦成一件事為目標,以釘釘子精神一錘接著一錘敲,切實解決市場主體和群眾辦事的“堵點”“痛點”“難點”,推進營商環境持續不斷優化。